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了姜文导演、主演的《鬼子来了》。这是姜文在1998年导演的影片,此前他还导演过有轰动效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但《鬼子来了》没公演就成为大陆的禁片。此后在2000年,影片获得嘎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故事背景是抗日战争后期的日军占领区,情节是抗日武装俘虏了一名日本兵和一个翻译,他们把两人扔在农民马大三家,让他“看着”并找人“审审”,抗日武装声称五天后来“取人”,如果有了差池拿马大三和村民试问。马大三唯恐出事,伙同村民将这二人藏了起来。可后来抗日武装并没有来,马大三和村民们先是想杀了这两人。故事经过种种曲折的发展,村民们最终把二人送还日军,并换来出乎意料多的粮食。后日军前来与村民联欢,不想日军队长发现马大三不在会场起疑心(其实马去幽会),开始杀戮村民,并放火烧了村子。就在这时日本宣布战败,国民党军来了。马大三为了报仇,冲进俘虏营砍杀战俘,后被国民党军宣布处死,而处死他的人就是他送还给日军的那个日本军曹。
梗概看后你可猜测到,姜文要通过出人意料的曲折情节来讲述荒诞的故事,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姜文似乎青睐在他的影片中运用荒诞。不过他在大陆观众中没有得到什么肯定。
我认为姜文演马大三是相当投入的。他是力求真实反映人物本身――一个思想传统又近似于愚昧的中国农民。老实讲,姜文演小人物往往成功,比如《红高粱》里的男主角,傻里傻气演得传神。影片中其他中国农民的形象都还可以,又土又满肚子小聪明,自私自利。
表现日军的残暴手法有点让我吃惊。看来姜文是确认二战日本军人的思想被武士道毒化这一事实。他通过日本军人对手无寸铁的中国村民的屠杀,和日本军人维护自尊的自虐行为表现。嗯,几个日本演员表现出的日本军人的味道和中国影片的传统手法不一样。
影片在抗战题材上运用荒诞手法描述故事,这恐怕让很多中国人难以接受。我认为姜文是有意运用此手法的。或许这让有民族感情的中国人笑不出来。不认识几个字的马大三们,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地相信日军也会和他们想法差不多,最终看到惨遭杀戮,又失去理智地疯狂报仇。形象太愚啦。但力求表现真实的姜文在故事中是否力求客观了呢?
我觉得姜文不该导演这个电影,因为这是在是触及中国人的“麻筋儿”;或者,在他《鬼子来了》中不采用滑稽可笑的手法。不过这样一来,姜文肯定就不拍这个戏了。他要的就是荒诞不经。其实这是他的问题。
电影的结尾有些煞风景――荒诞过了头。马大三被砍头,头颅掉在地上眼睛还动,面部还有表情。这场戏好像把所有的人都骂了一遍。那个瘸腿的国军军官的表现让人难以接受。
中国农民的耍小聪明在影片中多是通过对话表现的。仔细想想还挺有意思。特别是人物们的虚张声势和察言观色。不过作为观众的我,感觉并不好。毕竟是表现中国的国民性。确实,我们不该回避之。可我看电影是想让自己高兴会儿,没想到竟气闷起来。
网上《鬼子来了》的视频很多,有兴趣的人可以看看。希望能见到很多人的评价。
以下是我在网上下载的一段评论: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凶残本性,圈内口碑不错,因没有突出某些政治派别的良好形象,迄今不能公映。作为与奥斯卡奖含金量不相上下的国际电影大奖,法国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一直为世界影人所神往。在刚刚揭晓的第53届戛纳电影节评选中,丹麦导演拉斯-凡-蒂尔指导的《黑暗中的舞者》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而中国导演姜文的《鬼子来了》则获得了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一切宣传和炒作有利于影片的传播,最生动而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被公认为《红高粱》以来最好的张艺谋作品《活着》,绝大多数观众都是从非法渠道得到观看这部影片的机会。《鬼子来了》也一样,这部尚未以胶片形式进入影院发行放映的影片在影迷群体中有着绝佳的口碑,早在VCD时代,该片就是热门的抢手货。
虽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夏威夷电影节Netpac奖、日本每日电影奖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国际荣誉,但作为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影片,《鬼子来了》在立意取向、价值观念方面与国产主旋律电影严重不合拍,所以仍被官方毫不留情地封杀了。该片让投资公司血本无归,导演姜文也吃了不少官司,不过,我们必须承认《鬼子来了》是所有反映“战争与人”主题的国产电影中最有突破性贡献的作品,随着时间推移,影片价值会被更多的后人所认知。至少截至目前,还没有哪个导演敢于像姜文那样勇闯“禁区”,拍出真正震撼人心的力作。
