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批语《我的一点意见》的前前后后
□ 斯 夫 《党史博览》 2004年第10期
林彪大力鼓吹“天才论”,提出设国家主席,就是想自己当国家主席
《我的一点意见》是毛泽东在庐山召开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针对林彪、陈伯达等大肆鼓吹的“天才论”和摘编的《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而写的批语。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一伙大力鼓吹“天才论”,说毛泽东“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此,毛泽东非常反感,他历来反对“天才论”。然而,当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林彪却大力鼓吹“天才论”。林彪自命天才,如果承认“天才论”,也就等于肯定了林彪是当然的接班人。毛泽东反对“天才论”,不承认“天才论”,进而也怀疑林彪提出设国家主席想法的真实意图……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国家主席的先是毛泽东,后是刘少奇,而刘当国家主席时,是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的。后来,毛泽东主张不设国家主席。1970年4月11日,林彪提出要设国家主席,并说要毛泽东再担任国家主席。4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将林彪的意见向毛泽东请示,毛泽东批示:“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而林彪提出设国家主席,就是想自己当国家主席。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经过“九大”和九届一中全会,林彪成了党章规定的毛泽东的“接班人”。但林彪还是迫不及待地“抢班夺权”了。因为就在林彪成为“接班人”的同时,江青、张春桥、姚文元、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也相继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两者的权力分配达到了暂时的均衡。虽然权势极盛,但他们的权力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于是,江青和林彪集团在“九大”以后便开始争权夺势,分道扬镳。
林彪是1955年4月4日中共七届五中全会补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委员,1958年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他资历较深,性格孤傲,对钓鱼台那伙“文人”打心眼儿里瞧不起。林彪曾说: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张春桥、姚文元的名字听都没有听说过,都是无名之辈。1967年2月初的一个晚上,秘书正在给叶群讲文件,只听从林彪那边传来怪叫:“叶群!叶群!”秘书急忙跑出去,只见林彪气得脸色铁青,身体一阵阵发抖。林彪怒不可遏地对秘书说:“叫叶群!快把江青给我赶走!”这时,只听见林彪会客室的门口传来江青平静的声音:“林彪同志,我有缺点、错误,你可以批评,何必生气呢?……”紧接着,叶群去作了调解。他们何以闹翻?我们不得而知。
在中共“九大”上,叶群布置一些人不投江青的票,结果江青少得了6票,心里十分恼火,甚至扬言要加以追查。而华东组也有人不投叶群的票,叶群等人也大为不满。在“九大”期间,陈伯达和黄永胜等人多次密谈,研究“九大”以后要不要中央文革小组的问题。此后,林彪明令陈伯达不要听江青的指挥。
叶群当时既担心林彪的身体“拖不过”毛泽东,又担心林彪“接班人”的地位不稳,权力被江青、张春桥等夺去。特别是有一次毛泽东与林彪谈到林年纪大了以后谁来接班的问题时,曾提到张春桥,这更使林彪、叶群产生了疑虑。在林彪集团看来,情况紧急,“抢班夺权”迫在眉睫。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曾就这个问题进行了周密的分析,他们认为:林彪的“接班”问题有三种可能:一是“和平接班”,这种办法最好;二是“被人抢班”,即林彪被赶下台;三是林彪“提前抢班”,但这一条较复杂、难度大。经过再三权衡,他们最后商定:争取“和平过渡”,做好“武装起义”的准备。主意已定,他们便开始了行动。
他们的“和平接班”活动首先从要求设国家主席入手。196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逝世。这条消息对中国一般老百姓是封锁的,但当时掌握国家党、政领导权的核心人物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因此,这些人心中都在盘算着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谁将担任未来的国家主席。
林彪希望自己能像刘少奇生前担任的职务一样:在党内是“副主席”,在国家职务上,担任“国家主席”。然而,毛泽东却有他自己的想法。鉴于刘少奇的“教训”,1970年3月,毛泽东提出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修改宪法的意见,建议不设国家主席。但林彪力主设国家主席,并提议由毛泽东担任。毛泽东当即予以断然否定:“我不能再作此事,此议不妥。”而若不设国家主席,林彪就永远不可能担任国家主席了。因此,对这件事林彪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
在这种情况下,林彪集团便在九届二中全会前夕大造舆论,力图通过这次全会让林彪当上国家主席。于是,围绕“天才论”和设国家主席问题的争论,便在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爆发了。
毛泽东: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我们只能站在马列主义的立场上,而决不能跟陈伯达的谣言和诡辩混在一起.
