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洋插队的老吴

(2009-03-19 01:01:15) 下一个


                              (小说)

               
  老吴又睡不着,楼上动静太可怕。从中国餐馆打工回来已经是夜里十二点,洗洗上床应该是倒头便睡。可这楼上……

  楼上前两个月搬走那对中国学生总是很安静。老吴以为他们毕了业找到了工作。后来听说小俩口离婚了。哎哟-!不管怎么说,人家没这么打扰别人。

  老吴九六年来到这美国南部海港城市,现在已经一年多。早先他在中部地区的一个大学城。在那儿也是打过餐馆。九零年初他到美国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正赶上八九年的“民运”刚过,美国国会的议员们对“‘六·四’大屠杀”咬牙切齿,闹腾着要给同情“民运”的中国留学生“政治庇护”。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没敢马上答应,但同意在美国的大陆中国人可以先在美国呆着。于是老吴访问学者做完,虽然没在大学实验室里继续找到活干,还是拿了工卡合法地在美国干活。他那时想:“有这机会还不挣几个钱?快五十的人了,先给女儿攒点儿学费吧!”于是到工厂做工。第一年在美国是校方每月给他400美元生活费,到工厂每月能挣小一千。再以后布什签署了中国留学生、学者保护法案,他轻而易举地拿了绿卡。这下他颇费踌躇。

  没有绿卡就回国呗。现在回去,人家会说:“有绿卡还回来?那么爱国?”其实这里的潜台词是,“你别跟我这口口声声要当中国人!你那是混不下去,对吧?”再有,这次单位派他出来学习。逾期不归还有什么前程?在过去这算“叛逃”!本来他老吴就灰了叭唧。过去出身不好,快四十岁才找到对象,出国的时候女儿不到十岁。那些年受人歧视的苦楚仍记忆犹新。那就在美国呆着,反正有合法身份。可在这个地方是那么好混的?平心而论,现在中国的日子比过去好过,特别是在政治上。甭管别人怎么想,现在没人指着老吴说他出身不好。“民运”分子咒骂中国没有民主自由。照现在老百姓的言行,五七年全都是反党“右派”!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有点儿怨布什,“你要不签‘保护法案’我不就回去了?”

  他拿着绿卡有千斤重,前思后虑最后决定上中国餐馆。这把年纪在大学实验室甭想找活干;在工厂干以后还干得动?再说挣钱也太少!到餐馆混两年熬个大厨,兴许以后还能开个小餐馆。他要妻子、女儿乾脆移民过来,没想到她们还不干。妻子说要等女儿高中毕业,让她到美国读大学。其实妻子在国内混得也不怎么样,是个小学教员,没有他接济些钱,她们娘俩的日子就是最底层。她对美国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但丈夫拿了绿卡似乎又不得不去美国。女儿出息!重点中学里的好学生。她对上美国不怎么感兴趣,“我肯定能上清华(大学)!”那意思有点儿,“我不想到美国受那个‘洋’罪!”小孩子懂什么?到了美国你将过上你想过的日子。老吴和妻子都是这个想法,但他们并不觉得自己还有这个能力。

  拿了绿卡老吴立刻回国看了看,妻子有点埋怨他,“花这钱干什么?再有几年,女儿中学毕业我们不就去了吗?在那边辛苦打工挣的一下就花了1000美元,坐飞机风光了!”老吴没说话,心想:这女人家就是比男的能忍,四年不见也无所谓。

  一晃又小三年过去,老吴现在干着大厨,严格地按照他的计划一步步走下去。他原来没打算来这个城市,是他在大学城干活的餐馆的老板一定要他去,跟他称兄道弟。说他叔叔在这个海港城市开个小餐馆,年纪大想歇业。他推荐老吴去,等他叔叔退休就把餐馆接过来。他叔叔就比老吴大四岁!老吴苦笑,但还是很感激他。人家是真心地帮助,在美国遇上这样的好人不容易。

  老吴健壮,经营小餐馆的老夫妇也很善,餐馆生意过得去。活虽辛苦,气还顺,钱也在一点点攒,只求什么都不想。可这楼上老不让人睡觉!早知道这样,……也没办法。谁让咱住这样的公寓?这一点也不隔音的,最破烂不堪的,大陆中国人成堆的,每每爬出蟑螂的公寓。这一街区相对不错,怎么会有这么破旧的公寓?所以房租便宜,所以中国人都愿意住这儿,所以老吴找到这住,谁都别怨,慢慢忍吧。

  老吴住的楼下是三个小单间。老吴住一间,月房租175美元,还包水、电费,空调、暖气费,在这个城市恐怕是最便宜。另外两间各住着一个中国女留学生,房租也都是175块。不过他们得合用一个厨房、冰箱、卫生间。没什么,想想国内的条件,大家多多包涵也就相安无事,两个女孩儿和老吴相处得客客气气。再说老吴差不多都是在餐馆打点些就算了,很少用这个厨房。