《鬼子来了》故事取材于作家尤凤伟的小说《生存》,拍成电影后改动较大,原著着重描写“军民奋勇抵抗侵略”,而影片则提炼“农民愚昧”、“战争荒诞”一面,笔锋直指国人弱点,将更多忧患意识注入影像化的故事中。尤凤伟打官司时曾指控“电影对原小说的创作主题、故事细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作了扭曲窜改……这种行为破坏了原作完整性”,其实正因为姜文导演一番大刀阔斧的改动,影片才有了开掘人性的深度。
故事:抗日战争末期的河北某村,一位不速之客给村民马大三带来两个麻烦:被俘虏的日本兵和翻译官。马大三逆来顺受、苟且偷生,既不敢得罪来去无踪的抗日组织,更不敢惹骑在头上的日本人。他和村里人了商量一下,觉得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把两个俘虏藏起来……
影片最大胆之处是共产党部队以及领导者的缺席,这在以往抗日题材国产片中绝对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很明显,影片开始的大麻烦就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送来的。党武装和党领导的消失使得无依无靠的农民们自己“当家作主”,从切身利益和小农意识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做出决策:村民议事会的首要原则就是“保护自己和全村人的性命”,村民代表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人民谋利益”思想在熟悉突出党领导一切决定一切主旨的国产主旋律影片的观众看来并不陌生而且具有更加真实可信的人性内容:战争将给人类带来死亡,而人类的天性就是惧怕死亡,因此,农民们自私自利的选择从人性角度来说几乎无可非议:战争环境下,马大三等人只能靠村民自治组织排忧解难。
然而,战争产生的灾难本来就是不可抗逆的,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灾难性进程当中,人性的脆弱,暴露无遗,无论人们怎样选择,悲剧结局都是注定了的:日军俘虏花屋小三郎起初还有一些武士道精神,不畏一死,其实他也是庄稼人出身,和胆小怕事既不愿意杀敌也不准备牺牲、只想左右逢源苟且偷生的挂甲台农民一样,有很强烈的生存需要。半年之后,俘虏和村民达成一桩“以人换粮”的双赢交易。粮食送到村里那天,村民与日军共同联欢。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大祸即将临头。日军头目突然宣布天皇投降、日本战败的消息,联欢会马上变作杀戮场,村民全部被害。幸免于难的马大三闯进日军俘虏营砍杀日本兵,结果被国民党以破坏和平协议罪名判处死刑,而执刑者正是他一直小心保护的日军俘虏花屋小三郎!
姜文在这部影片中对“农民意愿”的尊重比第五代导演更彻底,对悲剧人群的怜悯和无奈也尤为强烈。实际上从《阳光灿烂的日子》(1995)开始,姜文就在作品中发出了完全不同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的声音。或者说他的电影基本属于第五代和第六代的“中间物”,第五代导演的视觉造型意识与第六代导演直逼真实的精神在姜文作品中都有体现,而姜文电影这个“中间物”的出现恰好使第五代电影偏重宏大叙事人物过于符号化、第六代电影人性刻画够力形式探索不足的问题与弊病迎刃而解--执导两部电影就有开创新流派的气魄,在中国电影界,再无此例。
《鬼子来了》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有个冲击力强大的开场,海阔天空的视野加流畅无比的剪辑简直成了姜文作品的标志,看得出导演喜欢炫耀镜头的力量并陶醉其中。黑白摄影赋予影片厚重的历史感,迅速升级的矛盾冲突以及密集分布的喜剧点令人应接不暇有笑有泪,一连串经典到家的电影叙事完全俘虏了观众,根本不给观众打瞌睡的机会!
……
惊喜并倍觉沉重之余,还被这样一个细节震撼了,在刑场看热闹的说书人突然说可以把马大三的结局编成精彩段子--还没有哪部国产电影能将“文化人”的嘴脸揭批的如此透彻,说书人所代表的混饭吃的“文化人”在本片中一直不是什么光彩角色,几个稍不留意就可能错过的细节表达了导演姜文的深深憎恶:在文化界、电影界里,确实有很多奴性十足厚颜无耻的“说书人”……他们嘴下“与时俱进”的“历史总结”,不是谎言,便是废话。
幸亏还有姜文这样有良知的“说书人”。
所以,必须看《鬼子来了》。 李祥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