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头陀

弘法 为家务 利生 是事业 誓作地藏真子 原为南山孤臣
正文

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宗教。

(2008-09-23 20:28:16) 下一个
儒释道: 中华传统文化。

佛教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不是一般的宗教, 而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智慧教育。

70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能够拯救21世纪人类劫难,只有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和大乘佛法。”

佛教是觉悟者对众生的教化,也可以说,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慈悲、智慧、至善圆满的教育。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

欧阳竟无先生讲得很好,“佛教不是哲学,不是宗教,佛法就是佛法,佛法是为一切众生所必需”。从佛教寺庙来看,寺庙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机构。释迦牟尼和我是师生关系,我和菩萨是同学关系,菩萨是佛最早的学生,我是佛现在的学生。因此,菩萨是我的学长。和尚是亲自教导我,直接给我上课的老师。

佛教寺庙里没有一样不是教学。佛前供的那杯水,是表法的,水是干净、清净的,能代表我们的心,要像水那样清净、平等。佛前供的花代表因,开花后就要结果。佛前供有果,水果佛是不吃的,是用来教我们看到“果”时,就使我们想到要“希望能得到什么样的果报,自己就该修什么样的因。”所以,佛门的一切设施,供养,都是在提醒自己,教育自己,佛教的教学方针是彻底破除“迷信”,佛门常说:“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破迷开悟”是因。“离苦得乐”是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佛教的教学方针就是破除自己的分别,执着,贪、嗔、痴、慢、迷惑颠倒,启发自己真正的智慧。无量寿经上讲“佛教是圆满地帮助我们解决众生一切苦难的问题,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这就是佛教在我们世间的教学目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