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是一种境界

小孩问俺:叔叔糊涂,1+1都不知道是几!是啊,1+1到底是几呢?
正文

被技术性击倒的希拉里

(2008-07-23 18:39:32) 下一个


民主党初选结束了,希拉里以很微弱劣势败北,让无数人为她惋惜流泪。虽然玻璃天花板没有捅破,但是美国出现女总统、少数族裔总统的日子不会太远,这是美国政治的一大进步。一些文章已经列出了她败北原因,本文从另外几个角度说说。

1.性别和种族。这是这次民主党初选引人注目的地方,虽然旁边有一众白男环绕,一黑男一白女成为最主要竞争者。从两人对待性别和种族的策略上看,希拉里败在没有跳出性别设下的陷阱。现今社会,一个职位理论上没有性别一说,如果女性感受到歧视和不公,也不是因为制度上的不公。相反,美国的政府、大学以及很多大企业等还对女性及少数族裔的雇员比例加以规定。对于普通女性来说,十月怀胎已经是伟大而艰辛的事情了,之后在家庭生活中又要扮演重要角色。人的精力有限,家庭责任承担多一些了,社会责任无形中就要少一些,这也是女性自我保护的一个方面。当然如果女性真的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在社会上扮演重要角色,赖斯、默克尔、奥尔布赖特、吴仪等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但是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就越要跳出性别的陷阱,不要为了女性而女性,为了砸玻璃却心中总有玻璃天花板。看看希拉里,从一开始就高喊:如果我成为总统,将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总统。这虽然让众多女性为之疯狂,产生无数铁杆的支持者,但是同时也把希拉里的选举的重心弄偏了。从希拉里最后的告别词来看,她仍然没有跳出这个陷阱,仍然认为美国的总统宝座是有性别的,这将会误导后来的女性总统候选人。反观黑小子,在整个竞选中从没有主动刻意的提及自己的种族,说明他对总统职位的认识是清醒的:联合尽可能多的人做些事情。媒体根据选举结果三番五次的问及是否种族起作用,他回答的都比较模糊,最后莱特牧师的事情实在躲不过了,才出来发表了一个超越种族思想的演讲。很明显,他知道种族也是一个陷阱,他自己不愿意落入这个陷阱。

2.辩论和作秀。这次民主党初选一共有22次辩论,希拉里在几乎每一次辩论中都发挥出色,其聪明才智让人佩服,让其他的白男黑男都大为失色。这也是后来希拉里一再要求奥巴马参加辩论的目的:以其之长攻彼之短。奥阵营看出了其目的而加以拒绝,没有落入圈套。但是辩论的核心作用是让选民分清几个候选人的不同,从这个上来看,奥已经完成了任务:即让选民分清了自己和希拉里的不同,也没有让希拉里过度使用辩论使自己受伤。希拉里在辩论中的严重技术失误是有一次抱怨媒体的不公,还有就是在辩论中鲜有致命的武器让奥难以争辩,也就没有形成绝杀,这两个不足对其竞选产生了不良影响,一直到最后也没有利用媒体对奥形成致命一击。

作秀方面希拉里处于下风,可能是年长人已经不屑于如此,也可能是希拉里真的是实干家而不善于作秀,唯一的一次热泪盈眶又褒贬参半,对自己今后的竞选产生的作用也有限。奥无疑是比较会作秀,从一个小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众多候选者参加的辩论会后,其他人包括希拉里都聚在一起寒暄,奥则是稍微寒暄一下,然后马上跑到台边或者下台与观众交流、合影等。这种行为虽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最起码让人感觉这个候选人好像和台上那些人有些不一样。作秀是竞选的一个方面,好的秀可以拉近与选民的关系,比如哈科比就用弹吉他来作秀。希拉里大多数时候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见过她本人的人可能这种感觉少些,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见到她本人呢?

3.用己和用人。希拉里是一个老民主党员了,对民主党的规则了如指掌,又亲身参加了其夫的竞选,应该知道如何让这些规则为己所用。这真是其应该体现出老到经验的地方。但是在用己方面希拉里却一再出现技术错误,先是误判形势,没有在二月结束战斗。之后又没有用自己的竞选经验遏止奥巴马有效挽回颓势。在二月已经显现年轻人大量参加的时候,仍然没有重视这一群体力量,只频频派其女儿来吸引年轻人。为什么不想想其实应该更加重视这一群体而自己亲自出马?年轻人容易受到鼓动,也容易走出去鼓动他人。看看各caucus州的年轻人为奥做的工作吧,奥几乎没有派出什么知名人就达到了效果。这对希拉里是致命的,导致了最后希拉里被贴上了女子老年组第一的标签。

