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 ” 的最后一根导火索
(2011-05-22 13:40:07)
下一个
“ 文革 ” 的最后一根导火索
高继民
1965 年 , 围绕着《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 在彭真和江青之间 , 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斗争。面对 “ 第一夫人 ” 的步步紧逗 , 彭真顽强地抗争着。然而这场争斗不仅是徒劳的 , 而且直接引发了惊天动地的 “ 文化大革命 ”。
“ 流动哨兵 ” 锁定《海瑞罢官》
1964 年 7 月 , 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彭真为组长的 “ 中共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 , 彭真意识到这是一桩苦差事 , 不好干。
1963 年 12 月 12 日 , 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上批示 :“ 各种艺术都是死人统治着。戏剧部门的问题就更大了 …… 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 , 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 岂非咄咄怪事 ! ” 1964 年 6 月 27 日 , 他又作了一个批示 :“ 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 ( 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 ), 十五年来基本上 ( 不是一切人 ) 不执行党的政策 , 做官做老爷 , 不去接近工农兵 , 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 缘 ,”
彭真虽然对毛泽东的判断不敢苟同 , 但又必须贯彻 , 这显然十分为难。更令彭真头疼的是那个当时在党内外元一官半职的江青 , 她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 , 拿着毛泽东的两个批示当尚方宝剑 , 扣帽子 , 打棍子 , 今天批这个 , 明天骂那个 , 把文化界甚至意识形态领域搞得乌烟痒气 , 人人自危。
江青说她是文化战线上一个小小的 “ 流动哨兵 ” , 京剧《海瑞罢官》就是她在 1962 年 7 月 6 日发现的 “ 存在着严重的政治错误 ” 的 “ 大毒草 ” ! 她当即找有关部门负责人 , 提出要批判《海瑞罢官》 , 遭到拒绝。 后私下找到北京的一些 “ 笔杆子 ” , 欲先批后奏 , 又未能如愿。
彭真刚就任五人小组组长 , 江青便找上门来 , 要彭真组织批判《海瑞罢官》 , 还向彭真提供了一些包括吴晗在内的所谓 “ 坏人 ” 的名单 , 要一块批。
“ 我看《海瑞罢官》没什么问题 , 吴晗这个人我了解 , 政治上很可靠。 ” 彭真一口回绝 。
彭真之所以敢理直气壮地肯定《海瑞罢官》 , 是因为他知道毛泽东提倡 “ 海瑞精 神 ” 。
1959 年 4 月 , 毛泽东在上海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 , 号召全党同志要讲真话 , 并特意提出要大家学习明朝宰相海瑞刚直不 阿 的精神。后来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术把毛泽东这个意思告诉了吴晗 , 鼓励他写海瑞。吴很快就写出了《海瑞骂皇帝》等文章。这年下半年 , 吴晗将海瑞的故事改编成历史剧《海瑞罢官》。北京京剧团于 1961 年初公演。
有关海瑞的文章和京剧 , 一面世就受到了读者和观众的欢迎。提倡 “ 海瑞精神 ” 的 毛泽东在看了京剧《海瑞罢官》后 , 也说好。
1964 年 9 月 , 彭真来到杭州向毛泽东汇报了当前学术界的情况 , 并坦言 :“ 江青搞京剧改革是有成效的 , 但她对文化界、学术界和历史界的看法太偏激 , 吴晗在政治上和我们党靠得很紧 , 没发现他有什么问题 。
