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499)
2010 (13)
2014 (101)
2015 (79)
2022 (1)
2023 (1)
恶心多种多样,相互吹捧是其中之一,而且很有“效果”。报刊上常见这类文字。某某文艺批评家极力夸赞、推荐了某某艺术家的作品。云山雾罩,不厌其烦,最后得出此艺术家的思想极有深度,题材颇为新颖,笔法很有创意,那当然是“杰出”艺术家了。成了“著名”艺术家也要回过头来赞誉“伯乐”,“发现天才的也是天才”嘛。这位文艺批评家也得“著名”。“杰出”艺术家和“著名”批评家就相互“抬轿子”吧。
您能吹,咱也能侃,于是乎各路“天才”“天马行空”,遍地“伯乐”发现着“千里马群”。这种相互吹捧,不断地相互吹捧看得多了能减肥。想想还是网上好,评论、观感直来直去,贬多褒少,“食客”和“大师傅”角色分明。有人要是看着不高兴了,还会辱骂一句,虽有粗鲁之嫌,但绝无恶心呕吐之感。当然,明智者不会跟着对骂,如果真的气不愤,相互辱骂起来,而且是翻来覆去地相互辱骂,其效果和相互吹捧有一拼。其实真的被骂得要得心脏病、血压高,又不思改过,可以“关门大吉”。有人说,人家相互吹捧是不得不然,这是广告啊。没广告,作品如何打出销路?这也叫包装,您该不会不明白吧?我知道,我懂。但看到大批此类文章,还是有反复吃苍蝇的感觉。广告也不能水份太多吧?也不能没边没沿地胡拽吧?也不能生拉硬套吧?这“广告”要是到了这等水平,那不就成了蒙人了嘛。中国大陆的百姓们产生了食品危机,胆颤心惊,不知哪种食物是可以咽下肚的。这文艺作品的“广告”异曲同工,“包装”得看不到一点内在的东西(如同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里白景其里三层外三层包的自己的屎)。
这位问了:照您这么说,这“广告”就没一点用了?当然有用啦,否则就不会有童话“皇帝的新衣”。大登“广告”,“票房价格”突飞猛进的例子还少吗?“著名”二字是很有诱惑力的。正是因为这样,相互吹捧的“广告”永远不会时过境迁。
您要“呜乎哀哉”?别呀。只要您有当个普通人的心态,一心一意“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生活中可寻找到的快乐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