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秘鲁的交通

(2009-07-02 01:16:08) 下一个
(游记)

 

  中国大陆、墨西哥和秘鲁的交通都有类似之处――看起来一团混乱,实际上没那么糟,因为司机们都有在开车时和周围的司机有约定俗成的默契。我们在秘鲁旅游包了个旅游车。那老司机开得飞快,频频超车,而路面比美国的窄得多。但看得出来,他不是冒失鬼。因为我们的车个儿大,开得快,所以总得超车。秘鲁似乎也组装自己的国产车,同墨西哥一样。自己国家组装的车的个头就小了很多,且发动机性能也差--跑得慢,吐黑烟。

  不过我认为秘鲁的司机们相互间是友善的。这点比中国强。秘鲁的山间公路当然都是双向。而且各一条线路,超车就有一定的危险性。一般地讲,秘鲁山间公路上如果前边的车跑得慢,这车的司机会主动让路,停在道边,示意在后面紧跟着的车超过去。在我印象里,中国大陆的司机倾向于开“斗气车”。就连美国的司机们也有这种倾向。但在秘鲁和墨西哥你很少看到开“斗气车”的。

  在秘鲁的各个城市,特别是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一辆接一辆的出租车是一大景观。其壮观的程度一点儿不次于北京长安街上的出租车“大队人马”。在美国我只在纽约市的曼哈顿看到公路上满是出租车。不过美国的出租车的个头简直比秘鲁和墨西哥的大好几号。北京的出租车个头比不上美国,但比秘鲁的还是大了许多。我估计秘鲁的小出租车可能是三个汽缸,个头儿类似前些年北京的“黄面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小出租车?我想是因为公共交通不发达。我常见路边的极其普通的秘鲁人招手上车,看来他们是消费得起的。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秘鲁各个城市不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不是因为各个城市的市政府没有太多的财政收入?可工作的人每天上下班怎么办?

  秘鲁很多城市都在安第斯山上。如果坐交通车往来需要花很多时间,可坐飞机却还方便。我们在秘鲁旅游,在秘鲁坐了两次短途飞机。飞机降落时总是在盆地里。城市都在盆地里嘛。飞机转弯对准跑道时,我总觉得飞机距离旁边的山太近!心里真的直忽悠,不断地自我安慰:没听说秘鲁有什么空难。飞机降落后是旅客自己走下飞机,步行进入候机室。飞机场都很小。咳,每天也没几个航班。

  如果你想到秘鲁旅游胜地玛丘比丘,那只能坐火车进去,或干脆从古城库斯科步行八十公里(当地旅游又这个项目,在安第斯山古驿道上走四天,费用是五百美元。自己走路还花这么多钱,太“赔本”了,可我要是年轻人一定去走,定有无限风光可看)。我们选择的是坐火车。火车票在淡季只有几十美元,很便宜啦。火车在质量不太好的窄轨铁路上摇摇晃晃,速度很慢,好在坐几个钟头也就到了(距离只有一百公里左右)。由于是单轨,错车时要停在一定的区间里。来往的火车总得有一方停的,一次我们看到豪华列车驶过。据说票价400多美元。车子错过时,我们看到三节车厢的火车里布置的果然不一样,充分体现豪华二字。从窗户上看过去,那边的桌子上都放着高脚酒杯。侍者站在边上,座位很大,等等。但是花四百多美元,这……唉,只要您想奢侈,没有花不出去的钱。

 

        土坯金字塔

 

  秘鲁首都利马坐落在东太平洋海岸,西边靠着安第斯山山脉。由于山脉挡住了亚马逊河流域的暖湿气流,太平洋上由于洋流的影响也没有暖湿气流上岸,秘鲁虽然一年到头气温不高不低,却极其干旱,往往一年只有十几毫米的降雨量。利马的天气总是早晨有雾,中午之后开始渐渐转晴。所以我们在上午去观看土坯金字塔时,看到我有生以来见到的最难看的海岸。海岸是泥岸,且坡陡。终年无雨使海岸上没有任何植被,大量泥土松散地流进海水,整个海水的颜色是泥浆色。上午雾大,海上几十米以后就看不见了,给你一种错觉,好像海整个都是泥汤一样。当年西班牙人来到这儿里没有对这样丑陋的海失望吗?我见过的太平洋中最美丽的海是在夏威夷。在夏威夷大岛的最南端,也就是美国的最南端,在火山岩浆岩组成的岩岸上,看到大洋的景象真是心旷神怡。海水蓝得没底!相比之下利马的海真是丑陋。

