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这个概念定义很麻烦,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例如: 200年前你在中国泰山一条很陡峭的阶梯上用手去牵一位陌生美女下山,你是不道德的。但是今天你在同一个地方看着美女穿着高跟鞋在陡峭的阶梯上危险地走下来而不施以援手,你也显得不道德。
找另一种语言去解释。搞成英文,道德就是moral,源自拉丁文moralitas, 也就是"举止,品质,适当的行为"。概念马上清晰了,原来这东西是个社会范畴的概念,是公众经过碰撞形成的。比如今天某人生在大兴安岭的根河市某镇,冬天零下30度,家里没有厕所,没办法,只好找个桶解决。等第二天早上,拿着桶将排泄物还有家里的垃圾一起倒在一个露天垃圾场。不需担心臭,倒下后几分钟那东西就冻起来了。八个月冬天结束,等开始融化的时候,会有人过来将垃圾场清理干净。这样的操作在那里是道德的,也就是说是适当的行为。
好,你搬到上海或温哥华,也这么干。看人家骂不骂你打不打你?理由简单,换了地方或环境,同样的行为就不道德了。
不仅空间,还有时间。大学的时候,我去看过北京的马拉松比赛。终点(或起点?记不清了)就在天安门附近。那次参加的人很多,组织者安置的临时厕所不够。怎么办?选手们不能尿在裤子里,到旁边小巷子里找厕所也不可能,外地人外国人根本不知道到哪里找。最后,尿急的选手们团结起来,围成一圈,直接随地小便。男士这样没问题,女士怎么办?难不倒外国女郎,她们从容褪下裤子,对着故宫的高高的红墙,哗哗地解决了。她们爽了,边上看的也爽,好像不能说这不道德。
老驴文章中说的“仁义道德”实际就是道德,加上“仁义”是为了彰显一下咱古人道德观中的主干。 意思就是,随地大小便那种小事违反一下道德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保持“仁”和“义”。今天我就不谈什么是仁什么是义了,太复杂,一句半句说不清。简单的理解就是,如果一个人又仁又义,那就是个好人,可以做好朋友,做不了朋友也能好相处。举个例子,我们这里的为人父版主就是个仁义的人(必须拍他一下马屁)。
鲁迅反“仁义道德”其实就是反对中国人当时继承的传统价值观,而不是让大家不要任何价值观。据我了解,当时鲁迅对日本人的道德观,也就是日本人的“举止,品质,适当的行为”是认可的。鲁迅的目的是想在中国搞个道德革命,推翻一个旧道德,建立一个新道德。但鲁迅忽略了一点,接受新道德需要人们生活的改变,而不是简单将旧道德观打碎。比如前面说的大兴安岭根河那地方,不让人家大冬天一大早到垃圾场倒屎尿,最好的办法是城市建个下水系统,并在各家建个厕所。
大家都出来教训老驴,其实没必要。别看老驴嘴很硬,把“仁义道德”骂个狗血喷头,但你让他当众做个不道德的勾当,他是不敢的。
老驴: 有本事你到纽约第5大道,当众褪下裤子,弄点驴粪驴尿出来,并发个照片在茶摊,我就佩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