在庐山会议上,新投入到林彪集团的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伯达,率先提出了“天才论”,并伙同叶群于8月23日庐山会议期间连夜选编了一个材料,摘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所谓天才的论述,即《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
陈伯达摘编的《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中,这样摘道:
在现代社会中,假如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产生出来的)、经过考验、受过专门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能够很好地互相配合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怎么办?》——《列宁选集》第1卷第422页)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264页)
…………
这段《语录》共7条,被散发给了九届二中全会的与会者。
众所周知,林彪、陈伯达等在九届二中全会上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林彪捧上国家主席的位置。陈伯达编选称天才的《语录》,就是为了攻击那些不赞成设国家主席的人。例如,陈伯达在8月24日的华北组会议发言中说:“现在竟然有人胡说‘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些话是一种讽刺……有人利用毛主席的谦虚,妄图贬低毛泽东思想。”叶群当天在中南组的发言中也说:“林彪同志在很多会议上都讲了毛主席是最伟大的天才。说毛主席比马克思、列宁知道得多、懂得多。难道这些都要收回吗?”
在他们看来,嚷一番“天才论”,推举毛泽东担任国家主席,而毛泽东又一再表示过不再重新担任,这样一来,国家主席便非林彪莫属了。这番舆论,确实蒙蔽了一些真心拥护毛泽东当国家主席的与会者。与此同时,林彪手下的几员战将也一齐呼应,大有一举轰平庐山之势。
对于陈伯达、林彪一伙的险恶居心,毛泽东是早有察觉的。毛泽东读了这个称天才的《语录》后,敏锐地看出了编选者的真实用心,于是在8月31日写了《我的一点意见》。毛泽东在《我的一点意见》中写道:
这个材料是陈伯达同志搞的,欺骗了不少同志。第一,这里没有马克思的话。第二,只找了恩格斯一句话,而《路易·波拿巴特政变记》这部书不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第三,找了列宁的有五条。其中第五条说,要有经过考验、受过专门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能够很好地互相配合的领袖,这里列举了四个条件。别人且不论,就我们中央委员会的同志来说,够条件的不很多。例如,我跟陈伯达这位天才理论家之间,共事三十多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就从来没有配合过,更不去说很好的配合。仅举三次庐山会议为例。第一次,他跑到彭德怀那里去了。第二次,讨论工业七十条,据他自己说,上山几天就下山了,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下山,下山之后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这一次,他可配合得很好了,采取突然袭击,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我这些话,无非形容我们的天才理论家的心(是什么心我不知道,大概是良心吧,可决不是野心)的广大而已。至于无产阶级的天下是否会乱,庐山能否炸平,地球是否停转,我看大概不会吧。上过庐山的一位古人(指唐代诗人李白——引者注)说:“杞国无事忧天倾。”我们不要学那位杞国人。最后关于我的话(指陈伯达摘录的毛泽东《实践论》中的一段话:“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引者注),肯定帮不了他多少忙。我是说主要地不是由于人们的天才,而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我同林彪同志交换过意见,我们两人一致认为,这个历史家和哲学史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人的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我们只能站在马列主义的立场上,而决不能跟陈伯达的谣言和诡辩混在一起。同时我们两人还认为,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问题,我们自己还要继续研究,并不认为事情已经研究完结。希望同志们同我们一道采取这种态度,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上号称懂得马克思,而实际上根本不懂马克思那样一些人的当。
1970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指示,同时发了这个批语。毛泽东这个批语就写在陈伯达等搜集整理的《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和《林副主席指示》上,题目是毛泽东在审阅这个批语的抄清件时加写的。
