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琪儿的博客

天涯知己:正在受苦,奋斗而必胜的自由灵魂。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漫漫归乡路(十二) 最后的竞赛

(2014-01-11 08:31:00) 下一个

[谨以此部长篇连载献给我的女儿, 以及所有正奋斗在异国他乡的同胞们; 并以此纪念逝去的青春岁月。本故事中许多人物和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为巧合。谢绝任何转载!]

   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的元旦前夕,中国北方省会江阳市。

   周一的这天早上,雪伦照例去上班。一出家门,眼前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雪伦不由想起那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盖满了屋顶,马路,树枝,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使天地溶成了白色的一体。

    路上的雪还没来得及铲除,道路和交通是阻断的。坐公交和骑车上班都不可能了,雪伦心想。于是,她决定步行上班。雪伦的工作单位-东江建筑设计院,离自己家步行平日里不过二十分钟,在今天的路况下,也不过半个多小时。

    江阳市是一座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虽然当时因为国家的政策,有一些工厂开始陆续倒闭,城市的空气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而昨夜的这场大雪冲走了空气中的工业粉尘,洗净了这座城市的天空。

    雪伦走在软绵绵的,被雪覆盖的人行道上,贪婪地呼吸着这座城市难得的新鲜空气。她此时心情格外地好。

    几个月以前,江阳市政府筹划建造江阳会展中心,为此举办了一次国际方案设计竞赛。作为本地区最大的国有设计单位,东江建筑设计院自然被邀请参加。

    更何况,东江建筑设计院在之前因为项目资金一直未到位,不知为此项目做过多少轮方案。尽管此次竞赛还邀请了几个境外设计公司参加。东江建筑设计院还是一副势在必夺的架势。

    于是,院里指派最擅长此类文化建筑设计的总建筑师林总主持这次投标设计,林总选定了三位自己喜爱的助手,雪伦便是其中的一位。

    东江建筑设计院人才济济,是当地有名的精英单位。在这种单位,凡事都讲论质排辈。尤其是在领导分配设计项目时。而当时江阳市的重要工程都要通过设计竞赛来选定方案并确定设计单位。东江建筑设计院凭借实力和在当地的名气,中标率十分高。

    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能够参加重大项目的设计竞赛,就意味着,一旦中标,就能参与后期的施工设计。对于中国建筑师而言,在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经历不过是设计过一些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比如就象江阳会展中心。

    要是在平时,以雪伦只有几年的工作经历,是轮不到她来参加这个项目的。只是,在那年夏天,东江建筑设计院发生一次不小的地震。

    东江建筑设计院的正副院长,因政见不同而貌合神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二人的主要分歧在于对待利益分配的不同主张。

    当时建筑市场已经放开,设计院已经有设计骨干因不满现有僵化的管理模式和不公的奖金分配制度开始外流。

    针对这一问题,副院长扬拓主张体制改革,同时实行设计人员高薪制,因为院里每年上亿的产值是由这些人创造的。而正院长则认为,这样做就等于削弱了领导们的特权而损害他们的利益,所以坚决反对。

    俗话说,人各有志,怎能强求?副院长扬拓于是递交了辞职书,另谋高就了。不但如此, 扬拓的几个所长哥们儿为了支持他也递交了辞职书,同时带走了一批设计骨干。

    在扬拓远赴南方某沿海城市上任之前,雪伦去他办公室与他告别。

    还在雪伦读大四时,那年暑假她在东江建筑设计院实习,就认识了扬拓。那时,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扬拓是雪伦实习的这个设计室的组长。那时扬拓总是这样打趣雪伦,“雪伦,你怎么长得这样小,象个高中生。”

    后来当雪伦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东江建筑设计院时,扬拓已经是所长了。因雪伦在实习期间表现还不错,扬拓就到人事处把雪伦要到自己的所。

    刚毕业时的雪伦心高气傲,说话常常冲撞自己的组长和老总,于是他们经常让雪伦坐冷板凳,不给她项目做。

    每当这时,身为所长的扬拓就越级给雪伦直接分配工作做。后来在和扬拓出差时,扬拓说自己刚到设计院时,有过和雪伦类似的经历。

    雪伦那时常想,人与人为什么那么不同呢?比如,自己在同种场合说出同样的话,为什么扬拓听了觉得有趣,有时还被逗得哈哈大笑,而别的领导就觉得是冒犯呢?

    对于扬拓的怜香惜玉,雪伦是心存感激的。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所以每次做扬拓给的项目,雪伦都十分卖力,任务也完成得相对出色,还中了几次投标。扬拓也常半开玩笑地对雪伦说,是他把雪伦的设计天赋挖掘出来了。

    在扬拓的办公里,雪伦的眼睛有些湿润。是啊,人在一起久了,总是要滋生出一些感情。

    自从扬拓升为副院长之后,大家见面机会就少了。几个月未见,这个四十岁未到的企业领导已经添了很多白发。

    扬拓说,“你也知道,我对设计院的现有问题实在看不下去,又无力改变,只好逃避。” 扬拓每次和雪伦讲话,总是直奔主题。

    雪伦说, “我能理解。” 声音有些哽咽。

    扬拓又说,“东江建筑设计院的现状,至少在几年之内是很难改变。雪伦,你太书生气了,也许国外更适合你。”

    雪伦没有说话。当时,加拿大紧缺计算机人才,兰凯就符合移民加拿大的条件。兰凯在加拿大的表姐已经为他们向移民局递交了申请材料。

    扬拓他们走后没多久,江阳市政府就举办了会展中心的设计竞赛。所以,雪伦他们接受这个任务可谓受命于危难之时。

    经过数个星期昼夜的奋战,雪伦他们终于众望所归,夺得了竞赛第一名。

    雪伦他们的方案,既现代又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尽管这是个政府项目,雪伦他们还是采用椭圆形的平面。这样,既和周围杂乱的建筑群形体十分协调,又因椭圆本身具有的均衡和对称而不失政府建筑的庄重。

    一个月前,东江建筑设计院接到江阳市政府的通知。说是春节后项目要启动,于是雪伦他们根据江阳市政府的修改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和调整。上周,雪伦他们去江阳市政府对做了汇报。政府主管项目的负责人对修改后的方案很满意,会后私下里说让他们回去等好消息,时间就是一周后的今天。

    想到这里,雪伦顾不得脚下的雪滑,加快了脚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