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英语复习方法 zt

(2008-11-19 08:49:40) 下一个
作者:海天教育 文章来源:sina   2009年英语复习详细计划
1.词汇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完形填空部分
对策:2分钟快读全文,2、整体观,要瞻前顾后,先易后难。3、核对全文,核对的意义不是第二次重做,而是要检查前后是否贯通,内容是否含糊矛盾,再从语法角度仔细权衡,以便弥补疏漏。 4、对于个别难度较大的选项,这种选项往往是同义词语,不容易辨别,则要凭第一感觉,这和胡猜是两码事,用语感在做选择
4.阅读理解和翻译  A部分:理解准确率和阅读速度矛盾,克服如下4种不良习惯:
1.朗读或默读没有视读快。2.指读。用手指 3.查读。查词典,4.译读。不能使英语直接产生意义,要译成母语 
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细读、略读、寻读。
阅读理解的对策  1.先看题目还是先读懂全文再做题,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考生记忆好,文章较容易可采用先快速读懂全文再做题的方法,碰到较难文章先看题后阅读全文。看题目不要贪多,由于人的暂时记忆能力有限,一般看一至两题就可。
3.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以及构词法、提示词(如is called,推测出意思。
4.抓住关键词汇。
B部分:选择搭配题,是阅读和完型题空题的变种。考查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 文章结构。本部分的内容是一篇600词的文章,五段空白,后有6-7段文字,选择能分别放进文章中5个空白处。 
C部分:英译汉短文划线部分翻译:
1.长,复杂。2.单句会有较难分辨出确切意思的词。3.科普文章,句式正式,使用被动语态,
词性转换法、增减词法、正义反译、反义正译法、被动译为主动、定语从句的译法、长句的顺译、逆译法,拆译等等。但孤立地运用某一技巧是行不通的,往往是需要综合运用的,宗旨是要符合两个“忠”字,原文意思,汉语的表达习惯。
5.写作  100字左右的应用性短文,常见模式,背诵经典的套话,注意词句的多样性的训练。B节:历年题型有“命题作文、图表作文、图画作文”。
对于语言准确化,词句多样化是第一位的,
结构清晰化,内容简单化是第二位的。!!!

1.合理安排时间。审题2至5分钟,组织关键词,联想平时钻研过的相关文章体裁的思想、句型、词汇2-5分钟;起草25分钟左右,修改5分钟。
2.卷面必须整洁。  3.确保有时间修改至少一次。  
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9.2-2009.5)  1) 把大纲提供的词全部掌握    2) 精读2002年到2008年的真题,3) 解决自己的薄弱点。
4) 每天都读3-5篇英文报纸短篇。

【三大复习误区】
误区1:大量词汇 只需要将限定的考研词汇研究。
误区2:模拟题  X。应当把历年真题作为复习材料。
误区3:一味追求考试技巧

6月-7月 深入强化,攻克技巧
1.每天坚持分析五到十个难句,英语和汉语的互译,
2.每天背诵一篇,早上大声朗读,睡前默写文章,摘抄重点句型的结构,反复的临摹和翻译,每天至少用背过的句子来创作。

5. 利用最后五天时间,打乱顺序再背诵一遍,注意查漏补缺整理难词本。这次记忆绝非可有可无,而是防止很多考生因为坚持背诵一本词汇书,虽然倒背如流但是其实只记住了单词在书上的位置。最后要强调的是,这六十天中间不可有大的间隔。如果连六十天都坚持不下来的同学是很难坚持到考研最后阶段的,不如趁早放弃!

8-10月 专攻模拟题,二轮复习单词  

1.分成不同的题型的专项训练,包括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论据论点题,推理题,并熟悉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每天用宏观语篇分析法来分析文章,包括训练抓住文章中心和段落中心的能力,也就是寻找上下文反复重复的主题词,包括分析段落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的能力,宏观分析段落的结构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作者的批判和褒扬情感的能力。

2.具体安排:平均两天模考并仔细研究一套历年真题。
11-12月 查漏补缺,挑战模拟

1.重点熟悉难句,特别是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分词状语,独立主格,动名词短语,倒装句。
2.重点熟悉四种阅读新题型,包括七选五题,排序题,标题选择题,然后总结技巧,熟悉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12-1月 背诵作文 模拟考场
在考前剩余的一个月里,考生应该前几个阶段的复习情况来调整计划,有重点地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比如大纲中的新单词、完型填空、长难句,小作文等等。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阶段,考生应保持信心,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以100%的旺盛精力去迎接考试。
1.每天做一套模拟题,然后查看答案,并总结一套纠正错误的笔记本,把做错的选项和误解的词汇摘抄下来,并且整合阅读的思路和技巧,反复强化文章的阅读的技巧。
2.前十五天背诵小作文,后十五天背诵大作文,而且重点背诵两套万能级的文章的模板,包括积极有利型的模板,批判危害性的模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