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美国这地方是“梁园”

(2009-04-05 01:36:45) 下一个
(随笔)



  朋友们聚会,纷纷说到孩子们大学毕业后又“海龟”了(读硕士、博士,想搞科研的还真不多)。我们这帮子人都是1990年前后来美国的。来的时候就拖家带口,三十上下,甚至四十出头。那时穷,两手空空到美国谋生,边读书边打餐馆司空见惯,太太们也跟着蓬头垢面地熬,一个个熬成黄脸婆,跟着丈夫们东奔西走。后来渐渐地找了工作,买了房,辛辛苦苦还房贷,攒孩子的学费,看着儿女们高中毕业上了大学,刚刚松快几年。走上社会的孩子们却不想在美国待着了。 

  家长们叹息着“孩子们的事情管不了,把他们拉扯大就算尽了责任”,悄悄占在镜子前面看自己的“惨相”。男的很多人的脑袋都开了“天窗”有些凉快。有些人还在吉利掩饰一下,来个“地方支持中央”--边上的头发留得长些,细细地贴在“发光处”。多数人都变得臃肿,“苹果肚”上系不上裤腰带。脸上当然“沟壑纵横”,眼泡形成个眼袋,里面储藏着“情感”;老人斑也长出来了,让人心惊肉跳。太太们……就不要形容了吧。反正这些年我们这帮货干得很“透支”。 

  朋友中有几个感觉丧气,“那会儿我们支持自己拼下去的精神支持是‘为了孩子’。觉得孩子在美国长大后,生活会比我们好。可是他们为什么一个个又回去了呢?”家长们不能阻止孩子。他们有个“硬道理”--回国求发展。还真是,有几个早回去的大姑娘小伙子在国内还真混得人五人六。 

  “早知道这样,我们干什么来美国?”家长们叹息。 

  “我可没这么讲。我觉得在美国长大挺好的,现在回去是想干点事。”“海龟”的孩子们说。 

  不容置疑,家长和孩子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有差异。我的朋友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对孩子们“海龟”并未说什么,只是暗自揣测:你们年轻,在美国生活能力比我们父辈强多了。现在跑回中国,这急速发展的大陆就那么有吸引力? 

  其实我们自己也都想着以后退休了“叶落归根”。倒不是我们很传统,而是老了更怕寂寞。中国现在看来温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老朋友们相约“咱们以后回中国后,大家都住得近些,到时候好聊聊天”。 

  美国这地方对我们这群中国文化在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家伙们来讲,就是“梁园”。我们的理念要完全融于美国社会有困难,再说语言多少也是个障碍。那对我们的下一代呢?或许也是“梁园”吧。在美国只要有钱你就可以尽情享受,不过你要想自己干点儿什么,美国的机会没现在的中国多了(只要中国大陆不出大乱子),而且以后更是这样。



  02/200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