大家都觉得江青有点左 , 而且喜欢强加于 人。
毛泽东笑着说 :“ 我也不赞成她信口开河 , 她是她 , 我是我 , 她并代表不了我。 ” 最后毛泽东就学术批判的事对彭真说 :“ 这是你份内的事 , 由你决定 。”
听毛泽东这样说 , 彭真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回到北京 , 就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遏止学术批判随意政治化、随意点名批判的措施 , 一度紧张的空气缓和下来了。
不料江青见在北京施展不开拳脚 , 便采取迂 回 战术 , 南下上海。
彭真出台《二月提纲》
1965 年 2 月起 , 江青频繁活动于北京 上 海之间 , 秘密组织批判《海瑞罢官》的文章 , 目的是打北京市委 , 给彭真来个措手不及。
江青要搞的批判文章是想让读者明白 , 吴晗 1959 年写有关海瑞的文章时 , 就 “ 未卡先知 ” , 要为发生在 1961 年的 “ 单干风 ” 和 1962 年的 “ 翻案风 ” 喊冤叫屈。
就这样 , 江青等人历时八个月 , 十易其稿。精心炮制的 “ 重镑炸弹 ” 史剧〈海瑞罢官 〉 ( 以下简称《评》 ) 于 1 0 965 年 11 月 10 日在上海 “ 基地 ” 发射 , 直轰北京。
《评》一发表 , 立即掀起轩然大波 , 先是华东六省一市 , 尔后是全国其它省市的党报纷纷转载。思想文化界陷入空前混乱之中。
地方报纸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的副市长 , 彭真事先不知道 , 连主持中央一线工作的政治局常委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被蒙在鼓里。彭真厉声责问张春桥 “ 上海市委的党性到哪里去了 ” ?1967 年 4 月 12 日 , 已大获全胜的江青在 - 次讲话中得意洋洋地透露 了她在上海组织批判《海瑞罢官》的内幕 :
当时彭真拼命保护吴晗 , 主席心里是很清楚的 , 但就是不说明。因为主席允许 , 我才敢于去组织这篇文章 , 对外保密了七八个月 。…… 因为一叫他们知道 , 他们就要扼杀这篇文章了。
那几天 , 彭真坐卧不安 , 他连续召开座谈会 , 征询意见 , 通过摸底 , 彭真得出结论《评》 不得人心。他下令 :“ 北京各报一律不准转载姚文元的文章 ! ”
北京各报顽强对抗至第十八天 , 彭真突然接到周恩来的电话 , 要求北京各大报刊立即转载姚文元的文章 ! 原来 , 毛泽东见《评》 文公开发表后北京各报毫无动静 , 十分震怒 , 便下令出单行本 , 全国发行。彭真听说后心里 “ 格登 ” 一下 , 怪不得江青这么有恃无恐。
1965 年 11 月 29 日、 30 日 , 北京各大报纸先后转载了姚文元的文章。 27 日 , 在巨大 的压力和彭真的劝说下 , 吴晗违心地写了《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 , 刊登在《北京日报》显著位置上。
江青发射的 “ 重镑炸弹 ” 终于在北京 “ 全面开花 ” 。在江青进一步的鼓动下 , 全国各地的 “ 批判家 ” 纷纷跟进 , 毛泽东要求彭真向上海的同志学习 , 把批判《海瑞罢官》的斗争引 深一步。
还要往哪里引 ?
1965 年 12 月 22 日 , 毛泽东向前来杭州 汇报工作的彭真揭了 “ 密 ”:“ 姚文元的文章 , 好处是点了名 , 但是没有打中要害。要害是‘罢官 ' 。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宫 ,1959 年我 们罢了彭德怀的宫。彭德怀也是海瑞 。”
彭真感到事态越来越严重 , 他郑重地对毛泽东说 , 根据调查 , 吴晗同彭德怀没有联 系 , 《海瑞罢官》同庐山会议没有联系。毛泽东说 , 吴晗的问题两个月以后再作结论。