毛泽东的批语中所说的恩格斯的一句话是指恩格斯为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特政变记》德文第三版写的序言中评价该书的一句话:“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批示中毛泽东所提的陈伯达摘录的列宁的5条是指:一、“当你读到这些评论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是在亲自听取这位天才思想家讲话一样。”二、“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三、“马克思的天才就在于他最先从这里得出了全世界历史提示的结论,并且一贯地推行了这个结论。这一结论就是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四、“这真是多么天才的预见!”五、“在现代社会中,假如没有‘十来个’富有天才(而天才人物不是成千成百地产生出来的)、经过考验、受过专门训练和长期教育并且彼此能够很好地互相配合的领袖,无论哪个阶级都无法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毛泽东批示中所提的三次庐山会议,其中的第一次是指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在庐山先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八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原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的彭德怀,因向毛泽东写了一封对“大跃进”看法的信,而和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被错误地定为所谓的“反党集团”。
在毛泽东手稿中批示的“而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这句话的后面,还加括号写有一句:“陈伯达摘引林彪同志的话多至七(八)条,如获至宝。”中共中央转发《我的一点意见》时,删去了引号中的这句话。那么陈伯达摘录的林彪的8条讲话是什么呢?这些内容分别是:
一、1959年9月,林彪在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毛主席个人天赋很高。他理解力很强,无论读书的理解力,或对事物的理解力,从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都很强。他的头脑是非常清楚的,天资很高。”
二、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世纪的天才是马克思、恩格斯。20世纪的天才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会犯大错误。不看到这一点,就不晓得把无产阶级最伟大的天才舵手选为我们的领袖。”
三、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毛主席所经历的事情,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多得多。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是伟大的人物。马克思活了64岁,恩格斯活了75岁。他们有很高的预见,他们继承了人类先进的思想,预见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可是他们没有亲身领导过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像毛主席那样,亲临前线指挥那么多重大的政治战役,特别是军事战役。列宁只活了54岁,十月革命胜利以后6年就去世了。他也没有经历过像毛主席那样长期、那样复杂、那样激烈、那样多方面的斗争。中国人口比德国多10倍,比俄国多3倍,革命经验之丰富,没有哪一个能超过。毛主席在全国、全世界有最高威望,是最卓越、最伟大的人物。毛主席的言论、文章和革命实践都表现出他的伟大的无产阶级的天才。”
四、1966年8月8日,林彪接见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时的讲话:“毛主席是当代无产阶级最杰出的领袖,是最伟大的天才,有最高的革命责任感,最现实的革命精神。”
五、1966年9月18日,林彪关于把学习毛泽东著作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讲话:“毛主席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高得多。现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比得上毛主席的水平。”
六、1966年9月18日,林彪关于把学习毛泽东著作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讲话:“毛主席这样的天才,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毛主席是世界最大的天才。”
七、1966年12月16日,林彪《〈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八、1970年5月19日,林彪接见总政治部副部长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不能离开中心。中心就是太阳,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一切工作围绕太阳转。毛主席就是太阳。毛泽东思想就是太阳。”
毛泽东批判了陈伯达编选这个《语录》的唯心主义观点,讽刺这个“天才理论家”,连“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人的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是先天就有的, 还是后天才有的,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这样一些常识都不懂,提醒人们不要上骗子的当。在毛泽东批示中,毛泽东说这是他和林彪两人一致的意见,自然是从斗争策略上考虑,是为了稳住林彪。从毛泽东的批示中可以看出,在毛泽东看来,此前确实有人上了这个当,而上当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阅读马列著作。正因为如此,在9月6日的闭幕会上,在讲到高级干部读马、列的几本书的问题时,毛泽东特别强调指出:“现在不读马、列的书了,不读好了,人家就搬出什么‘第三版’(指恩格斯《路易·波拿巴特政变记》德文第三版写的序言。陈伯达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期间搜集整理的《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中,引用了恩格斯写的这个序言中的一句话:“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引者注)呀,就照着吹呀,那末,你读过没有?没有读过,就上这些黑秀才的当。有些是红秀才哟。我劝同志们,有阅读能力的,读十几本。基本开始嘛,不妨碍工作。”“要读几本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一讲读哲学史,那可不得了呀,我今天工作怎么办?其实是有时间的。你不读点,你就不晓得。这次就是因为上当,得到教训嘛。人家是哪一个版本,第几版都说了,一问呢?自己没有看过。”
