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逛火山
这里说的当然是喷发过的火山,而且是基拉韦厄(Kilauea)火山的一些冷却的火山坑。夏威夷岛有两座年代相当久远的大火山玛乌纳罗阿(Mauna Loa)和玛乌纳极(Mauma Kea),它们坐落在基拉韦厄(Kilauea)火山南面,海拔四千米,其中一座上面终年积雪,很久都没有喷发过了,另一座玛乌纳罗阿大约七十年前有过一次小规模的喷发。从漫长的地质年代来看,这座火山还是时有喷发,仍有着活力。山顶上也没有积雪(热化了吧)。别看这两座火山有4000多米高,可看起来象两个大慢坡。如果地图上没标明那是火山口,我怎么也想不到。如果游客有兴趣,可以攀登玛乌纳罗阿火山。要做一般的身体检查,并登记,并背上睡袋等,然后集体攀登。来回一个星期。从这天数上看,攀登跋涉的路程不近。
实际上基拉韦厄裂缝火山是在玛乌纳极火山的南坡上,可以说是其组成部份,下面岩浆活动活跃,旅游路线两边的草地和树林中常有浓浓的蒸汽冒出,带着强烈的硫黄味。夏威夷雨水充沛,雨水渗入地下遇到地热化为蒸汽不断喷出。
这个裂缝火山的主要火山坑在两百年前还有“岩浆锅”,里面都是沸腾的红色岩浆,现在已冷却。当年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土温曾冒险下到另外一个火山坑的“岩浆锅”边上。不过现在这些“岩浆锅”的都冷却了,形成一个个大黑坑。当年画家还给来到“熔岩锅”边的那帮绅士们画了画。研究表明,火山下面岩浆压力不断增大时,这些火山坑就会上升,底部都裂开,然后岩浆就冒出来形成“岩浆锅”。岩浆压力再大时,“岩浆锅”就被胀破,岩浆将从火山坑里满上来外泄。当岩浆压力逐渐减小时,火山坑和“岩浆锅”就下降、下沉。岩浆压力再减小时,“岩浆锅”就干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景。记录表明,有个“岩浆锅”在一百年间升升降降七次,也就是先后“开锅”七次,每次都把“锅”胀破。
我们在那个曾不断“开锅”的火山坑看了很久,似乎都感觉其余热。这个冷却了的火山坑有个地方仍在不断地冒蒸汽,那个大裂缝周围都是醒目的硫磺,蒸汽也充满呛人的硫磺味。
有个相对小的冷却了的火山坑很特别。早先当地的玻利尼西亚人用这个坑里LAVA制作成切削工具。这是因为那里的LAVA非常锋利,原因是这个火山坑里的LAVA里含有大量玻璃物质。
各个火山坑的LAVA的成份都是不一样的。地球各处的岩浆的成份是否也不一样?我想是的。想起在北大荒“上山下乡”期间,那个地境属于五大连池火山群,完整的火山锥很多。那一大片火山是明末清初喷发的,距今不到400年。我曾经去过一个完整的火山锥看过。那里的LAVA比夏威夷的要紧密得多,简直和石头差不多,只是带着很多气孔。夏威夷的LAVA很轻,颜色也更黑,质地并不结实。我猜想它们是从温度更高的地心冒出来的吧?
夏威夷熔岩经过的地方会形成些奇特景观。基拉韦厄火山的一次火山喷发后,温度特别高的大量熔岩居然在地下形成叶一个两百米长的LAVA洞。那个长长的洞很大,洞壁很平整。我走在里面,想着当年汹涌的熔岩,真有些不可思议。
有的地方熔岩还会立刻把些大树糊上层“壳”。熔岩很快退去后,那些粘在大树上的熔岩就变成“LAVA树”──一个个形态类似柱子的东西,高的有三、四米。
有时候炽热的熔岩蔓过热带雨林,无数百年老树都付之一炬。过后很多年,死树烂掉后,地上会形成很多直径一米的大深坑。
有个直径几公里的,六十几年前冷却的火山坑有小路走到下面。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阴天有小雨。可我们还是不顾一切地走了下去。昏暗的天色在焦黑的LAVA上走的感觉并不是太好。这个冷却的“熔岩锅”的锅底很平,距地面有100米。但很多地方都是鼓起来的裂缝,呲牙咧嘴,冒着热蒸汽。估计火山不会马上再次喷发吧,不然公园工作人员不会让游客下去的。一有忐忑的念头,我们就这样安慰自己。
“岩浆锅”里沸腾的熔岩满出地表,就会把大量的草木烧死,并在流过的地方留下一层厚度不等的LAVA。熔岩刚覆盖地面那几年,大片望不到边的,泥浆状高低不平的LAVA上没有了显示生命的草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树种和草种就通过各种方式在LAVA的各个裂缝中生根。夏威夷的雨水太充沛了!各种小树木和草很快就存活下来。半个世纪后,LAVA上就到处都是树木了。一个世纪后你简直看不出曾有熔岩从那里流过。我想过不了几百年,LAVA就会变成极其肥沃的土地。
夏威夷岛上原来有一处非常著名的黑海滩,是海水不断冲击LAVA形成的。但1980年代喷发的火山流出的大量熔岩毁灭了这著名的景点。不过在夏威夷岛的东南海边还有处不大的黑沙滩。那天我们赶到那里时,赶上大海龟上岸。我们兴奋地给它们拍照,竟忘记悄悄地抓上把乌黑油亮的,细细的黑沙子(公园规定不许把LAVA带走)。大海龟实在太可爱了,将近一米长,笨拙地从海水里爬上来,叹口气,眼珠转转,然后就趴在黑沙滩上晒太阳,旁若无人。海螃蟹也在海边的LAVA缝里戏耍,张牙舞爪不可一世的样子。
