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兄弟》的感觉

(2009-05-24 01:10:41) 下一个

(杂文)

  《兄弟》是作家余华最新出版的一部长篇,分上下两册,分别描绘两个不同的时代。据余华先生的说法,上册“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下册则写中国的现世--“伦理颠倒、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 

  我不是文艺评论家,仅仅是个最一般的读者(甚至现在不怎么爱看小说)。他的小说我相对喜欢看,特别是《许三观卖血记》。余华在这部中篇中刻划的农村年轻人许三观给我留下印象,那力求真实感的简洁描述让我看到活生生的人。老实讲,我认为《活着》不如《许三观卖血记》“真实”;因为有些情节,在我看来过于离奇。至于《在细雨中呼喊》,我读的时候就更有种“猎奇”的感觉。 

  《兄弟》呢?比在读《在细雨中呼喊》时的感觉更强烈了,我甚至有读《西游记》的感受,主要是描述中的夸张。其实《兄弟》和《西游记》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仅夸张的手法有一点相似。可正是这夸张的手法让我首先失去了作品中人物的真实感。而作家余华在这五十多万字的小说叙述中,(我感觉)就是力求通过夸张的笔法体现人物的动机。我可以是余华先生描绘的两个时代的见证人(五十多岁了),却怎么也不能通过他的故事叙述找到时代的感觉,因为一旦对人物没有了真实感,我就不由自主地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观察小说中的人物。 

  小说是从14岁的主人公李光头在厕所偷看女人生殖器开始的,而后很快描述到李的父亲就是因为偷看女人生殖器掉到茅坑里淹死的。余华先生大概认为揭示人性中既尴尬又阴暗,且难于启齿的一面更能说明人的内心世界。但我就不愿意看了,因为做为个普通读者来说,我起码希望从读物中得到消遣、享受。这种总是不断拿“趴女厕所”叙述的手法不能让我从作品中得到美的感觉(恕我肤浅,孤陋寡闻)。事实上,余华先生在下册--那个“伦理颠倒、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的描写中,用了更多的笔墨描绘人性的阴暗。 

  余华用一年的时间就写了五十多万字的《兄弟》,这是否有过于随意之嫌?他说叙述统治了他的写作。那他对所写的故事有没有很好的构思?我得坦白,小说的上册我还是读过的,但下册就成了“一目十行”。瞟了那么两眼,故事的大致情节也就知道了。最后我简直就不知道自己看什么。您说我在看故事,可这个故事总是夸张地叙述,平铺直叙;您说我从故事中感受到从未展示过的(或从未被认真描述过的)人性内心世界,可故事中真正深刻挖掘人性复杂性的东西很少(我是个最一般的读者,有这种报怨应该不足为怪)。我体会,如果单单叙述两个人物的命运遭遇,那《兄弟》真是十万字足够。 

  余华在故事的叙述中搀杂着大量的打诨,和类似黑色幽默的写法。不过故事此刻的人物往往正生活在痛苦之中。既然要描写“惨烈”和“伦理颠倒”,这种笔调是否合适? 

  我放下余华先生的《兄弟》,脑子一片茫然。或许我太“遗老遗少”了?对了,章诒和写的《伶人往事》我爱看。不到三十万字,很耐读。读了想,想了又读,不住地叹息。那里描绘的“唱戏的”一个个都是七情六欲的,有血有肉的人,那个时代有着多少不堪回首。是的,咱是个“遗老遗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