  海岸上去不远就是几百年前利马人修建的村落遗址。我想当年的利马人应该属于印加帝国管辖。既然是这样,西班牙人来了对他们也不客气。历史上记载,想金子想得发了疯的西班牙人逼迫村民们把他们所有的金银拿出来。当时西班牙人大失所望,村民们能拿出的金子太少了。于是这群海盗般的人们开始洗劫村庄。是否把村民们都杀光我不清楚,反正原居住民都消失了。这些西班牙人开始在村子里到处挖掘。当然,他们还是以失望告终。跟着他们扬长而去,利马人的村落就这样不复存在了。此地荒凉了几百年。

  后来一个德国人再次发现了这个地方。除了被遗弃的村落,还在更高的地势上发现了土坯金字塔。整个金字塔都是用土坯――制作方法几乎和中国北方的土坯一样――一层层垒起来的,而且工程巨大!这种土坯金字塔的用途和墨西哥、秘鲁的金字塔相同,都是祭天用的。

  为什么利马人要有土坯垒金字塔?因为此地石料甚少。另外就是气候的原因,土坯能长久地不被损坏。也正是由于干旱的天气,土坯金字塔能保留几百年都完好无缺。这让我想起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腹地,楼兰古国遗迹。因为极其干旱,千年以前的遗迹能保留到今天。可是土坯的制作得用水呀?难道他们用海水和泥?非也,利马人采地下水。他们能在这极其干旱的地方生存,就是因为地下水丰富,另外安第斯山的雪水河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水。

  海边的土坯金字塔周围没有任何植被,但在海边公路边上的居民区周围,我们看到绿树成荫,和成片的庄稼。那些植被都得每天浇水成。我站在高坡上看见一所中学内的足球场上,孩子们正在踢球。看来只要有丰富的地下水,人们就能生存。

  导游要我们特地注意一下金字塔土坯是如何砌的。类似中国城砖大小的土坯都是侧着放的。据说这样抗地震。利马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

  土坯金字塔虽然很壮观,但毕竟是土的。

  回到秘鲁的城里,我们在接近市中心的地方又看到一处修复的土坯金字塔。秘鲁市政府为恢复古迹下了很大工夫。前来参观的人还不少呢。修复工作当然包括继续制作很多土坯,将金字塔修复得更像个样子。也真亏了利马不下雨,修复工作并不很难。

 

        祭神的宝物

 

  印加人觉得地震或者其他自然灾害都是因为神发怒了,所以他们要用最好的东西祭神。这在世界哪个地方都是这样,远古时期人们把自然灾难理解为神怒,都要把最好的东西献给神。在印加帝国时期,祭神最好的宝贝是童男童女。

  为了让童男童女更加贞洁,他们从生下来就被选中。一般是贵族家庭中相貌最好,最健康的婴儿。一旦这些婴儿被选中,他们就被隔离,单独居住,一直到他们被用于祭奠。祭奠那天,童男或者童女(大约十几岁)会被祭司等神职人员带到6000米的安第斯山雪峰。在那里祭司们举行了祭神的仪式后,就把事先配置好的麻醉药让童男或童女喝下去,等童男或童女昏迷了,用钝器打击其头部令其死亡。然后用把童男或童女弄成婴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样子,再用最好的织物裹好尸体,恭恭敬敬地摆在神坛上。

  由于祭神的童男童女都是在高山上,此后又被冰雪覆盖,所以现在的人们很难找到。不过有时因为火山喷发,大量积雪融化,这样的童男童女的尸体会被发现。多年前,在秘鲁第二大城市阿雷基帕附近的安第斯山上就因积雪融化,发现了一个保存极其完好的被祭神的童女。美国的考古学家把这个童女带了下来,并带到美国,在先进的科学实验室里进行了大量的检查。科学工作完毕后,这个童女被送回阿雷基帕,保存在一个专门的博物馆里。

  这个童女大约12岁,复原了的图像看起来很漂亮。但从暴露的头部来看,同骷髅没太大区别。为了能长久的保存,这个童女被放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恒温玻璃容器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