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国人更注重生活的品质

(2009-05-30 01:05:37) 下一个

(随笔)

  其实咱一直没想好帖子的题目,姑且这么说吧。我讲这“生活的品质”更多地是说“自我感受”,而不是“观众”如何看待。在美国一晃十七年。各种各样的底层工作中,数nursinghome的活儿给我感受最深。那地方对美国人来讲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因而进来的人很多都来日无多,绝大多数人的身体不可能再恢复健康。Nursinghome管理人员的宗旨是,尽量让这些生命快要走到尽头的老人们增加点快乐,起码要尽可能地减少精神、肉体上的痛苦。如果老人们得了病呢?往往是解除痛苦在先,能否治疗在后。

  举个例子说吧。秋冬是流感流行的季节。老人们一旦得了流感很容易转成肺炎。肺炎对老人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如果一位老人得了肺炎,护士(nursinghome里没有值班大夫)会和老人的监护人(多是子女)通电话,问是否“保守治疗”。这意思就是暗示是否还救。绝大多数监护人的回答都是“保守治疗”。所谓“保守治疗”就是不救,最多喂喂水,或想别的办法让重病的老人感觉舒服一点。我当时曾和一个护士说“高烧会烧坏脑子”。她很平静,回答是“他的脑子早坏了”(老人往往痴呆)。这样的结果就是得肺炎的老人没几天就平静地过世了。一个流感过后,我干活的nursinghome往往有几个老人就这样走了,最多一次有七位老人去世,都是肺炎。我仔细想过之后就很理解这种“保守治疗”了。因为痴呆的老人们活着,生活也没什么品质,说是“行尸走肉”不过分。

  癌症病人呢?nursing home里也时常送来癌症晚期病人。护士们对这样的病人就是注射镇痛药,只要病人感觉疼痛就给注射,病人非常疼痛时就大量注射。最后这些癌症病人往往是整日昏睡,静静地去世。

 Nursing home里都配备负责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女性)。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哄”老人们开心。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只要老人们能稍微高兴点儿,那就是他们的工作的成绩。Nursing home的经理特别重视这点,看来并不是主要给老人们的家属看的。

  在老人们濒临死亡状态时,负责心理咨询的人还有项工作,就是静静地坐在老人的身边,拉着老人的手,轻轻地说些安慰的话(老人的家属往往在外州来不了)。有时负责“送终”的人要坐上好几个钟头。 

  以上所描述的都令我感动,但是我们中国大陆呢?今年初我年迈的父母去世了。母亲在十几年前精神状态就很差了,后来可以算是老年精神病吧。这种状况当时对我父亲身体很不利,所以我们做子女地把她送进“松堂医院”(类似于美国的nursinghome)。但老妈在医院里表现得非常狂躁。我要求大夫上镇静剂,回答是“(让我老妈吃的)已经到量了”。我真是很怀疑。他们为什么不肯多用药?或许他们认为镇静剂用得太多对老人身体不利。可我老妈狂躁成这样,生活还有什么品质?终于有一天老妈一下子脑出血了。在她昏迷的最后一个多月中,我几次希望把鼻饲管拔下来,可哥哥、妹妹感到非常为难,说是“亲戚们知道了会说话的”。可老妈明明已经是没有恢复的可能,就算能恢复,不也是个老年精神病患者?照我说,老妈就是多受了一个多月的罪。我这心里很悲哀。

  老爸因心衰过世。在他生命最后一个多月中,又是氧气管,又是鼻饲管,弄得老人非常难受。每次他都希望来探视的人“把这些东西弄掉”。看来他真的难以忍受。我们问大夫病情,他们就很婉转地说“希望不大了”。既然老爸的心衰已根本无法医治,为什么还把各种仪器都上着?当时无奈的我只有一个念头:快让老爸的痛苦结束吧。 

  我现在要说说这鼻饲管。在美国早就把胃管直接从肚皮上插到胃里了。这种手术简单之极。我在nursing home里见到不少从肚皮上插胃管的病人,没见出现什么麻烦或者感染。当过医生的妻子说插鼻饲管,病人很难受,时间长了就感染。中国大陆为什么不学学美国?

  现在中国大陆对癌症晚期病人的处理也讲究打大量镇痛药了。可过去医生往往不给癌症晚期病人打镇痛药,理由是“会上瘾”。天,晚期病人还能活几天? 

  以上例子仅仅是从医疗角度来讲的。真正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美国人(包括欧洲人)也和中国人的想法不甚一样。我们中国人常常不屑地说他们是“贪图享受”,但我现在真的有不同的理解了。让我再好好想一下,以后再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