  楼上谁住呢?一对大陆来的小俩口。男的来了有一年多,是来读博士的,女的前两个月刚从国内来探亲,所以他们搬到这儿。他们住的是一个卧室,一个起居室的套房,月房租350美元,同样地包水、电、空调、暖气。住小俩口亏点儿,还有一间起居室可以睡人嘛。咳,人家年轻人不缺这几个钱花,以后反正挣大钱。小俩口过日子就怕别人打搅。可他们总打搅别人呀!还真别这么苛求,他们恐怕不是故意的,谁让这楼板这么不隔音?就是故意又这么样?那是在人家的房间里。

  小俩口搬来时老吴并不知道。夜里回来听到楼上一帮人说说笑笑,才知晓楼上换了房客,那些人是帮忙搬家的,大概都是小伙子的同学。头几夜还好,最多是走路声音很重,老吴睡觉一贯很好,没有被吵醒过。后来有点不对劲,深夜楼上常“嘎嘎嘎”、“嘎嘎嘎”,姑娘笑个不停,像把小铁榔头,并伴有电子游戏机的音乐声。小俩口轮流操纵,玩儿得昏天黑地。老吴这回被吵得有些恼火,但架不住白天辛苦了一整天,也能渐渐成眠。

  可是楼上又发出了一种让老吴翻来覆去的声音!其实那声音比姑娘的笑声小,可是着实刺激人。开始老吴根本没在意,是哼哼声,姑娘不由自主地哼哼,还有床的扭动声。啊!这该死的不隔音的楼板!老吴开始“翻饼”,盼着楼上尽快结束他们理所当然的男欢女爱。他是个男人呀!五十多岁也还是男人。可楼上要享用他们的年轻。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没完。老吴彻底地失眠。他们几乎天天来,特别是周末的夜晚。有一个星期六夜晚,老吴给他们数着,共四次!到星期日中午,老吴昏头昏脑地上班前,他们又来了一次。姑娘毫无顾忌地大声哼哼叽叽,闹猫似的。小伙子整得床有节奏地震响。“他们怎么一点儿不注意影响呢?”老吴皱着眉,瞟了一眼正在厨房做饭的一个不动声色的女孩儿,肿着眼出了门。

  也不知道他隔壁的两个姑娘怎么想?让她们间接地和楼上的说说?怎么讲得出口呀?我也真无聊!老吴想着,还数他们昨天夜里共来了四次。不过也真是太多了点儿!是不是看春宫片看得太多?美国哪儿都租这种片儿。老吴也悄悄地租过一次。也就一次,租金太贵,一次五块!还是最次的一种。片子里没有情节,人像动物一样性交。可这一晚上四次,第二天中午还有个尾声,也够邪乎的!他们都是什么人?

  他们从外表上看是普通人。自从老吴注意楼上的小俩口,早上一听到楼上“咚咚咚”的出门声,他就从百叶窗的缝向外观察。他早早地把百叶窗扭开一点点,见楼上有人下来,赶紧轻声过来看。女孩瘦高,戴个眼镜,梳两小辫,不怎么好看,但年轻。年轻就是美嘛。真想象不到这单薄的身体里孕育着极高的情欲。那相貌和自己在国内大街上见到的,最老实的女孩子无异。南方的橘子移到北方就变成枳,何况他们是从中国到美国。老吴差点儿哼出声来。到了美国就变了!看她那一身牛仔服吧。小伙子长得稍差,个头儿和姑娘一样高,所以乍一看显得矮。他也戴着眼镜,一身牛仔服,很瘦、很结实,跑起来一阵风。利害,利害!人不可貌相。他怎么忽然想起自己的女儿?心里一下挺烦。

  姑娘似乎在什么地方补习英语,所以在楼上的时候多。有时老吴能听见楼上的录音机在一遍遍地放英语学习磁带。只听见磁带声,大概姑娘已被单调的声音催眠。坏啦!这会睡了夜里还不更闹?真是不幸被老吴言中。第二天,忍无可忍的,夜不能寐的老吴在楼道里贴个纸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挣钱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同志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然而效果等于零!老吴睡觉只好把耳朵堵起来。可这不是一种正常的声音。

