好文章:关于“08年中国考古重大发现”,内幕惊人!
(2008-10-06 21:39:41)
下一个
看到一个好文章,请版主置顶!
08年中国考古重大发现?——阖闾城遗址“吴都门”事件揭秘
(全文15000多字)
阖闾(hé lǘ)大城,作为一个失败的已随历史变迁的诸侯国都城,本并没有多少希罕之处,阖闾大城即为吴城、吴大城、姑苏,也本无争议。但做为美丽、富庶的江南文化、吴文化的象征,吴都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也许,不远的将来,“阖闾”可能不再是苏州沿用千年的别称,因为,他的邻居已经伸出辣手。
一、阖闾城遗址考古论证出了颠覆性历史结论。
无锡阖闾城遗址全国考古专家论证会10日在锡召开,会上传出了一个令关心吴越历史文化的人们非常震惊的消息:“与会专家在考察了阖闾城遗址和龙山石城遗址,听取了无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作的《阖闾城遗址考古复查工作汇报》,并就阖闾城遗址的现状、阖闾城遗址的保护和阖闾城遗址考古复查工作等进行论证后,一致初步认定——阖闾城遗址为公元前515年—公元前496年之间春秋时期一代吴王阖闾的都城。”
9月10至12日,被邀请的地方媒体作出了相关报道,全国数十家媒体转载,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比较典型的是:
无锡日报:《阖闾城遗址考古取得突破性成果——专家初步认定:阖闾城为吴王阖闾都城》
江南晚报:《阖闾城遗址是吴王阖闾的都城》
扬子晚报:《无锡阖闾城初步认定为吴王都城》
现代快报:《无锡发现2500年前阖闾古城 为吴国军事中心》
对于媒体宣传,了解情况的无锡网友是这样评论的:这两篇稿子是无锡日报、江南晚报的报道,估计是领导审稿的原因,直到今天才发,中新社、新华社的网络报道10号当天就出来了,数十家媒体转载报道,影响很大啊。11号现代快报、扬子晚和新华日报的报道影响也不小,这次炒作的够厉害。
事实上,无锡的炒作手段远不止平面媒体,在一些搜索网站上,只要你打进“阖闾城”,无论与什么其他关键词联系在一起,总会在首页出现数条类似于“无锡阖闾城初步认定为吴王都城”之类的新闻。
二、民意反映既在情理之中又令人称奇。
消息出来之后,在西祠江苏城市论坛、以及苏锡常一些地方论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质疑的帖子此起彼伏,比较典型的有:
《为什么说那座阖闾城只是一座军事要塞?》
《今武进、无锡间有大小二方型城遗迹,盖御越之军事性城堡》
《确凿证据表明:常锡阖闾城不是吴都城!》
《搞了半天,原来发现吴国阖闾都城全部源自“考古报道”里一个加了括号的“宫”字》
《无锡的胆子和野心越来越大了!》
《无锡朋友,下手真够辣》
《斩断无锡的那双辣手》
《我了解了一些专家对苏州与无锡考古的想法》
《专家为何说苏州城是夫差所造?原来如此》
《吴国都城必不可少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这些帖子从各个方面全盘否定了这次考古论证对无锡阖闾城是吴国都城的定位。
在无锡本地论坛上,由本地网友发出了感叹“阖闾城的吴都地位一旦证实,无锡的历史地位将大大提高”。但是,令人称奇的是,多数网友也是持质疑和否定态度。比较典型的评论是:
“吴国都城不可能在阖闾城,充其量是个军事要塞,不要这么飞扬浮躁”
“毁无锡文脉者,工商文明熏陶出的“有奶便是娘”的实用主义至上者也”
“怎么感觉像韩国人兮兮的”
“什么不学好,学韩国人”
“无锡可以和韩国比试一下了”
“棒子理论比较吃香咧~~抢吧抢吧~~”
“先去好好学学礼义廉耻,5000年的文明古国不要因你而羞愧”
“官方立场,官匪一家”
“光异想天开些让人呕吐的”
“遗址如何开发?让老百姓看什么?”
“那些头可以拿全体无锡人的钱造面子工程了! 这就是意义非同反响哦”、
“无锡有戏啊-------------改称为有戏?有疮痍”
“一切从实际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才是重中之重”
为什么大多数民意甚至无锡本地的民意也不支持这样的结论呢?不禁让人产生了巨大的好奇!