难忘的景致
夏威夷的毛伊岛(Maui)我们没去。据说那儿的旅游设施很现代化,游乐场所也多,如高尔夫球场。游客如果就是想舒服地过几天,放松放松,去毛伊岛比较合适。另外毛伊岛有最著名的旅游圣地“太阳之屋”(Haleakala)和十六世纪捕鲸时期形成的城市“捕鲸镇”(Lahaina)。“太阳之屋”海拔一万英尺以上,有成群的火山口交汇一处,开车可以一直开到山顶。
想了解波利尼西亚人可以去瓦胡岛上的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那儿距离威基基(Waikiki)旅馆区30英里左右,依山傍水,热带植物繁茂,人工湖将中心分为夏威夷、萨摩亚、斐济、汤加、塔西堤、马克萨斯、毛利等7个村落,代表波利尼西亚7种不同文化,各村落建筑均保持几百年前的传统风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民族文化特色,吸引着各地的游人们。中心在傍晚一般都有歌舞表演。
瓦胡岛旅馆区就在威基基海滩(Waikiki)边上,我们一家人在那儿住了三个晚上。傍晚在满是椰子树的海滩游水、散步很是惬意。顺便说一下,夏威夷是LAVA--火山熔岩构成,不会有黄色或者白色的沙滩,旅游海滩上的沙子应该是从别的地方拉来的,所以游泳的时候要小心,海水下的LAVA还是很搁脚的。
旅馆区的商场里有专门吃饭的地方,各国风味都有。夏威夷物价非常高,但商场里吃饭却很便宜。那些小门脸儿一间挨着一间。中国小饭馆有好几家,广东的、湖南的、上海的都有,还看见越南、泰国、中东等国家的馆子。我们一家人还是选了中国广东风味的馆子。我要的一份炒牛合的价钱和新泽西饭馆里的一样,但给的比新泽西饭馆多一倍!吃得真满意。旅馆区商店里旅游纪念品价格相对低,因为摆小摊的太多了。那些个小摊贩赚钱可真不容易。
我们一家人在夏威夷印象最深的景观有以下三处。首先是夏威夷岛的最南端,1959年夏威夷成为美国第五十个州后,夏威夷岛最南端便成为美国最南端。1960年代初还在那儿建了碑。不过去那儿观光的人不多。
我们去的那天天气出奇的好,真是难得,万里无云。当然,风很大。开车去先走半高速公里,拐上去岛最南端的公里,路面就差了。走着走着就变得高低不平,再以后成了颠簸的石子路,越来越窄,到最后乾脆之能走一辆车。如果对面有车,互相让车就得开到草里。岛的南端有很多巨大的风车(好像已经废弃不用了),可见岛南端风力很大。
到海边后你能看见最清洁、最蓝的海,海天相接的南太平洋就在眼前。岛的南端是岩岸,完全由黑色的LAVA组成,一般高出海面20米,景像壮观。海水能见度非常好,在岩岸上可以看到海水几米的深处有大群的热带鱼。有的热带鱼很大,半米长,在海水里上下翻动,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得很清楚。站在高高的岸边面向浩瀚太平洋的感觉真不一样,算是心旷神怡吧。
瓦胡岛北岸到冬季甭管有没有风都有大浪,特别是12月份,是全年浪最大的时候。你如果租了车,可以顺着环岛公路去那儿。坐公共汽车也可以,非常便宜,一人两美元,但时间太长。
瓦胡岛北岸冬季是冲浪的最佳时候,国际上的冲浪比赛、表演都在这时在瓦胡岛举行。届时世界顶级高手都来,观看的游客会多达数万人。北岸都铺着黄沙滩,可以游泳,不过要小心,浪太大了,一般有两米,高的有好几米。我们一家人到了北岸什么也不干,一屁股坐在海滩上,用望远镜看海,看那些与海搏斗的冲浪者。
海浪由北太平洋滚滚而来,天际边拉出一道道长长的白线不断地逼近。海浪拍击海岸形成极大的雾气,把远处的山景都遮住了。海浪像一堵墙似的涌动过来,变幻着,咆哮着,越到眼前越感觉到到浪的无拘无束。冲浪者们趴在冲浪板上,看准时机,迅速站起来,与浪共舞。漂亮!
瓦胡岛海滩观鱼的地方很多,甚至可以坐特制的旅游潜艇到几十米下去观看海底世界。我们去的这个观鱼地点是个浅水海湾,距离威基基旅馆区十几英里。此地去的游客非常多,自己开车去要排队等停车位。有了停车位还要排大长队等待(出来多少人,进去多少人)。所以你要是想到这个地方观鱼,最好早点去。
这个浅水海湾实际上是个海边爆发的火山形成的。火山爆发后形成火山锥,而靠海的那一面逐渐塌落,最终海水涌进来形成海湾。由于这里海水浅(一般一米左右),热带鱼都愿意来,所以成了观鱼的好地方。海边铺着黄沙子的海滩很宽,衬托着椰子树,真是个旅游的好地方。
下海观鱼要戴上潜水镜和呼吸管,再套上脚蹼。如果你会游泳,掌握起来容易。我在海水里慢慢漂浮着,利用脚蹼缓缓前进,看着大群大群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形态奇特的热带鱼在眼前穿梭,近在咫尺。在海底还有其他海洋生物,如海胆、海葵等。热带鱼一点都没有躲避你的意思,但你要碰触时,它们便灵巧地躲开了。
这种奇妙的景观让人留连忘返,我简直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在海水中过了两个小时。如此过瘾观鱼的结果,就是我的后背被夏威夷强烈的阳光灼伤。晚上我变成了个“大龙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