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讲述得是:卫国战争时期,青年演员伊戈尔随同剧院撤退到乌兹别克,在那里他遇见了疏散到这来的奥丽迦,(奥丽迦战前是莫斯科的音乐教师)奥因不适应乌兹的气候而染上了疟疾,好心的邻居告诉伊戈尔,奥丽迦的病只有回莫斯科才能痊愈,伊戈尔动了恻隐之心.这时莫斯科保卫战传来了捷报,剧院得到批准可以先行回莫斯科.伊戈尔从同伴那得知,如果是夫妻身份,可以同回莫斯科.为了帮助奥丽迦治病,他劝说奥丽迦与他假结婚,这样可以以'丈夫'的身份带着'合法'妻子回莫斯科,并且说好回到莫斯科,他们的'婚姻关系'立即解除.
英俊潇洒且有些公子哥派头的伊戈尔,把这次假结婚视着儿戏,当着'新婚妻子'的面,给办理结婚登记的办事员打'飞眼'让女办事员惊愕地瞪大了双眼.在火车上,他玩世不恭演戏似的,给同事们介绍他的'新婚妻子'.因下车买水果而延误了上车,而他的证件却拉在了车上,奥丽迦为他的证件跳下火车而崴了脚.伊戈尔给奥揉脚,又买了老乡的毛驴,和奥丽迦坐在上面去追火车,然而毛驴不听使唤,硬是不挪步,伊戈尔只好背着奥丽迦艰难地行走,最终追上了火车.这一系列情节为他们后来的情感发展做了铺垫.
到了莫斯科,奥丽迦的家已被炸毁,伊戈尔以"丈夫"的身份坚持要负责到底.他让奥丽迦住在自己的家里,他自己却每天要穿过整个城市去郊外的姐姐家住.他天天为申请上前线而奔走,还要给奥丽迦带去自己的食品配给.当伊戈尔的姐姐不了解情况跑来指责奥丽迦时,奥丽迦向伊戈尔提出了离婚.
这时的俩人已经互有了爱意.伊戈尔假装写离婚申请,所写的离婚'理由'均被奥丽迦驳回,俩人一致同意把离婚的事先放一放.乘着奥丽迦去烧水的功夫,伊戈尔偷偷把离婚申请给揉成了团,扔在高高的柜子后面.这个细节是导演精心安排的,它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俩人之间美好而又朦胧的好感.后来奥丽迦发现伊戈尔衬衣上掉线的扣子时,很自然地以'妻子'的身份给他缝扣子.当奥丽迦伏下头咬断线头时,俩人'零距离'的'接触',在瞬间产生了'火花',伊戈尔眼睛里流露出'丈夫'的温情......看到此情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谁说残酷的战争就没有儿女情长?!那一刻是那样地美丽而又动人心魄,,它让人忘记了战争.
影片近尾声时,伊戈尔告诉奥丽迦他要上前线了,并说:你可以离婚,也可以选择做一个士兵的妻子.当他把离婚申请递到奥丽迦手中时,奥给撕碎了,表情是那样地坚决.伊戈尔调侃地说:瞧,问题解决了,还解决得很好.他意味深长地让奥丽迦早点回家.在家中,伊戈尔反复而又努力地试着在窄小的单人床上,怎样给妻子挪出地方,都因个子太大而掉在地上.这是导演设计的又一个感人情节,让人看了又想发笑,同时又感到是那么地酸楚.天亮时,伊戈尔得到通知上前线的日期提前了.而奥丽迦却为另一个失去丈夫的妻子代值夜班,当晚没能赶回家.
送别伊戈尔的时刻到了,他们相互亲吻,边走边紧紧拥抱,远处的有轨电车一点点驶近,画外音却是战场上的炮火声夹带着枪声.他们拥抱得更紧了,直到电车即将开去,伊戈尔终于跃上电车,他一直微笑着和奥丽迦摇手告别.镜头后来一直给女主角,她悲伤的目光注视着远去的电车,人仿佛瞬间变得憔悴和苍老.电车带走了她的爱人,应该说是战争带走了她的爱人!接下来的镜头让人心碎,一排字幕是那样刺眼的打到屏幕上:伊戈尔于1944年在明斯克郊外阵亡......镜头仍回到女主角,她依然那样悲伤的站着,望着爱人远去的方向,泪水从她的眼角轻轻地滑落......
一切是那样地宁静,连音乐也是那么地轻缓,没有悲天怆地,却极度撩拨人心.实在佩服导演的功力,情节的感人,并没有用大哭大悲的视觉效应来打动观众,在镜头聚焦到女主角的时候,只给了一个表情,却引发观众思绪万千,那些以往的欢乐,以及凄楚地分离,在一瞬间交融着,只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所有的感觉是如此地真实.
另外说说它的音乐,非常舒缓而优美,没有大起大落的音调,却是悠扬起伏,贯穿了整个片子.在分别的画面中,这首曲子是如此的催人泪下,感动--达到极致.
这就是{合法婚姻}带给我的艺术享受和震撼.
{上海电影译制厂经典影片}{合法婚姻}
{中 文 名}合法婚姻
{导 演}阿•姆克尔特羌
{主 演}娜•别洛赫沃斯奇柯娃
伊•柯斯托列夫斯基
{国 家}前苏联
{出 品}莫斯科电影制片厂
{年 份}1985年
{上海电影译制片厂}1987年译制
{翻 译}肖章
{译制导演}杨成纯
{主要配音演员}狄菲菲 杨晓 杨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