三、阖闾城考古溯源
追溯吴国历史以及考古史,“阖闾城”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是指吴国都城,根据史籍记载,“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国王阖闾,命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的吴国后期都城——东汉时称“吴大城”、“吴城”、或简称“吴”,直至唐代才称之为阖闾大城或阖闾城,是指“姑苏城”现在的苏州城,所以,阖闾也是苏州的别称之一。在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越绝书》上是这样描述的: “吴大城, 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东汉的历史散文《吴越春秋》也有类似记载。
第二个是指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阖闾城遗址”,在武进市雪堰乡和锡山市胡场乡境内(即现在的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和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交界处)。1982年 3月江苏省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介绍如下:
“此城为春秋时期,吴、楚、越三国争霸时,吴王阖间为防御楚国和越国的进攻,于周敬王六年(前514年)伍员伐楚还师,吴王阖闾命其筑大小二城,大城即今苏州市,小城即阖闾城。 为古代军事要地。据勘察,此城四周皆河围绕,城墙仅遗存西南半个城。城为长方形,周约2420米,东西长约910米,南北宽约600米。城墙底部宽约20余米,现高2—4米不等。在城的断面并未发现砖石之类,说明此城纯用土筑。城的南面略偏东处有一宽约36米的洞口,可能是当时的门洞。此城形势险要,城后有胥山、濮射山、龙山作屏障;前方远处是南山山脉,左边是大湖。山上烽燧墩,山下土城,进可攻,退可守。古城遗址作东西向,城的形制分东、西两城。东内城墙、外城墙和南城墙保存较好,西城墙和北城墙已不存在。城外原有护城河,南城墙和西城墙前的护城河比较完整,东护城河和北护城河由于开挖鱼池已难以辨别。城内曾出土新石器时代的夹砂陶、红陶 和西周至春秋时期流行的曲折纹、回纹、菱形填线纹等几何形残陶片。阖闾城内外传说古迹甚多。西城东南部有一土墩,传为兵器库遗址。西城 外有练兵场和点将台,城东北胥山传为伍子胥屯兵处。整个城址依山面湖,形势险要,是扼守太湖北部的军事站略要地。丁镛《阖闾城》诗云:“冬冬筑吴城,城高防越兵。”可见此城是春秋晚期吴国的一座军事性城堡。”
从历史记载来看:《越绝书》云:吴小城(即小阖闾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二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无锡志》、《元志》皆云:阖闾城有二:“大城在姑苏,小城在富安乡” 《吴地记》云:“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并取黄渎土筑大小二城。”《吴城记》云:“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黄渎土,为大小二城。当阖闾伐楚回,故因号之。此盖阖闾小城也。”
关于阖闾城考古活动并未就此终结,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又有惊人发现。
2000年秋冬之季,考古人员进行了一次以吴都为主题的吴文化专题调查,在以木渎镇为中心的山间平地上,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址,并且经古城墙抢救性试掘后证实,这一大型古城址群建于春秋晚期,是一处呈网络状布局的、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群,古城址群由一座大型城址、七座小型城址组成,城址、墓葬、遗址分布明确,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具有聚落考古意义的中心遗址群。其中大城址周长18680米,规模远大于同期其他各国的都城。根据考古发现,一些考古专家认为这就是伍子胥所建的吴大城(阖闾大城)遗址,并且认为与《越绝书》、《吴郡图经续记》等典籍吻合度甚高。但苏州官方未作定论,命名为“苏州西部山区春秋古城址群”于2003年8月发文加以保护。
也许是受到苏州考古发现的启发,2004年4月,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陆建方研究员、武进区淹城博物馆、江阴佘城遗址联合考古队钻探组一行,对常锡交界处的阖闾城遗址进行了为期11天的调查钻探。初步认定,这一带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吴国都城——阖闾大城。从当时常州媒体题为《雪堰阖闾城再掀“吴都之争”》的报道来看,专家们的主要依据有:这里城墙中出土的陶片和遗物均不晚于春秋;符合《越绝书·吴地传》记载:“城中有小城”以及《吴地记》的一些记载;军事位置十分优越。当时,接受电话采访的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留根说,历史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尽管目前三地都有遗址表明与吴都阖闾城史料相近,但目前就把它当作吴都尚为时太早。要证明它是吴都,还必须通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找到城里的宫殿、官衙、宗庙等遗址;还必须在城周边寻找当时吴国君王和贵族的墓葬。只有在考古基础上,才能向世界断言吴都在哪里。
2007年初,无锡市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在无锡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以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带队的考古队,对阖闾城遗址进行考古复查。初步认定无锡与常州交界的阖闾城遗址,正是当年的“阖闾大城”。在阖闾去世之后数年,他的儿子夫差才迁都苏州。并于2008年9月10日组织无锡阖闾城遗址全国考古专家论证会宣布这一消息,并广为宣传。
四、争论的焦点是那些?
从本次阖闾城遗址考古引起轩然大波,无论是无锡还是周边城市论坛上,质疑之声不断。甚至被邀请的媒体报道亦有诸多疑问之处,其中规格最高的新华日报网站就以《吴王夫差老爸筑城2500多年后现身无锡?》为标题进行了报道。
从社会反应来看,考古论证结果牵强附会的说法比比皆是,有力的反驳意见可以信手拈来。
1、有什么考古发现可以推翻以往定论?
