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指名道姓,不懂装懂

(2023-05-19 08:19:35) 下一个

一看题目是不是觉得一剑要说狠话了? 不是哈,完全是借题发作。

咲媱同学和几年前在茶坛活跃的一位网友(大花猫?)很像,喜欢自己跟自己的帖子,让跟帖率提高。文学城有个潜规则,用跟帖数指标给帖子排推荐优先级别。举例说,帖子发出去一个小时,如果跟帖数超过20,文学城就将其提升为热贴了。

那个"大花猫”看准了商机,每次发贴,就在自己帖子底下跟自己说话。说完20句后,兴奋地看着自己帖子变成热贴。

提醒一下咲媱,玩这个要小心,大花猫网友就因这个被文学城封了。具体罪名不清楚,但可以将这个行为归结为刷屏。

顺便和咲媱聊聊“礼”。 对的,古人有姓,有名,还有字。一般来说,对人的姓与名,不能随便提(口头或书面)。 如何交流呢? 所以就搞了另一个假名(别民),叫字。 比如,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最亲切的称呼当然连字都不说,叫“老师”。如果有好几位老师在怎么办? 那就叫“”仲尼老师“。平辈人呢,就叫”仲尼兄“。

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好像有这样的穿帮画面,马超见了曹操,杀父之仇难忍,如是开骂:”曹操,.....“。

完全胡扯。如果马超真这样,只能说明他不学无术,没有文化。不仅在江湖上给自己丢脸,还要让自己显赫的家族为此蒙羞。

民国时期的读书人是有名有字的。比如蔣中正,字介石。毛泽东,字润之。蒋经国,字建丰。 所以老蒋一般叫老毛,都以”润之“称呼。但老蒋要是用党国名义发文,为示轻蔑,就称”毛贼 泽东“。

这东西很麻烦啦。比如革命队伍登记名册,姓,名还有字。家属来封信,不仅查名还要查字。于是,大家约定,这个”字“就免了。

你想邓小平,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我估计希贤是他的字。 我不清楚,老邓和小蒋是不是用”希贤兄“ ”建丰兄“互称。

不是他们没文化或不懂礼节。而是国共两党适应形势,同国际接轨。一姓一职称,一名一同志。

小平同志,经国同志,相互称呼起来完全没有什么不礼貌没文化。

咲媱说台湾人有礼貌有文化,因为他们

”比如称呼蔡英文的正式公文,就称为蔡总统英文。李登辉就是李总统登辉先生。“

一剑不同意。这种不伦不类的称呼就像穿马褂戴领带,不中不洋,不古不今。

估计这是两蒋时代哪个马屁精弄出来的东东: 蒋总统中正先生,蒋总统经国先生。


为什么? 就是不想让人直接说”蒋中正“”蒋经国“。因为这有”指名道姓“之嫌。 

最有意思的是,大陆很多人不知道蒋中正是名字,而介石是他的字。 大陆一直不用”中正“去骂他,绝对不是他们懂礼貌,有文化。我猜有两个原因:

1.  ”中正“这个名字太光明伟大了,老蒋配不上。介石嘛,一听就有些灰暗;
2. 本来宋庆龄宋美龄就已经让老蒋沾不上光了,再搞个中山中正,搞个像是哥俩一样,太便宜老蒋了。 

清末那时候,除了名,字外,还用家乡名字来称呼官府大员。 比如孙中山,名字叫孙文,字明德、載之 (这人居然有两个字).除此,这家伙还有化名叫中山樵 (和文学城网名差不多)。 这还不算,他还有号: 逸仙、日新。 还不够,他还有幼名叫帝象,谱名叫德明。 

那时候要是登记户口,这老兄一人就占半页纸。 

问题是,孙中山这些名字大家都不念,害怕”指名道姓“不礼貌。怎么办? 有办法,因为当时有个习惯,用家乡地名称呼人。比如:

李合肥,康南海,袁项城,孙中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一剑无痕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雪中梅' 的评论 : 谢谢关心,问好 ~~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好久没见,平安是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