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益与损
人与生命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其中的一种方式是,用头脑去学习既定的文化,分析事物,累积记忆。我们很少考虑这种逻辑和记忆的大厦是否有牢固的根基,但是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在如此的建筑之中。
其实人与生命有多种连接方式,我的个人体验是,我们可以把这种知识日益的生命方式,控制在20%以下。因为这种“知识”生命的方式,会逐渐的变得极为顽固和僵化,以至于会掩盖生命的本质。人,生而为原创,充满了各种潜力,但未经过我们的同意,各种既定社会,文化已经模式化了我们鲜活的生命。我们甚至没有任何机会去反思,我们只是一个旧有文化的拷贝,我们生活在这种重复的生命之中。每时每刻,我们都被动的生活在这种被复制的世界,所以我们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走入了这个世界,walking in the land of the dead.
闻道日损,则警告我们从这个复制的世界中醒来,就像我们一直在屏幕上演绎着同一个Drama,突然,我们从这个2维的世界中醒来,我们走出了银幕,我们走入了立体的世界,we are fully alive,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can breathe the fresh air, 就像那顽强的藤,伸展着枝蔓,攀登着生命之树,and faithfully hold the holy light。所以这种损是一种奇迹,而不是一般的文字。能体验这种损的人,是得到了grace的人。
所谓的损,就是去掉几十年的,未经过我们生命同意的旧有文化意识束缚,甚至几千年的人类文化包裹,以便让生命找到喘息的空间。所以精神的突破不可能是那么容易的,它应该是让人嘲笑的,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这个复制的世界。
关于属与注
百姓皆属耳目焉,这是帛本的文字,通行本则是,百姓皆注其耳目。有的人认为,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耳为耳,以百姓之目为目。而有的人认为,百姓都关注圣人。你同意哪一个判断呢?
根据道家思想,圣人无名,我想大部分百姓是不可能知道圣人的(百姓可能知道君子,但不一定知道圣人),更不用说注目了。能听到圣人之言,并且嘲笑圣人的,那已经是难得的机遇了,conditioned self不可能让我们轻易的接触到圣人之言,这是the belief of Ego自动过滤真实世界的结果,所以谈不上百姓皆注目于圣人。并且圣人只是道之代言,他本身不需要这种注目。
所以用属字,更符合道家的言论,用注字,更符合儒家之言论。如果以百姓之耳目为耳目,这种生命不可能是既定conditioned self, it is a transcendental life who has the pure awareness, and be aware of within and without, this consciousness is connected to all on earth, and bonded to the being in heaven. 所以不同的人会选用不同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识空间,看来道德经的诸多版本恰恰反映了不同的生命状态。
关于德善和德信
不善而善之,不信而信之,这种意识不可能来自ego,所以道德经特用德,来表达这种善与信的来源。德的光芒是来自于道,虽然人做不到这样的善,信,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这个世界中天天看到。地承载一切,无论是恶者还是善者;天赐光于一切,无论是恶者还是善者。所以这种善与信,怎么是不存在的呢?
它可能不存在于人的头脑子中,但的确是存在于天地之间,存在于生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