质疑者认为:从本次考古发布的信息来看,除“春秋竹简”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这些“竹简”真伪未定,而且年代当属战国,不足为证。与其2004年考古工作一样,几乎没有任何新的发现,没有任何来自王宫和宗庙的文物,怎么可以证明这是都城?!!!其所做工作更像是一次蓄谋已久的“翻案”。
反驳者列举了本次考古的所谓“新发现”:
(1)所谓“城郭”。
所谓城郭的现状是“高出地面的部分已经不存在,但局部墙段发现宽约34米的城墙墙基。”考古队居然可以凭借个别所谓“墙基”,在没有城门、没有文化层等任何重要发现的基础上,“画”出了四边城郭 “完整地复原了阖闾城遗址”。
(2)所谓“宫”。
本次考古声称:西城的南城内有春秋时期的大型建筑(宫)4处,陆门2处,水门2处,北城内有春秋时期的大型建筑1处。事实上,除了土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是宫殿。即便说是可能为宫殿,因为阖闾打仗身先士卒,完全有可能建造一些行宫建筑。但周代天子宗庙礼制中都城所必备的宗庙呢?没有“诸侯五庙”,决不可能是都城。对比纪南城发现的84座夯土台基座,阖闾城遗址是不可能容纳王室宫殿和宗庙等众多大型建筑的。其实,这些土台也不是此次考古的新发现,一些土台也早被认定为兵器库、练兵场和点将台遗址等军事设施。
(3)所谓“龙山石冢”
本次考古声称:“龙山石冢出土了陶器、印纹硬陶器、原始青瓷器等文化遗物150件,其中主要为原始青瓷器文化遗物反映了墓主的身份为贵族。” 实质上,考古界早就定义为:“石室土墩”,太湖—杭州湾、宁镇甚至连云港均有大量发现。吴王、越王均有到石室休息的记载,出土一点原始青瓷器并不稀奇,贵族墓葬必须要有精美的陪葬玉器等重要文物出土方能证实,本次考古玩弄了一个文字技巧,生造了“石冢”(红山文化有“积石冢”)这个词,期待形成阖闾城周边有吴国贵族墓葬的假象,其实,到目前为止,在整个无锡境内均没有证实有吴国贵族墓葬发现,唯一发现的战国贵族墓葬是越国的。其实,阖闾城附近的石室早在50年代就被发现,“山上烽燧墩,山下土城,进可攻,退可守”。这也恰恰是阖闾城军事功能的体现。
(4)所谓“吴长城”。
本次考古声称:发现了长度达2公里的龙山石城,将阖闾城遗址的范围由现在的阖闾城遗址扩大到龙山一带。事实上,这段石城本有争议,胡埭邵巷绣衣庄《吴氏家谱》中,则有王御史(邵巷人)筑工事防倭寇入侵的记载。就算是春秋遗迹,也仅能证明阖闾城遗址的军事功能。
2、伍子胥建造了一个“迷你型”都城?
伍子胥来自楚都,纪南城,面积16平方公里,城门7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84夯土台基座,发现一座楚国宫殿基址,城外发现2000多座楚墓群。作为被废弃的春秋古都,只要动土,到处都可发现瓦片和陶质生活用具,出土了大批珍贵的历史文物。
而这个阖闾城遗址,从目前公布范围匡算,西城,最长的南边不到800米,总面积大约是0.33平方公里;东城最长的东边大约400米,总面积大约是0.14平方公里。两者合起来也不过0.47平方公里,仅有纪南城的1/34大。所谓“城郭”仅2.98平方公里,不到纪南城五分之一大。东西城已经明显看不到完整的护城河,城郭、东西城均向西南倾斜23度,城池的形状均为菱形,解释为依地势而建的军事要塞是恰当的。
有趣的是,《无锡日报》在发布阖闾城遗址考古的所谓卫星遥感图时,居然是使用大家喜闻乐见的Google Earth卫星图PS的,中心坐标是: 31°30\'38.60N 120°06\'49.64W,高度约3Km。更让人捧腹的是PS制作者有意识地逆时针旋转23°,以形成“坐北朝南”的假象,似乎想隐藏某些真相。
春秋战国时期,天子之城“方九里”约为今10.4平方公里,但不少城市已大大超过王都之制的面积。据考古材料提供的数据看,超过10平方公里的东周故城有:秦都雍城、鲁都曲阜、秦都咸阳宫城、魏都安邑、齐都临菑、楚都郢、赵都邯郸、郑韩故城、燕下都等。其中最小的秦都雍城面积是10.5平方公里。
伟大的伍子胥从楚国投奔吴国,以郢都为蓝图,“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却设计建造了一个“迷你型”、“歪瓜裂枣型”都城“糊弄”阖闾,居然没有被阖闾砍头,而且还作为春秋时期的重大城市建设项目,名扬四海,影响至今,让人对考古队的想象力无比佩服。
3、为什么没有发现文化层?
本次考古声称:“地下遗存的保存情况不理想。其原因可能是:阖闾城使用的年代不长,因此文化层堆积不厚;越败吴或灭吴之后,“残其国,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对吴城进行报复性破坏。”,事实是这样吗?