毛泽东:我看他们的突然袭击,地下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有人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
在九届二中全会结束后不久,即9月18日,周恩来等给毛泽东写报告说:“现送上主席在1964年关于选读马、恩、列、斯著作的32本书的批示和目录。我们从中选了9本,又在毛主席著作中选了5本。”
周恩来等挑选的9本马、恩、列、斯著作是:《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5本著作是:《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于9月27日在周恩来等人送的报告上批语:“9本略多,第一次宜少,大本书宜选读(如反杜林论)。”反杜林论,即恩格斯的《反杜林论》。
11月6日,中共中央下发了经毛泽东审阅的《关于高级干部学习问题的通知》,《通知》中引用了毛泽东的上述这个批语,并指出,“最近,毛主席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又一次批示:党的高级干部,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挤出时间,读一些马、列的书,区别真假马列主义”。
对于林彪和陈伯达等人大力鼓吹的“天才论”,特别是对于上“天才论”当的这个教训,毛泽东非常重视。九届二中全会后,他又多次谈论。1971年3月15日在对一篇文章的批语中,毛泽东说:“我党多年来不读马、列,不突出马、列,竟让一些骗子骗了多年,使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在庐山闹出大笑话。这个教训非常严重,这几年应当特别注意宣传马、列。”1971年夏天毛泽东在南巡期间的讲话中,对这个问题讲得更透彻。他说:我看他们的突然袭击,地下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纲领的。纲领就是设国家主席,就是“天才”,就是反对“九大”路线,推翻九届二中全会的三项议程。有人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天才问题是个理论问题,他们搞唯心论的先验论。说反天才,就是反对我。我不是天才。我读了6年孔夫子的书,又读了7年资本主义的书,到1918年才读马列主义,怎么是天才?那几个副词(按:指“天才地、全面地、创造性地”三个副词)是我圈过几次的嘛。“九大”党章已经定了,为什么不翻开看看?《我的一点意见》是找了一些人谈话,作了一点调查研究才写的,是专批“天才论”的。我并不是不要说天才,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天才不是靠一个人靠几个人,天才是靠一个党,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天才是靠群众路线,集体智慧。
1970年9月6日,在庐山会议闭幕式的讲话中,当讲到庐山会议这场斗争,他们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时,毛泽东说:“庐山是炸不平的,地球还是照样转。极而言之,无非是有那个味道。他们认为,代表人民的标志就是要当国家主席。我在十几年以前就不当了嘛,岂不是十几年以来就不代表人民了吗?我说谁想代表人民,谁去当嘛,我是不干。你把庐山炸平了,我也不干。你有啥办法呀?”
针对这次庐山会议上林彪、陈伯达等人的阴谋活动,毛泽东大讲特讲了党内团结问题。在这一闭幕式的讲话中,毛泽东说:“不讲团结不好,不讲团结得不到全党的同意,群众也不高兴。”“所谓讲团结是什么呢?当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之上的团结,不是无原则的团结。提出团结的口号,总是好一点嘛,人多一点嘛。包括我们在座的有一些同志,历来历史上闹别扭的,现在还在闹,我说还可以允许。此种人不可少。你晓得,世界上有这种人,你有啥办法?一定要搞得那么干干净净,就舒服了,就睡得着觉了?我看也不一定。到那时候又是一分为二。党内党外都要团结大多数,事情才干得好。”
其实,毛泽东早已察觉了他们的阴谋,他对于叶群等人玩弄权术和攫取权力的企图非常愤慨。后来毛泽东在外地巡视时曾尖锐地戳穿了他们的阴谋,他说:“一句就是一句,怎么能顶一万句?不设国家主席,我不当国家主席,我讲了六次,一次就算讲了一句吧,就是六万句?他们都不听嘛,半句也不顶,等于零。”“名曰树我,不知树谁人?说穿了就是树他自己。”所以在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首先对林彪的“吹鼓手”陈伯达开刀,开始了对陈伯达的批判。
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后,陈伯达被隔离审查。1973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永远开除陈伯达的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陈伯达是林彪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判处他有期徒刑18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毛泽东对陈伯达的批判,可以说是批在陈伯达的身上,痛在“林副主席”的心上。林彪此时已清楚地意识到,毛泽东已看穿了他的用意,他在毛泽东心中已经“失宠”了,“和平接班”的愿望事实上已宣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