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太平岛 2005年10月以来,台湾当局开始在南海地区的太平岛修建机场。此举不但引发附近国家的抗议,在岛内也是颇有争议。在各种考虑的背后,台当局想通过太平岛贯彻自己的大南海战略企图最值得关注。
台军突然决定建机场 台湾《时报周刊》报道称,2005年10月开始,台陆军征询未婚、没有家累、具有建筑、土木或做过粗工经验的志愿兵、士官干部和士兵,问他们是否愿意调至陆军第6军团53工兵群工3营服役,执行代号“太平专案”的机密任务。参与该任务的条件很优厚,除增加薪水外,还可以每3个月休假1个月,1年可连休3个月。“太平专案”的内容就是在太平岛建机场,工期预计1年,机场跑道总长度至少1135米,整个工程预计2006年12月底竣工。
《时报周刊》分析说,1135米长的机场跑道,基本上无法起降战斗机,加上这么远的距离,台湾现有战斗机至多只能飞单程,战略价值很低。因此,国民党、亲民党籍的“立法委员”纷纷抨击军方建机场是为了讨好陈水扁。2005年9月16日,陈水扁曾扬言,最大的愿望是到“最南端”的太平岛。如果坐军舰去,来回要4、5天,时间太长。
但是,有证据表明台湾军方此次突然修建工事,其中一个动因确实是针对大陆。2005年7月,台“国防部长”李杰曾召开会议,研究所谓“解放军舰艇频繁在太平岛周边海域出现”问题,其中包括几艘主力舰艇。而修建机场极可能是该次会议的一项“成果”。但对于有关外界十分重视的所谓借此在南海地区建立“潜舰伏击区”的说法,目前仅止于台湾媒体的猜测,从实际角度考虑,可能性和必要性反而并不高。
台军当初为何撤离 “太平岛”名称的由来有一段来历。1946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收回南沙群岛主权时,海军上校姚汝钰率“太平舰”、“中业舰”等四艘军舰在该岛重立碑牌,并以接收舰队的“太平舰”命名。1950年国民党军队被赶海南岛,设立在那儿的海军“南沙管理处”部队乘“中胜舰”把太平岛上的人员物资装备撤回左营。菲律宾民众则进入太平岛及其它诸岛大肆盗采磷矿。
1956年6月6日,蒋介石政权先派“立威支队”开赴当地驱离菲国军民,7月11日再派“威远支队”和陆战队重返太平岛戍守,组建“南沙守备区”,派一营海军陆战队在该岛担任守备。为进一步强化“主权”宣示,1990年台湾“内政部”登岛设立“南疆锁钥国界碑”。
同年,台“行政院”指示高雄市政府成立管理委员会,接管太平岛,并设立了编号为819的邮政编码。1992年台“内政部”增设南沙群岛“收复照壁”,以证明南沙群岛历史上是中国领土。
1999年,当时的“国防部长”唐飞宣布从太平岛撤军,改由海巡部队接防,2000年具有海上警察性质的“海巡署”成立后,专门设置“南巡局南沙指挥部”,在岛上派出百余名海巡人员。台海军气象中心在太平岛设立南沙气象站,有5名官兵。
☆
台军在太平岛上布置的临时重机枪阵地
台军内部反对重新驻军 台军内部对太平岛的驻军意见一直有很大分歧。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军方内部进行的有关太平岛战力评估报告指出,太平岛在军事上有以下问题:一是地形不适合防守作战:虽然太平岛在南沙群岛中最大,但地形平坦易攻难守。二是气候不好:地处热带,咸、湿度高,武器部件极易故障,不适合部署导弹等精密武器。三是物资运补能力差:太平岛属于珊瑚礁区,一般舰艇无法靠泊,需使用两栖人员运输车进行运补,补给量小又费时。考虑到太平岛距离本岛太远,台湾控制该太平岛也无法确保控制南海水道,而如果遭到攻击更难以有效救援,但为了强调拥有“主权”又必须固守,台军一度评估该岛在战略上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近几年来,台军对是否要重新驻军太平岛的出发点逐步转到大陆身上。主张撤军者强调,两岸都没有在太平岛进行兵力投射的能力,都无法掌握该地区制空权,即使解放军攻下也一样守不住,如果重新驻军恐怕也会引发周边国家议论。而且太平岛也不属于美日协防台湾的范围,东南亚国家与大陆关系良好,万一两岸在太平岛发生冲突,国际局势不一定对台有利,届时如何处理岛上人员会相当棘手。
“重新驻军”派却声称,“攻敌不守”是胜负的关键,尽管军事上无法固守,但可以通过政治手段解决,而支撑时间越久等待国际声援的机会就越大,因此必须恢复驻军。