(1)阖闾城遗址置身田野。
到目前为止,阖闾城作为军事设施被抛弃后,一直是农村,所受破坏程度有限。历史上并无城市与阖闾城遗址重叠,也不会因为建设等原因大量破坏其地下文物。
(2)吴都在建城前就有人生活。
历史记载,寿梦或者诸樊已经迁都“吴”,阖闾再在此建城,作为拥有众多居民的都城却没有文化层是不可想象的!相反,这只能证明这是一个军事基地,生活在此地的百姓不多。
(3)越国破城后定都吴都。
据历史记载,越王勾践战胜吴国之后,随即定都吴,这就可以证明吴城的破坏并不严重。而作为针对越国的军事设施——阖闾城遗址,则遭受破坏的可能性很大。没有文化层,被越国弃用,这也能说明是过时的军事设施。
4、阖闾城遗址发现的“春秋竹简”会不会是“周老虎”?
春秋竹简无疑是这次考古有别于以往几次考古唯一最新的发现,据《江南晚报》莫雨6月5日报道:“这是首次在长江下游发现有字竹简,并且很有可能就是春秋时期吴国文字的竹简。”无锡的考古志愿者陈万康介绍:“他常到阖闾城遗址进行调查,4月份他无意间在遗址范围内捡到一枚疑似有字纹的竹片,搁置家中。之后,老陈应邀参与了京沪高速铁路无锡段考古工作,其间学到了不少考古知识,于是又想到了那枚竹片。回家后,经清洗放大观察,他惊喜地发现这竟是一枚刻字竹”。
而陈万康在武汉大学简帛论坛上陈述却完全不同:“今年春天,当地农民正为新植桃园开一只直径4米、深1.5米的粪坑……随手捡了一片疑似有字纹的竹片。带回家仔细研究后,惊喜地发现是刻字竹简,第二天(5月15日)一早,赶去闾江口专门采集竹简,又得七枚。第三次去仅得有字简一枚,无字简三枚,总共九枚刻字竹简,计49字。出土点的地层距地表1.2米,表土层约0.4米,褐色耕土层,0.4—1.2米为文化层,黑色,间有淤泥,竹简在淤泥中。根据出土型器不相类同,器型大而精制的特征,可排除窖址,民居,墓葬之类的可能, 竹简不同处,是在青(正)面涂漆后刀刻,而不是用毛笔在黃(背)面墨书;長度比楚简短;也沒有装祯成册的编联。推测存世早於战国中、晚期的楚简,很可能是春秋后期的吴简。”为什么,这么一个绝对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在不同场合会有截然不同的说法呢?有网友留下了质疑:“不要弄个周正龙出来。”
这个“春秋竹简”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值得怀疑呢?
首先经历可疑。就是陈万康的两次陈述大相径庭,不由让人想起周正龙。经历了多轮专业发掘,从未在太湖附近潮湿阖闾城遗址发现过竹简。居然,会被一个挖粪坑的农民挖出,而且被一个退休的考古志愿者捡到。
第二年代可疑。目前中国所发现的简,主要是战国至东汉末年(公元前五世纪末至公元二世纪)的遗物。据无锡媒体报道,其中一个竹片经C14检测,已经有2400年以上历史(似乎应该是2400年±某年),这与阖闾城2520多年历史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也就是说,是“春秋”与“战国”的差距,当时吴地已经被越国征服。但无论是陈本人还是无锡媒体,却一直强调这是春秋的吴简。
第三刻简可疑。竹简是在青(正)面涂漆后刀刻,而我国已发现的楚简、秦简、三国时的吴简上的文字都用毛笔书写,所以有网友质疑:为啥要刻?没墨吗?有行家说:竹简造假是很普遍的现象,国内有些地方有很多造假专业户,用出土的竹片,再写或刻上文字。另外,如果用毛笔写而不用同时代的古墨,是可以检测出来的,所以刻简造假相对容易。上海博物馆收购竹书真假问题就闹出了大动静,甚至有人猜测原馆长非正常死亡与此有关。
第四刻痕可疑。陈万康展示的摹写本显示6片“竹简”长短宽窄不一,“文字”布局零乱。照片展示一片“竹简”没有装祯成册的编联,表面平整,有一些黑色的污垢,刻痕被淡绿色泥土遮挡,很清晰并透出污垢,看上去有后刻上去的可能性。很难判断是什么文字,很随意,似乎是草稿,对照其他出土竹简和陈万康在苏州灵岩山所发现的“祖五丰興粗”(他认为是吴国文字),相差甚远。也许看似随便,却下了苦功,否则,为什么还有三片没有刻字呢?
第四动机可疑。陈万康在此论坛发帖 “寻找吴文字 筹建吴国史”,表示已有的吴史典籍并不可信,他展示了所收集共计94件近1264字,很有信心要写出他自己的“吴史”。可见他对竹简的研究程度,与他发现“竹简”当初表现的“忽视”所捡到竹片价值的描述是不相符的。他仔细研究过“光”(阖闾的名字)写法有五种,似乎,我们在这些竹简已经可以肯定有“光”字,并且会不会描述一件与吴都有关的事件呢?