1966 年 2 月 3 日 , 彭真根据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的意见 , 在北京召集了文化革命五 人小组会议。会上 , 彭真不顾康生的反对 , 要求今后的学术批判不要提庐山会议 , 不要谈 《海瑞罢官》的政治问题 , 学术批判不要过头 , 要慎重。彭真的意见得到了其他同志的一致 赞同。会议形成了《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关于 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 ( 亦称《二月提纲》 ) 。
毛泽东看了《二月提纲》后没有表示不同 意见。 2 月 12 日 , 经在京的政治局常委讨论通过 , 《二月提纲》就以中央的名义下发全党。
很明显 , 《二月提纲》是想将这场大批判尽量加以限制 , 以避免发生成为严重的政治斗争 , 避免引起更大的社会混乱。
《二月提纲》出台后 , 文化学术界人士都松了一口气。全国的大批判热潮立即缓和下来。然而 , 彭真不敢有丝毫怠慢 ,2 月中旬 , 彭真离开万事缠身的北京 , 前往四川视察工作。
彭德怀婉拒彭真
1966 年 2 月中旬 , 彭真出现在成都永兴巷 7 号。这里住着已被 “ 罢官 ” 的前中共中央 政治局委员、国防部长彭德怀 , 当代 “ 海瑞 ” 。
1962 年党中央开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 对在 1959 年反右倾以来被错误批判、打击的干部和群众进行了瓢别平反工作。但彭德怀不仅没得到平反 , 反而在七千人大会上再次受到了批判。
满腹委屈的彭德怀听说后悲愤难平 , 不得不进行申述 , 分别于 1962 年 6 月 16 日和 8 月 22 日向毛泽东和党中央交了两封长长的申诉信 , 再次请求中央对他所犯错误进行全面查。
彭德怀的信不仅于事元补 , 反而激怒了毛泽东 , 加上江青等人危言耸听 , 推波助澜 , 毛泽东对彭德怀误会加深了 , 对吴晗写《海瑞罢官》的动机也产生了怀疑。
深知彭德怀刚烈秉性的彭真 , 怕他受不了《评》的刺激 , 又生出事端 , 使好不容易缓和下来的局面前功尽弃。所以彭真不远千里来到成都。
彭真向彭德怀介绍了吴晗的情况 , 然后郑重其事地对彭德怀说 :“ 现在不是吴晗一个人的问题 , 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 而是牵扯到一大批人。所以我这次来是想请你配合一下 。” 第一、建议你辞去三线副总指挥的职务 , 从此埋头一些室内的研究工作 , 不再出头露面 , 这样可以减少目标 , 少引起别人的注 意 ; 第二、我劝你向毛主席再写封信 , 收回你的申诉书 , 把自己的功过是非留待后人去说 , 你服从党的决议就是了 ; 第三、你向中央写个报告 , 实事求是地说清楚你和吴晗的关系 , 帮助我们解脱你和他的关系 。”
听完彭真的建议 , 彭德怀激动地说 :“ 彭书记 , 我是准备忍辱负重的 , 也准备委曲求 全。但我这个人你知道的 , 宁可让别人把我打倒 , 自己绝不倒下。第三条我可以照办 , 我不能让吴晗同志无辜受牵连。第一、第二条 我坚持立场 ! ”
彭真这才明白他和毛泽东之间的历史误会有多深 ! 就在彭真在四川视察期间 , 从北京不断传来 “ 坏消息 ”: 吴晗已到京郊搞社会 主义教育运动 ; 《二月提纲》有问题 , 是大毒草 …… 联想到这些天来报纸上、广播里的大批判语气越来越激烈 , 调子越来越高 , 彭真感觉到 一 种不祥之兆。
彭真倒台引发十年 “ 文革 ”
1966 年 3 月 6 日 , 忧心忡忡的彭真回到北京 , 立即拨通毛泽东在武汉住所的电话 , 可 一接通马上就被掐断 , 反复多次都是如此 , 这在以前还从没发生过。
还未等他缓过劲来 , “ 电话事件 ” 又给了 他重重地一击。
3 月 11 日 , 为了搞清北京的动向 , 张春桥派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长杨永直到北京就 《二月提纲》中的一些问题 , 请教了中宣部副部长许立群。许立群当即请示了彭真并作了记录 :许 : 杨永直问 , 学阀有没有具体对象 , 指的是谁 ?
彭 : 学阀没有具体指什么 , 是阿 Q, 谁头上有疤就是谁。
许 : 杨永直间 , 上海要批判一批坏片 , 包括《女跳水队员》。行不行 ? 因为有大腿。
彭 : 你去问张春桥、杨永直 , 他们游过泳没有 ?
