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首移民路

(2009-03-19 15:23:20) 下一个

北美对小家庭的观念比中国要重很多, 大多数家庭都是有了小孩之后, 妈妈就呆在家里做全职妈妈, 陪小孩长到12岁以后, 再解放出来寻找自己的职业.所以来加7年后, 这样的午后我也开始灌水开始我的博客拉.

中国教育出来的女性好象特别好强, 大多不愿呆在家做职业妈妈. 女人能撑半边天,我们从小是受这样的口号教育出来的, 不是吗?

妈妈也特别强调,女人一定要养活自己, 千万不要靠男人. 所以我也努力的学习,希望能更上一层楼, 为我们的小家多衔一点泥.

但只是想想而已, 老公还是要先保证的.毕竟他的前途广阔些,这个社会还是男人的社会!

到加拿大来的第一年, 根据我俩的实际情况, 老公先读书,同时半工半读,周末打工挣学费, 我全职打工,挣房租和生活费.

我们同时在一间华人超市打工, 老公周末做杂货,其实是搬杂货,我是做收银员.

不过,老板和老板娘都很喜欢我们,所以在一年后老公找到计算工作, 老板娘同意我的上班时间改到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 我也正式开始了在加拿大的读书生涯. 我是选的早8点到下午1:30的课.每周三休息做作业, 其他时间就是打工上课.

老公的成绩很厉害, 基本没买任何教材, 全靠上网查资料和上课听讲完成了3年的计算机课程,这也算一大奇迹. 我就不行了, 买了所有的课本, 花了不少的钱, 但成绩是全A, 这比老公强. 自豪一把! (因为我有课本, 他没有.)

不过这样的光景只过了一年. 爸爸妈妈要求我们把小孩从国内带回来.立马回国接了小孩回加拿大. 刚好错过了学校的开学时间, 还好这时候爸爸妈妈退休来到加拿大. 老公继续努力,工作表现出色,工资加了一点, 合同工也又延了一年. 我赶紧学习会计软件,趁没有上学, 赶紧找工作. 全靠朋友帮忙,进到公司开始了办公室的职员生涯.

算起来我们两口子在超市打了2年工,老公一年, 我全职打工一年, 第二年全职学习加8小时打工. 这是最累也最快乐的一年. 因为每天都憧憬着明天的好日子...

在大致解决了家庭温饱问题以后, 我们商量着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们也向加拿大人学习.加拿大人很重视家庭生活. 事业和家庭, 永远是家庭第一. (当然是在温饱解决以后. )

每年只能有一人在工作以外全力学习. 因此我们两人轮着考试学习, 跳级. 期间,爸爸妈妈又来加两次, 大力帮助我们.

终于在来加7年之后, 有了两份自己认为不错的工作. 虽然工资不高, 但也衣食无忧. 爸爸妈妈也彻底放心了.

贫贱夫妻百事哀. 但是燕子衔泥也有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窝.

还要感谢我们的小可爱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 正是他的诞生延续了我们的生命, 是他的到来鼓励我们勤力筑建日渐长大的小窝.

我们不奢望豪宅和挥金如土的生活, 只求安安稳稳,相互扶持,共同照顾我们的可爱宝贝幸福安康的成长.

我们也一直在寻找和享受我们的乡下幸福. :)

什么是幸福?

我们的答案是:

是初春清晨窗前树枝上此起彼伏的鸟啼,

是暖暖午后朋友间的一杯清茶和磕瓜子的声音,

是秋天枫树林间耀眼的斑斓,

是零下30度的冬天傍晚窗户透出的橘色柔光...

是我们的小可爱呀呀学语的第一声"爸爸", "妈妈",

是他摇摇晃晃跨出的第一步,

是从他牙缝里省下的给爸爸妈妈的一丁点饼干,(小得不能再小了:)),

是餐桌上出奇不易跳出来的一盘早餐, 一杯牛奶,2片面包,一片CHEESE, 一片HAM, 还有一张让你亲不够的小圆脸...

是在加拿大拿到的第一张工资单,(尽管只是最低的小时工资,心里还是庆幸我们的银行存款终于止跌了:) )

是为了省2张TTC车票, 在漫漫大风雪里徒步4个小时,终于望见的在不远处的租住的小楼,

是在休息日里,打工间隙,漫步SHOPPING MALL里,第一次坐下来和老公闲闲饮着的第一杯咖啡...

是半夜里爬起来敲隔壁朋友的门, 从朋友的计算机里取出自己的EMAIL, 得到的INTERVIEW...

是从律师楼拿着房门钥匙走出的一刻, (我们终于有自己的房子啦....)

是在机场听见小家伙问, 刚才送我车的那个叔叔到哪里去了? (隔了两年才见着爸爸, 已经不认识了.:))

是第一次看见爸爸妈妈推着行李车从多伦多机场出来, 妈妈对上前接行李的老公惶恐的连声 NO, NO,NO...原来老公穿着橙色棉背心,被妈妈误以为是机场的红帽子...:))

是一家大小象模象样地在RED LOBSTER 吃西餐; (原来我们也可以翻身农奴得解放,上饭馆拉)

是一家大小在阿冈昆徒步爬山时的笑声郎郎...

是来加拿大7年抗战后的这个初春的午后,一边守着8岁的儿子念书, 一边上网记录来加7年的心路里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