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经济的新趋势与全球经济的选择... zt

(2011-06-16 15:23:20) 下一个
富士康从深圳搬到了成都和郑州,中国的农民工兔年新年过后平均工资上涨了30%-50%,创历年工资涨幅之最,中石油中石化的汽柴油价格即将面临再次上调,再创历史新高,中国政府强势出击“新国八条”打压房价,发生在中国的这些事,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过去三十年,众多的外资企业囤积于东南沿海,尤其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纺织服装和电子信息产业,更是实现了全球大转移,因此便有“东莞堵车三个小时,全球电脑涨价10%”之说,而后来,此说的主角又从东莞换成了苏州(昆山)。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产业向中国积聚的原因,无非是中国有着全球最庞大的廉价劳动力队伍,东南沿海最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以及中国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不能不从现实的变迁中敬佩老祖宗的经验之谈。三十年后的今天,富士康的“13跳”改变了中国这种格局,被迫西迁的浪潮从此拉开序幕。一批又一批的加工企业不断西迁,外资的内资的,如潮涌一般。企业的迁移,带动了劳动力的迁移,于是民工荒便出现了。民工荒,还不仅仅是缺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多人口的大国,如果说缺人,那听起来就真的成了天方夜谭。用一句当下政府最时髦的说法,叫做结构性短缺。什么叫结构性短缺?这里的含义有两条,一条是地区生活成本的差异造成了民工流动趋势的变化,沿海地区持续暴涨的房价,带动整个生活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迫使民工向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和地区迁移;另外一条的含义,便是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民工需求的地区性变化。“打工还是家乡好,工资福利也不少”的口号,不知道打动了多少农民工的心,滞留了多少农民工本想南下的脚步。然而,西迁后的富士康,真的就能保持原来在深圳的竞争力吗?众所周知,加工业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加工业,关键一个就是“快”字,交货周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了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这就是深圳的优势,东莞的优势,也是苏州的优势。但是,来到了成都和郑州的富士康,还能够保持当年的节奏吗?用千里迢迢来形容内地富士康们的工厂和他们客户之间的距离毫不为过。而中国不断上涨的汽柴油价格,加上不知何年才是尽头的收费公路,无论从时间上来讲,还是从物流成本上来讲,都不可与沿海相提并论,况且,这“工资福利也不少”的成本增加,以及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开始加速直追一线城市的现实,能让这些西迁企业在西部支持多久,都成了未知的问题。中国的变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2011年下半年开始,全球通胀的蔓延。中国企业成本的增加,不可能不体现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之中。以中国廉价产品来维持全世界人们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们美好生活的时代,随着富士康们的西迁,随着中国农民工的调薪,随着中国房价的不断上涨,随着中国各种能源和资源价格的不断上升,从此一去不再复返了。全球通胀的后果,就是迫使实行低利率政策的欧美国家被迫升息,而升息的结果就是收紧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大幅度降低大宗商品的价格,从而加速热钱从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的股市和房市回流,刺破这些国家的资本泡沫。大潮即将退去,裸泳何人即将知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