地理位置重要 岛上种满木瓜 太平岛位于南沙群岛西北部,堪称“南海心脏”,距解放军驻守的西沙群岛约400海里,距台湾本岛的高雄市860海里,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约440海里,距马六甲海峡东口的新加坡仅54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另外,太平岛在航道安全、海难通报、南海气象监测、国际飞航情报等方面都有价值。平时可作为渔业基地,并为过往船只提供各种航行服务,战时则可作为舰艇活动基地和中继站。
太平岛主要由珊瑚礁组成,古称“黄山马礁”,岛呈长梭形,东西长约1360米,南北宽约350米,面积约0.443平方公里,基本相当于2座大型综合运动场的规模。
太平岛的沙滩很不错,遍布红白相间的细砂,主要成份是珊瑚和碎屑,红砂是红珊瑚碎裂而成,白砂是碎贝壳。
该岛也是南沙诸岛中唯一有淡水来源的岛屿,这里有肥沃的黑褐土壤,林木遍布,椰树、木瓜和香蕉相间。
台湾军事专家曾经实地考察过,认为当地可长期驻军,规模最高可达两个连,具有其他南沙诸岛都无法比拟的生存优势。
☆
太平岛地理位置示意图
太平岛背后的关键问题 太平岛背后更重要的问题是南沙群岛主权争议。近年来,南沙群岛不但因地理位置,更因其蕴藏丰富的资源而备受注目。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也纷纷采取行动,企图抢占南沙岛礁。
目前越南占据的岛礁最多,有28个;菲律宾占据9个;马来西亚占据3个。而台湾当局尽管控制的量不大,但所掌握的太平岛则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
当然,南沙地区的多数岛屿是珊瑚礁,经常随涨潮退潮而浮浮沉沉,真正能派驻人员不多。在为数不多的永久岛屿上,各国纷纷建筑工事,用以宣示主权。
正因为如此,台“外交部”曾在1月初要求东盟各国尽早同意台湾加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机制,正视台南海诸岛“主权声索国”之一的地位。因此,台湾重视太平岛的主要意图可能更侧重在政治和“外交”上。
★ 历史:两岸曾经共守南海 历史上,台海两岸的中国人虽有诸多矛盾,但即便在严重对峙时期,台海两岸在南海诸岛的归属上均坚持中国对其拥有主权的立场。两蒋主政台湾时期,两岸甚至在太平岛有过“默契的合作”。
1974年,南越武装侵占西沙群岛。1月19日,中央军委急调东海舰队4艘军舰赴西沙。由于台湾海峡长期被台军和美国第7舰队控制,以往解放军舰艇来往于东海与南海之间,都要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以避免引发摩擦和冲突。此次因军情紧迫,解放军军舰奉令直接从台湾海峡通过。台军在蒋介石“西沙战事紧”的指示下,不仅没有开炮,还打开探照灯方便解放军舰队顺利通过。
1988年3月,大陆海军舰艇在南沙赤瓜礁海区对侵占赤瓜礁的外国海军进行反击作战,解放军曾在太平岛停留一周补充粮食饮水。当时台湾“国防部长”郑为元公开表示,“如果再发生战争,国军将助共军抗战”。1993年,台湾当局制定“南海政策纲领”,明确提出要坚定维护南海主权,“国防部”有关官员表示,“不排除与大陆合作开发与管理南沙”。
链接:岛上台军生活枯燥 从1956年到1997年,台军在岛上驻有约120人的海军陆战连队,配备M2HB重机枪、博福斯40毫米速射炮、“小槲树”防空导弹等武器,火力在该地区堪称第一。
台军还在岛上修建了环岛防御工事和楼房,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防御体系,太平岛还是台军陆战队两栖登陆演习的重要场所。
该岛原有一小型码头,但在1977年时因台风而毁损,此后不重建,补给舰队每半年去一次,运补时改以坦克登陆舰将两栖战车送到近海,再让战车把补给品运到岛上。因为岛的面积小,岛上台军生活很枯燥,几乎每天都在保养装备与钓鱼潜水中渡过。
1997年后,台湾当局在李登辉的强力压制下,为推进与东南亚国家所谓的“实质邦交”,将这一战略要地的防务转交没有多少武器装备的“海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