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高能”多半系现代欧美教育的一大特征 by赵 伟 "纪念先师刘天怡先生"
(2014-07-13 05:57:41)
下一个
excerpt...
\r\n“低分高能”多半系现代欧美教育的一大特征。1988年初到英国留学,了解到那些世界级的名校,许多主干课的学生及格率大多仅有六、七成。考60分以上算高分了。一位在曼大农业经济系刚拿到硕士学位的中国同学告诉我,他的平均分数只有60来分,居然属于“特优学生”(distinguishedstudent)。现在回头来看,刘先生是在按照西方教育的标准选材,真正坚持了“宁缺勿烂”的理念。实际上那年报考刘先生外国经济史的其他几位考生考得更惨,得了零分的就有好几位,其中不乏“老三届”大学生!而今见识多了,有一日忽然感悟到,一所大学的好坏,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就看它的淘汰率。国外名牌大学,招生原本就是百里挑一的,学习期间淘汰率很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期修完课程,按期毕业。我们的大学,大凡考进来的人都得毕业,考试给80多分都嫌低,非得90分以上才过瘾。看看毕业生的能力,真正的“高分低能”!读研和先师熟识了,有次去先师家里上课后闲谈时我曾试着问过,何以当初给了我第一?先师说,看了你的答卷,感到思路很畅,两个小时写了8个page,论述题推理有创意,有创新潜力。现在看来,先师是在按照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选材。培养创新型人才,恰是西方教育的圭臬。就这个视野回头来看,兰州大学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辉煌,以及“后文革”早期的辉煌重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像刘先生这样一批接受了西方教育的老“海龟”们的“文化移植”。他们把现代西方教育理念带来西北高原,种植在兰大,继而进行了坚持不懈身体力行的试验与推广,由以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兰大学人风格,以及朴实无华的兰大人学风。没有他们那一代人的这种“文化移植”,多半就不会有兰大在海内外高校中的影响力的。
\r\n(作者系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