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教育网

北美教育网美国、加拿大地区唯一华人综合性教育网站。其推出的在线中文教育板块,深受北美华人子女的欢迎。
正文

欧美家教四大法宝

(2008-10-06 18:58:45) 下一个

博览群书 : 弗兰西斯 · 培根早在四百五十年前就已指出: “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 卢梭的父亲钟表匠伊萨克,在工作台上一边工作一边教三岁的卢梭从普鲁塔克的《古希腊罗马英雄传》。然后,在他督导下,卢梭在七岁前已经啃完了勒苏厄尔的《教会与帝国历史》、丰得奈尔的《世界通史讲话》和《宇宙万象讲解》以及莫里哀的戏剧。博览群书便卢梭获得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发展了才慧、想像力和悟性,激发了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最终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

发掘天赋 : 天赋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无师自通的天生素质。人的天赋在母胎中初具雏形。天赋是构筑天才人物的首要素质,人的天赋不可造就,却能发掘。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伊雷娜 · 居里和艾芙 · ,居里,她对两个女儿的家教观念是一一以挖掘她们的某种天赋为主。早在女儿呀呀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开始对她俩进行了探索性的发掘。经过观察鉴别后,她发现:大女儿伊雷娜性格镇静、朴实、专注和自然,着迷于物理和化学,这些正是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小女儿艾芙心灵跳跃、充满梦幻、情绪多变,她的天赋是文艺。正是运用这种发掘孩子天赋的家教,居里夫人最终使大女儿伊雷娜 · 居里因 “ 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 ” 于 1993 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也使小女儿艾芙 · 居里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

荣誉感 : 孩子的荣誉感往往在父母的激发下才渐渐奠定。欧美的家长在一起聊天时会说: “ 我的女儿伊丽莎白就是拿奥斯卡奖的料子。 ”“ 嗨 ! 小威廉绝顶聪明,五十岁能得诺贝尔奖。 ”

哈德罗 · 麦克米伦的母亲萨拉二十年如一日地告诫他: “ 麦克米伦,你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你将来要当英国首相的 !” 在母亲的自小要当伟人的荣誉感的激励下,麦克米伦奋力拼搏、潜心求索,终于在 1957 年至 1963 年两度荣任了英国首相。

而弗洛伊德的荣誉感却来自犹太式的家教。他才 6 岁,父亲就箴告他:一千多年以来, 我们犹太人一直处于被驱赶、压迫、剥削、耻辱和大屠杀的悲惨境遇下,但犹太人为何还能长期生存下来 ? 犹太人为何操纵着社区的、国家的、还有全世界的银行、货币供应、经济和商业 ? 因为,犹太人百倍的勤勉、拼搏、明智和节制。正是这种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犹太式荣誉感的激励下,弗洛伊德最终为人类创立了 “ 精神分析学 ” 和 “ 性心理学 ” 。

独立人格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诺伯特 · 罗素鞭辟入里: “ 那些在童年受到孤独的人要比受到宠爱的人日后更会成功;一个不具备精神独处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伟人。 ”

在 1979 年 5 月,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女首相搬进举世瞩目的唐宁街 10 号时说: “ 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干我父亲罗伯茨先生对我的教育培养。 ” 当撒切尔夫人才 5 岁时, 他就教导女儿: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在日常生活中,罗伯茨着重培养女儿 “ 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 ” 的独立人格。正是罗伯茨对女儿独立人格的培养,才使撒切尔夫人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最终成为一位连任三届的英国首相,执政十二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

相关文章

 孩子们,我是多么地爱你们
 美国父母怎样看待超常儿童
 美国幼儿园掠影
 欧美家教四大法宝
 国外儿童教育的五个典范
 西方父母如何制造“神童”
 我所看到的美国小学教育
 “袋鼠式”的育婴方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