许 : 杨永直问 , 重要的学术批判文章要不
要送中宣部审查 ?
彭 : 过去上海发姚文元的文章 , 连个招呼都不打 , 上海市委的党性到哪里去了 ?
第二天 , 许立群把彭真的答复用电话告诉了杨永直。正在上海搞 “ 座谈会 ” 的江青得到消息后 , 马上将此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听说后大怒 ,3 月 28 日、 29 日、 30 日 , 毛泽东在杭州与康生、江青等人的谈话中严厉批评 了北京市委和中宣部 , 说他们包庇坏人 ; 说 《二月提纲》是混淆阶级界限 , 是非不分 , 是错误的 ; 说北京市针插不进 , 水泼不进 , 要解散北京市委 ; 说吴晗是学阀 , 上面还有包庇他们的大党阀 ! 要求彭真就 “ 电话事件 ” 向中共上海市委道歉 !
4 月 16 日 , 毛泽东在杭州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 , 讨论了彭真的问题 , 决定撤消原来的 “ 文化革命五人小组 ” , 重新设立 “ 文化革命小组 ”。
4 月 28 日、 29 日 , 毛泽东再次对彭真和北京市委进行严厉批评。
在 1966 年天安门的 “ 五一 ” 庆典上 , 往年主持庆典的彭真消失了。
江青却春风得意 , 一路高歌猛进。
自 2 月份以来 , 彭真与江青围绕着学术大批判的斗争巳呈白热化。
1966 年 2 月 3 日 , 彭真五人小组开始紧急制定了《二月提纲》时 , 江青则在上海紧锣密鼓开 “ 座谈会 ” , 要搞出个与《二月提纲》分庭抗礼的 “ 东西 ” 。
江青搞的这个座谈会世所罕见。她求助军队请出了林彪 , 江青要借林彪以壮声戚 , 林彪求之不得 , 一拍即合。于是乎 , 一场只有江青一人 “ 谈 ” 四名军队干部只准 “ 洗耳恭 听” , 主要是看电影 , 看戏 , 看中谈、谈中看的 “ 座谈会 ” 在上海开谈。就这样说说停停 , 停停说说 , 拖拖拉拉前后历时十八天 !
2 月 20 日 , 军队的四位同志将江青断断续续 , 零零碎碎 , 东拉西扯 , 颠三倒囚的谈话 内容整理成《汇报提纲》。江青看后十分不 满 , 她要求陈伯达、张春桥、姚文元参加修改 充实 , 前后八易其稿 , 认三千多字增至一万多字。
毛泽东对江青搞的《汇报提纲》偏爱有加 , 亲自修改了三次。后经林彪之手 , 形成了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在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3 月 23 日 , 当这份虽然还是打印稿 , 但经 “ 毛主席亲自修改 ” , “ 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 ” 搞的《纪要》展现在彭真面前时 , 他明白 了 : 《二月提纲》夭亡在即。
4 月 10 日 , 处境艰难的彭真履行着他中共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的职责 ,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 , 将《纪要》作为中共中央的红头文件印发全党。
《纪要》既出 , 《二月提纲 》 则亡。谁也没料到 , 撤消《二月提纲》的通知 , 宣告了中国一个惊天动地时代的到来。
1966 年 5 月 4 日至 26 日 ,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在中共历 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会议对彭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 , 还将他和原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 ( 因所谓 “ 窃听器事件 ” 蒙冤 ) 、刚挨批判不久的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捆在一起批判 , 打了个 “ 彭罗陆杨反党集团 ” 。这次会议最具标志性的 “ 成果 ” 就是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 , 即著名的《五一六通知》。该《通知》是由陈伯达、康生、江青 ; 张春桥、姚文元等十 人 组成的文件起草小组起草 , 毛泽东亲自定稿的。 《通知》向全党全国宣布 : 中国共产党要开展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
《通知》下达之后 , 彭真被停职 , 三个月后被撤职 。
被解职后的彭真身陷囹国十三载 , 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 1979 年 1 月才得以恢复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