  有一个星期楼上忽然无声无息。睡了几个好觉的老吴又有些好奇。“楼上搬走啦?”他问隔壁的女孩儿。“哦,放春假了,他们出去玩儿一个星期!”“你怎么不去?”“就一个星期!我得好好歇息一下!晚上到餐馆当waitress(侍者)挣点钱!”啊!就一个星期清静。抓紧时间睡几个好觉吧!下个星期日,老吴夜里下工开车刚回来,楼上的小俩口的车正好也到家。“玩儿回来啦?”老吴在停车场主动打着招呼。“太他妈的累了!”小伙子下了车。“一口气开十几个小时,眼儿都开直了!”“嚯!你们可得注意身体呀!太疲劳开车也会出危险!”老吴关切道。“哎哟!我可困死了。”姑娘也下了车软绵绵地趴在小伙子肩膀上。“您这是在哪儿干活?好像是在哪儿当大厨?”小伙子问。“是呀!就南边下去有个小餐馆。干顺手了,也不觉得什么?在美国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吴说得潇洒,掩饰着内心略略的不安。他们要是知道自己过去是个访问学者……“一个月挣多少钱?您每天好像都得干十几个小时!”小伙子偏偏要刨根问底。“哎哟-有完没完?”姑娘嗲兮兮地说。她的手毫无顾忌地从小伙子的衣领里伸进去摸。“我困得眼都睁不开啦!”“改日谈,改日谈!”老吴赶紧抽身退步。

  回到屋,老吴听着楼上洗洗涮涮了一会儿就没了动静。大概他们确实太累。今天夜里大概不会有“动静”。想着,他也进入梦乡。

  学校放暑假的时候,楼上没了“动静”。但肯定还有人住,听见楼上总有脚步声嘛,好像是那姑娘不在。遇到隔壁的姑娘的时候顺便问了问。“她上英语补习学校去了。离这儿四百多mile(英里)。不过那边学费便宜!”“她先生呢?”老吴问。“人家暑假还有好多实验呢,脱不开身!”“这一个小女孩子跑那么老远,放心呀?”“不知道!”隔壁的女孩儿摇摇头。“人家的事,咱们哪儿知道?我们不是一个系的。好像那女孩儿没上过大学,他们刚结婚,先生就出来了!……到美国总得先把英语补好吧?不然上不了学!”

  可这小媳妇一个人千里迢迢到外边读英文……咳!不关咱的事,别给人家瞎操心。她去读英语,我睡几个月好觉。至此,困扰老吴半年的失眠总算告一段落。妻子来信说,她们娘俩来美国的事得着手进行。朋友们说最好在女儿高中毕业前把移民证明都办好。到美国先上一年高中补补英语,然后再上大学。这正好和老吴不谋而合。他早就打听清楚,也正在办着移民证明。他妻子、女儿的移民签证是没问题的。只要他把移民证明、银行存款证明寄回去,大约半年就能排到美国领事馆的移民面谈。过后她们就要来了。想到这儿,老吴心直跳。餐馆里,老板正式跟他谈过,不久就把餐馆卖给老吴,价钱低得老吴心里都过意不去,才两万!老吴有钱。在美国辛辛苦苦打工挣下好几万。那老板手一伸,意思是让他把话说完。“我们俩口子四十多岁来美国打餐馆,开餐馆。说实话,苦虽然没少吃,可钱也挣了一些。四个孩子都供着上了大学,每人给他们买了车。我们房子也买了,银行里存了钱!别看我从台湾来,我们都是中国人。其实我也是北平人,小学毕业跟父母上了台湾!咱们最care(关心)孩子。现在不是干不动了,是不想操那份心。这活累心呀,不过你别怕!只要你起五更睡半夜,这钱咱们挣下了!这餐馆卖给别人我不放心!你是吃苦的人,这我看得出来。给你干我就心里踏实!……“咱们不是外人。你跟我说过老婆、女儿要来了。老婆来了就让她在餐馆里干。干些年就有钱了。我们呀!”老板一指他老伴儿。“在家也闲不住,到时候我们给你打工!咱们掉个个儿!这没问题吧?”老吴听了这话眼泪都要流下来。“您就干下去吧!你们怎么能给我打工?要不然把餐馆给您儿子!……”“咳!”老板手一挥。“我儿子能干他不早干上了?他们那么好的英文,那么好的学业,到这开餐馆?他们和咱们不一样。有时把你气死!我的女儿嫁给美国人了。我一点办法没有!说这些干什么!……老吴!你就干吧!你也不容易,该操点心挣点钱了。谁给谁打工还不是一样?你要是我朋友就别推了,放心好了,有什么棘手的事我们还在这儿干呢!”

  老吴此刻的心情是来美国后最好的。苍天有眼,让我遇见好人。秋凉了,老吴已把妻子、女儿的移民证明办好寄给国内。一切都有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劲头。忽然他想起楼上很久没有“动静”!大概那姑娘还在400英里之外学英语吧?

  星期日上午,老吴在厨房里吃早饭,看见楼上的小伙子搂着他的小媳妇从外边进来。回来了!“动静”马上就该有了。慢着!这不是他的……老吴很吃惊地瞪着隔壁的姑娘。待他们两人嘻嘻哈哈地上楼进门,隔壁的姑娘小声说:“(他们)离婚了!他太太刚到那儿就跟美国人跑了!现在的(这个姑娘)是他(新交的)女朋友!”“那儿的?”老吴吃惊之极。“他现在的女朋友吗?好像也是国内刚来的!”她忽然止住,不明白老吴为什么这么吃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