在用人方面也是失误频频。首先是其夫的作用,可能象后期那样多做些幕后工作的效果更好,因为显然比尔的个人政治魅力要大于希拉里,不容易凸显出希拉里的特点。另外个人认为,希拉里的阵营里女性的比例偏大,几个换下换上的主要负责人都是女性。俺不是说女性如何,而是认为同一件事情女性和男性的看法可能不一样,想出的对策也不一样,有时男性的对策更好,有时女性的对策更好。希拉里还应该有一些经验丰富并且自己非常尊敬的高参,而不应该阵营里全是为她打工的。她的最主要的男性高参就是比尔一人,而比尔作为丈夫不能象高参那样没有感情因素的提出严厉的反对意见,关键的时候对其醍醐灌顶。奥巴马在用人问题上显然更合理,很多迹象可以佐证。

4.正面和负面。希拉里去年开始以来,正面的东西很多:出身名校,前总统夫人,纽约参议员,学识智慧经验都是一等一。而奥刚出来的时候,和小崔刚出来主持实话实说一样,每个人都心里嘀咕:这孙子是谁啊?!奥的政治履历乏善可陈,和希拉里相比,当时没有人认为他和希议员是一个量级的。后来奥显现的也就是比较能忽悠而已。如果光比正面的东西,奥必输无疑。希拉里败就败在处理负面的东西技术没有奥好。一个简单的例子:NAFTA这种经济政策本身就是当时经济形势下的产物,就像H1和绿卡名额一样,经济好时起到很好的作用,经济不好时如有需要作出调整。奥为了拉蓝领选民而直接攻击NAFTA,间接攻击希拉里,那时俺以为这小子要倒霉,因为看看NAFTA的职业要求和列表就可以看出绝大部分职业是白领工作,并不是蓝领制造业工作流失的主要原因,奥如此放炮显示出他对NAFTA的不了解。但是让人吃惊的是,希拉里竟然没有维护比尔的这一政绩,反而跟从奥巴马说自己从某年某月开始觉得NAFTA要修改,竟然默认了蓝领的工作流失是NAFTA造成的。糟糕的是后来又让人查出她是支持NAFTA的。叹息!一个很好的揭露对手无知的机会就这样浪费了。之后又出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错误,希拉里多以道歉了事,让人感到她处理危机的能力不够。奥最大的危机就是莱特牧师了,但是后来用非正常手段化解了。其实莱特被揭露出来后,很长一段时间奥没法回答,但是也没有乱说话。直到有一天(记得是宾州初选左右),莱特突然跳出来说话。看着电视里声情并茂、唾沫乱飞的莱特,俺心里琢磨:1.这老家伙快退休了,有必要出来么?2.为什么这个时候出来?3.出来就出来,有必要攻击奥么?没有证据说明莱特出来是奥指使的,但是客观上,奥已经可以在公开场合表示对莱特的不满,甚至退出教会,把奥从一个难堪境地解救出来,如果这一切真是奥指使的,那奥真的在处理危机上要计高一着。最终一个正面明显但缺乏手段解决哪怕是口误问题的希拉里败给一个正面不突出但是善于解决负面危机的年轻人。

希拉里的政治思想从总体上讲是符合美国目前的状况的,虽然其贯彻思想的手法有待商榷,但是其主旨还是符合美国现在的民心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支持者了。也正因为如此,个人觉得希拉里的失败不是政治理念的失败,而是被技术性击倒,奥巴马靠点数获胜。如今奥巴马已经戴上手套迎接另一个来自老年男子组的强劲对手:麦约翰。此公在党、政、军都有极高的威望,无论资历还是经验,都不是奥能匹敌的,就连夫人也比麦老的差了十万八千里。奥即将迎来共和党竞选机器的严峻考验,在剩下的几个月中,两人肯定会不断的给茶余饭后增添谈资,这里不妨设想一下几个议题:

1.种族会不会成为陷阱?谁会掉进去?
2.希拉里和比尔会在下面几个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布什会在下面有什么动作?被骂了一年多了,是不是要出手了?

在赢者通吃的规则下,奥巴马再也不能靠大佬提携和点数获胜,如果其真是一把二分钱买来的破茶壶--光是嘴好,他将很快被麦约翰打回原形,一败涂地。对麦约翰来说,如果不能成功解释如何在打仗的情况下仍能使国家经济复苏,等于将总统宝座送给奥巴马。我们拭目以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