第五认定可疑。若当真是春秋吴简,应当是国宝!奇怪的是,除了对竹片进行C14检测之外,未经任何权威的专业认定。媒体报道和陈万康表示,似乎已经与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有一定联系,但关心此事的网友多次致电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那边答复说并无接触到此类信息,与媒体和陈万康的观点差异很大。事实上,从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的论坛上的反应来看,除了质疑跟帖,似乎没有人对这个“简帛研究最重大的发现”感兴趣。
陈万康并非是一个普通的考古志愿者,从媒体报道和相关信息来看,他与无锡相关部门关系密切,同时也是阖闾城遗址考古的骨干之一,他是不是像网友所怀疑的是“周正龙”式的人物呢?现在还难以下定论。
5、凭什么说苏州城是“夫差城”?
在挖掘一个遗址时在没有发现文化层的尴尬状态下,认定远在遗址60-70公里以外的城市的历史,不能不说是当今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有人拜访参加论证会的专家请教其中奥妙,原因是“这次某地请了很多外面的专家来论证早就有的阖闾城,需要要说成是吴国都城,并且是阖闾的吴国都城。”也有专家指出,如果不能证明苏州城是“夫差城”则同样不能证明阖闾城遗址就是“阖闾大城”。
事实上“夫差城”完全是一个伪造的概念,历史从无记载。历史对夫差建屋造城记载甚多,包括建邗城、鸭城、鱼城、铜城,扩建姑苏台、兴建馆娃馆等,唯独没有建造都城,因为这是他从他爸爸手上继承过来的。按照本次考古的说法,夫差继位后搬到苏州。事实上,由于战败,阖闾的都城如果在太湖西北面,则太湖东部完全可能是越国的势力范围,夫差如何能迁都往前线?而且夫差继位后一心想报仇,阖闾大城早就声名在外,如果投入大量国力建设一个新都,岂不是一个不孝之子,又如何能战胜越国呢,俘虏勾践呢?
苏州发现的春秋文物和遗迹比比皆是,真山吴王陵,宝山、鸡笼山吴国贵族墓葬,西部山区春秋古城址群,苏州在平门古城墙遗址区域考古发现的西周到战国时期的夯窝遗存和印纹硬陶,都证明了苏州在夫差之前就是吴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腹地。本次考古的忌讳就在于此,如果完全“剥夺”苏州吴都历史,这个谎言显然不可能成立,巧妙地设计利用了阖闾在位19年的空档,而给苏州留下夫差在位23年的空间。但是,按照本次考古的所谓结论,阖闾把都城建在吴国一个偏远狭窄的太湖之滨,这等于把最重要的军事力量放在偏远一角,而让祖宗的墓地暴露在前线,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阖闾在远离吴都的前线建设姑苏台用于度假,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事实上,阖闾在吴国都城——姑苏城的太湖对岸,建设一个军事基地,扼守太湖西边的军事要冲,以防越军绕道袭击吴国腹地,才是合理的判断。
有网友收集了一些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关于阖闾建都姑苏(苏州)的定论,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1)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于1953年在《中国古代城市》学术演讲时说:“苏州是历史遗迹最多的地方,苏州城是吴王阖闾时伍子胥所造”。他又说:“苏州在春秋吴国建都时,已渐渐取得南方文化中心的地位,迄今二千数百年来,承继不绝,可谓根深蒂固……”。见华东师大《历史教学问题》。
(2)著名历史学家范文谰在《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中有“寿梦死后,长子诸樊迁都吴(江苏吴县)”的记述。
(3)著名战国史专家杨宽在《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有“越的吴(今苏州市)……都是有名的大城市(战国时吴已被越所灭)”。
(4)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在《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中说:“吴国的国都姑苏(在今苏州)”。
(5)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高泳源在《古代苏州城市布局的历史发展》中写道:“苏州建城始于春秋时期,虽备经战乱,饱受沧桑,城垣屡遭破坏,然迭经重修,其位置和范围基本没有改变”。
(6)中山大学人类系教授商志潭在《吴国都城的变迁及阖闾建都苏州的缘由》中说:“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建都于此”。
(7)中山大学出版社《吴文化研究论文集》有“在古文献中,《左传》、《国语》、《史记》虽没有明文记载苏州筑城的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明确的写道:‘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使伍子胥在姑苏造筑大城’此即始建苏州城之纪年,目前已为学术界公认”。
(8)由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春秋时期奴隶和国人暴动图》、《西周时期黄河长江下游地图》等均在今“苏州”的位置上标有“吴”字。
(9)由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图学社出版),在春秋时期的历史地图内吴的版图上“今苏州市”的位置上标注了吴国都城“吴”。
(10)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都城历史图集》,在“吴都姑胥”节写道:“吴国初封梅里(江苏无锡),后都姑苏(江苏苏州)”。
6、阖闾城遗址发现能改变中国几乎所有相关历史典籍?
本次考古把《越绝书》 “城中有小城二,徙治胥山”、《吴越春秋》“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作为依据使用,但却有意识严重忽视了这两本重要典籍中关于吴都的大量记载,比如“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庐所造也。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秋冬治城中,春夏治姑胥之台。”、“阊门外郭中冢者,阖庐冰室也。”、“阖庐冢,在阊门外,名虎丘。”……这些记载,如今能够识别的地理标志,无一不与苏州有关。即便有一些不重要的地方史志谈到阖闾城遗址为伍子胥所建,但也并未指出这就是阖闾的都城。
人们不禁要问:从古至今,中国所有提及阖闾的重要文史著作,也无一不与苏州(姑苏、吴)相联,区区一次所谓的考古行动和论证会,能够改变这些历史吗?国学典籍要修订吗?文史教材要改编吗?
