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

(2009-03-02 01:14:57) 下一个

        (评论)

  多维网上有篇有关土耳其作家奥尔汉·帕穆克先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章。在土耳其,人们对这个作家有争议。对他的文笔大家没什么好说的,都肯定之。但对帕穆克的历史和哲学观点就有不同看法了。因为他在作品中揭露了当年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前身)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另外,他的哲学观点得到西方人的肯定。 

  对这些争议咱不好妄加评价,因为根本不了解事实,同时也要尊重土耳其人的民族感情。只是说,帕穆克先生是西方人接受的人物。这让我想起多年以前,法籍华人高行健先生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在华人中引起的激烈争论。很多人对高行健的文笔不以为然,更多的人对他的时代背景描写愤怒,说他诬蔑中国人。 

  我是否定高行健的作品的(诸位千万别说‘那你写个看看’。咱是“吃客”,高是“厨子”),不仅仅在于他的文笔(我看许多都是抄袭、模仿,和不知所云、故弄玄虚),也不在于他所谓的“人性挖掘”,而是他的胡编滥造。举个例子,你听说过“文革”中一个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到处搞女人,而且那些女人都满不在乎地投怀送抱的吗?而高行健先生就是这样描写的。另外,他在他的作品中还搀杂上大量极其乏味的性描写。怨不得有人翻开几页以为是廉价商业小说呢。 

  但高行健先生得到西方人,确切地说,得到瑞典诺奖评委们的肯定。这说明什么呢?在这个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坏”评价的人类社会里能说明什么呢?照我说,就是别太拿诺奖当回事了。诺贝尔文学奖只是按瑞典老夫子们的想法评定的。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万物都在为表现自己竞争。所以请坚持自己的东西,在你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时候更要坚持。 

  你会说“有些人是狗咬屎橛子,拿蜜麻花都不换,明明错了还认死理”。但他还没意识到错了呀。他要是认为咬的是个“狗屎橛子”,他不就不吃了嘛。那他要是彻底失败了还没意识到呢?那只能遗憾,并对其执着追求致敬。总之,玩儿自己的,别太在乎别人的喜怒哀乐。 

  最后告诉大夥儿。高行健先生说他“胳膊疼”,好几年前就不写作了。他画中国“现代写意画”了。咱有幸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好像是“打哪儿指哪儿”,这意思是说,觉得他画得特“潇洒”,简单地画上两笔就对瘟头瘟脑的看客说:知道这是什么吗?见下面一片茫然就叹气:人生你们都看不出来,咱真是“阳春白雪”啊。

  (10、200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阿健 回复 悄悄话 我对西方文学大体上就没有好感。读过的所谓世界名著除了罗曼罗兰的一部、其它没
有健康的。真希望从来没有读过它们。
幸福剧团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哈。 关于高先生获奖,你去读读瑞典马悦然老夫子写的“我的第二故乡”,就知道为什么高能获得这个奖,要不然看看剧团写的“千万不要把诺贝尔奖当回事”。

不过,高从文革走来,局限性肯定很大。 据说他绘画什么也不想,只听音乐,听上三天,然后提笔,欧洲很多所谓艺术家现在都流行这样。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