五、专家“一致”成为地方的“婢女”?
多份地方媒体在报道中强调,参加无锡论证会的专家“一致”初步认定——阖闾城遗址为春秋时期一代吴王阖闾的都城时,有网友不禁发出了感叹:“在某种意志下,考古科学可耻地屈膝做了地方利益的婢女”。科学不可能成为“婢女”,在“潜规则”盛行的年代里,卑躬屈膝的专家并不难找,但不论哪个专家都不能全权代表考古科学。
论证会上专家意见是否一致呢?有人在无锡会议以后,追踪了解了无锡请的一些专家。得到的信息是,“一是会议分歧比较大,但这项工作无锡会继续做下去,二是对无锡近年来对吴文化的重视给予高度评价。有专家说,以前苏州是重视考古的,但这几年不如无锡了。专家说,对于考古来说,领导重视和不重视,大不一样。”显然,一些媒体报道掩饰了会议分歧比较大的重要情节。
无锡所请阵容不可谓不强大,据当地媒体报道:聘请了黄景略、李伯谦、刘庆柱、宋建、曹锦炎、杨楠、范毓周、邹厚本、徐光冀、杨育彬、陈元甫、陈振裕、王永波等13位考古专家为无锡阖闾城遗址保护规划建设顾问,聘请陈同滨教授为无锡阖闾城遗址保护规划总规划师,聘请考古专家张敏为无锡阖闾城遗址保护规划专业顾问。
有趣的是,很多在网络上提出质疑的网友都声称自己只是考古或历史爱好者,但质疑和反驳意见却显得很专业。这么多疑问,为什么没有专业人士提出来?是否考古界也有某种“潜规则”?这么对历史鲁莽的翻案和草率的结论,不知道其他未被邀请的考古专家会怎么想?当代中国还有铮铮铁骨的历史学、考古学学者吗?大家拭目以待。
六、无锡吴文化发源地悖论和常锡之争
考古结论出来之后,无锡一些网友无不担心,提出“无锡热炒阖闾古城会不会把自打巴掌把害了无锡梅里啊”。并指出:“此次考古对无锡是否会有实质性的好处?(有人说是便宜了常州)”。无锡近几年以泰伯奔吴之地以及吴文化发源地自居,依据本次考古结论以往的考古发现,吴国是由宁镇常逐渐向东迁徙的,因而可以证明:无锡梅村并非是古梅里。而无锡泰伯庙和泰伯墓因为是明清建筑,也无实证加以反驳。无锡原来宣传是3000多年的古都,而今却被“专家”认定为2500多年历史的“一朝古都”。无锡失去梅里的历史,也就失去了宣传多年的“吴文化发源地”的地位。
由于阖闾城遗址大部分在常州境内,尤其是此次考古认定的所谓“宫室区”也在常州境内,常州网友发帖声称:无锡两位常州籍领导拿无锡的钱为其家乡效力。对此,无锡网友表达了愤慨之情。
出于对大家共同拥有的“吴文化”的保护,更有常州网友表现出严重不满,因为2004年常州也参与阖闾城遗址考古,当时就提出都城的假设,对于考古学术研究,常州官方既没有大肆宣扬,也没有借此开发利用。而如今,无锡利用主要位于常州境内的资源冠名为“无锡阖闾城”造势,并且要大规模开发。常州一些知名网友发表了《无锡朋友,下手真够辣》、《斩断无锡的那双辣手》表示抗议。他们感叹:
“好端端一个变迁迁徙的文化连续体(注:吴文化),在某种不可见人意图的驱使之下,悄然演变成一种凝固板滞又缺乏生动活力及说服力的“文化僵尸”。”
“那种不顾长远发展,不顾鄙夷眼光的‘伪文化保护’迟早都会遭到唾弃。”
“常州地方,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常州民众,你们是否认真思考过,在面对强邻其辣无比的手段之时,除了隐忍,除了退却,除了默认,有无更具建设性的举措可击退无理的挑衅?否则,在一双辣手的摧残之下,只怕常州文化这朵花真要凋谢了。 ”
七、制造“吴都门”的原动力
网友有一些精彩评价:姑且不论无锡方面此次抢注吴都“商标”的正与误、是与非,我们更应透过表层现象看到无锡方面此番行为后面的原动力。无锡当局与民众的商业化倾向早在百年前就已初露端倪,穿越整个二十世纪的年轮,至新世纪初重新抵达颠峰。
脱下“文物保护”这层美丽的外衣,我们会无奈地发现,其实所谓的“瑰宝”很多都是出于追逐地方本位利益而假想的“增值性”文物。
1、谁是这次行动的主推手?
对于这次考古及论证活动,常州媒体人员的博文披露:“自己做‘勘察’,然后请来专家论证,然后‘发布消息、保护、规划……’,算计得真够聪明、精明。”博文还透露了:“因为集中了江苏13个市的平面媒体,无锡朋友给我们出示了无锡地方官员给他们的批示。官员的手迹中,我们明明白白看到写着要‘反映一些文化的内容’。”
而且这是早就预谋好的行动。2007年6月1日《江南晚报》以《阖闾城确定有大小两个城》对阖闾城考古队队长、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采访,文章中透露的信息非常有趣:一、张敏提到考古的目的是:“有关方也希望通过考古发掘能将它上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张敏提到“阖闾城存在的年代仅有18年”。这就意味着,在大规模考古发掘之前,阖闾城考古队已经接受了这样一个任务:阖闾城遗址是阖闾的都城(所以只有18年),要以此把它上升到国家文保单位。
2、无锡吴文化研究怎么这么怪?
近几年,无锡的吴文化研究轰轰烈烈,由于无锡原先几乎没有研究文化的专业学者,这些研究开始总是以民间研究形式展开的。研究首先以“泰伯奔吴”即奔无锡梅里为中心论据,围绕“无锡是吴文化发源地”核心展开。通过几年的努力,无锡组织出版了《吴地文化通史》,将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始建无锡县的历史向前延伸到3200多年前,并逐渐由民间研究转向官方说法。只要于无锡有利的吴地历史均是他们的研究对象,举一个“吴墟”的例子,在一些民间研究中,为了佐证无锡在吴文化中的地位,把“吴墟”解释为“无锡”的古称和谐音,以显示其古都地位。其实,司马迁在“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中提到“吴墟”,是指苏州,当时还未设无锡县,春申君立无锡塘;更有趣的是:在吴方言中,这两个词,发音大相径庭,这些研究者不会以为吴地的古人也说普通话吧?无锡的吴文化研究一再强调无锡历史比苏州长云云,并陆续通过所谓的吴文化研究争夺本属于苏州的泰伯庙、专诸、阖闾、伍子胥、孙子。在本地论坛上有人就发出帖子引用钱钟书(无锡籍)四句话概括无锡人的话:“心如铁一样又凉又硬,性情像豆腐一般淡而无味,胸怀如轿子一样容量小,气质像泥巴一样”,这也许就是对这种行为的讽刺。
面对如此骠悍的“研究风格”,让其它学者退避三舍,苏州学者则而改为研究“苏州文化”为主。一时间,吴文化似乎成为无锡的专利,无锡吴文化研究的文章遍布网络,查询者一不小心就会获取被扭曲的信息诱导。谁是泰伯之后,谁具有“取义泰伯三让皇位的谦让精神”,已经是一目了然了。到如今,这些吴文化研究者可以大可扬眉吐气,大手笔地、颠覆性地来了一次“官方行动”似乎可以证实他们的“研究成果”。别以为关心此事的人会惊诧,其实论证“无锡是吴都”的大量信息早就在网络和研究文章中透露出来了,此次考古和论证只不过是一次“表演”。值得一提的是,从公布职业的有些研究者身份来看,他们也是“吃公粮”的。但是,事情并不会就此结束,有些民间研究者甚至已经染指到“苏州”称呼的本身,有人声称历史上的“姑苏”其实就是无锡,有无锡网友甚至表示在历史问题上“苏州全城人都说了谎”。
3、无锡可以获得什么利益?
《无锡日报》上曾经赫然写着这样的标题《打泰伯牌,首先要保护好泰伯历史遗存》”,无锡人并非泰伯、仲雍嫡传,把他们宣传的“祖先”当牌打,也不足为奇,同样,按这次考古说法,阖闾的子孙已经搬到了苏州,常州是高士贤人吴王之子季札的封邑,这笔遗产当然由无锡来继承。对于无锡来说,阖闾城遗址最重要的价值还是开发利用,尤其是其商业价值。
(1)申请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从考古论证会上已经很明确表达出来,有人会问,这么站不住的考古结论会得到批准吗?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从无锡在短时期内从什么都不是,通过一系列“创建”工作,连续升格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可谓是经验丰富,目前,无锡部署了下属两个县级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
(2)“创建”历史名城,提高招商引资吸引力。
在无锡的一些研究中,无锡城市历史文化价值不高是其招商引资不如周边强市的重要因素,因此无锡急切需要提升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泰伯牌”已经打过多年,别人认同度不高,效果并不理想;鸿山发掘已被国家认定为越墓,与吴文化博物馆放在一起,已经是非常尴尬的事情。“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无锡模式” 中,核心是:四“名”,即“名地”、“名镇(街)”、“名居”、“名遗”,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建设”让无锡的历史出名。
纵观吴地历史,吴越争霸的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利用价值甚高。所以虽然无锡城不能宣传成2500多年历史,但可以反过来说,无锡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而且还是“都城”,不就出名了吗?当然,为了表明其地位,有“专家”建议改名“吴都阖闾城”申报国家级文物,就可以像“真正老陆稿荐”一样以示正宗。
(3)阖闾城遗址公园是一个旅游大蛋糕。
无锡的旅游资源本不丰富,虽然近年来维修、扩建了薛福成故居、泰伯墓等诸多项目,但是真正能吸引外地游客的还主要是灵山大佛和鼋头渚公园,去年无锡蓝藻水污染事件爆发,无锡旅游业特别是鼋头渚公园受到重大冲击。由于蓝藻事件爆发,无锡污染型工厂面临转型,今年以来,形势更为复杂,工业用电已经开始下降,说明制造业遭遇困境,服务业发展迫在眉际。
阖闾城遗址正好处于灵山大佛的旅游线路必经之地,距离太湖还有一小段距离(看不到蓝藻),是无锡最青睐的旅游开发项目。锡政发〔2006〕287号《关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主要任务和项目分解中明确“滨湖区:建设阖闾城遗址公园”。
据透露,无锡(据透露,或联手常州)将投资近20亿元进行阖闾城遗址公园开发。但这笔钱怎么来?怎么用?在一个“看到的只是一排排现代民居,还有一些不加指点无法辨别的‘古城墙’”的遗址上能够保护什么?能够开发什么?相信官方早已有一定的规划,但尚未透露出来。无锡已经有三国城、唐城等诸多主题公园,除了欧洲城等已经关门大吉的,其他大多失去当年的辉煌,游客寥寥。阖闾城遗址仅仅办成主题公园能有出路吗?而且出土文物甚少,价值很低,不足以开办一个像样的博物馆。有本地网友分析,或许开办房地产或高档酒店等现代服务业才是阖闾城遗址公园的主要出路。当然,无锡今年土地拍卖遭遇寒流,谁来开发也是问题。公共投资的摊子铺得很大,地铁项目正在待批,近20亿资金或许也是问题。
(4)绕开国家对太湖的管制。
去年无锡蓝藻事件爆发后,国家和江苏省史无前例地加大了太湖滨湖地区的建设管制。但在无锡的城市建设规划中,太湖是无锡的发展方向,无锡重点开发的滨湖新城、蠡湖新城均靠近太湖,再想在严禁开发的阖闾城遗址附近进行开发,本来可说是比登天还难。
但是,阖闾城遗址临近太湖、地块内部大多为农田,确实是一块用于开发的好地方,通过这次考古,通过这次论证,通过聘请阵容庞大的“保护规划建设“顾问专家队伍,应该很有信心突破对滨湖地区的管制。
八、“吴都门”事件留给后人的思考
媒体在这件事情上的宣传基本告一段落,网络上的口水还在继续深入,对大众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
无锡是赢家吗?对于某些策划者来说也许是,但对于很多普通百姓来说,并不认同,无锡赢得了“知名度”,但失去了“美誉度”,对无锡的影响是深远!!!
这件事情因为集中如此众多的专家,可以说是2008年度最重大的一次考古论证行动,虽然没有发掘出什么,对考古科学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
对于中华的伟大历史文化来说,这区区19年的地方史算不上什么,但就其性质而言,影响也是深远的!!!
1、如果窃书不算偷,窃历史算不算呢?
为历史文化问题发生争端时有发生,韩国与中国的历史文化起源的争端已经严重影响了两国人民的感情,无论学者如何说,百姓如何想,我国并未参与其中。这就说明,有的是道德问题,有的是法律问题,不能随便混淆,地方怎么能介入甚至策划呢?
2、如果考古是一门科学,怎样做到规范透明?
此次考古发掘,虽没有什么重要文物发现,却发明出一些新名词来。论证会上一些专家的不同意见没有被公布,媒体报道也只是摘取所需,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含糊其辞。准备申请国家级文保单位的考古发现的认定,就靠一个由地方组织的论证会就能决定吗?考古报告该不该全文发表呢?
3、如果这里有很多行政行为,有多少可以公开?
地方上为了此次考古和论证工作煞费苦心,其所想取得真正的目的和意义,能否让公众获悉呢?估计此所花费用颇巨,公众是否能申请政务公开获取真实资料呢?在年终的人代会决算报告上能否一睹真相?阖闾城遗址究竟要投入多少资金?从哪里来?怎么用?
4、如果运用行政权力,地方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张五常说:中国经济制度的重点是地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史无先例。这次考古和论证活动,无锡动员了很多专家和媒体,形成了一个挑战以往任何一个权威定论的“大好形势”,正像一位博主评价的“无锡朋友,下手真够辣”、“无锡朋友的动作,下手连贯且迅猛”,并且即将“履行法定程序”。那么,地方上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5、如果舆论是监督,是不是还需要跟进调查呢?
到目前为止,只有新华日报网站采用了疑问式标题,并和《现代快报》一样做了平衡性报道,一些严肃媒体大多转载了这个报道。而其它多数媒体采用了地方媒体的宣传稿件。舆论的监督作用呢?公众是不是期待更多媒体跟进调查呢?
6、如果履行法律程序,国家主管部门意见可以期待吗?
阖闾城遗址最终认定权,按照相关法律,当属国家主管部门,对于如此明显的牵强附会,国家主管部门会怎样操作?形成怎样的意见?大家拭目以待。
当周老虎事件不再重演,当考古发现不被掺入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