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2009-01-26 01:39:08) 下一个

        (随笔)

  “品格往往是遗传的”用了“往往”二字就证明自己有点含糊,毕竟不是专家。这里我们可以分开谈。先不说品格是否遗传,先侃为什么一个家庭里的孩子的相貌会不一样。这个问题实际上有点不言而喻,孩子不是比较像父亲,就是比较像母亲,程度不同而已,有什么好奇怪的。说这是遗传大概没什么人异议,孩子从父母双方遗传多点儿少点儿造成的各不相同。但如果我们较真儿,非问为什么孩子像父母的成份不是各占50%?如果真是这样,全世界的人该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怎么可能!其实这是个复杂的遗传学问题,我们就不继续说下去吧。反正这点大家都接受:孩子的相貌遗传父母,到底像谁多点不会影响遗传的结论。

  但也可能孩子像家族中某个人,或者是祖父母,或者是舅姨叔姑等,为什么?这又是遗传学问题。一个人的相貌遗传父母,父母遗传于祖父母,等等,一代接着一代。但遗传分显性和隐性。也就是说,一个人遗传父母的基因有的表现出来了,有的没直接表现出来(医学上有很多遗传疾病,常常有隐性遗传,或隔代遗传)。父母亲遗传祖父母的某些基因没表现出来,后来却在自己的下一代上有所体现。因而造成上述现象。我这么说不知道讲清楚没有?不管怎么说,一个家庭孩子的相貌有差异仍然是遗传的结果。换句话说,一个人相貌的遗传不仅仅来自父母,也来自祖先,是代代相传的综合体现。

  相貌遗传大概不会有人反对,性格遗传呢?估计绝大多数人也同意。但品格呢?这就有异议了,有网友说品格往往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这里我想把品格做个定义,否则我说的品格和您说的完全不是一码事,你说我们瞎争什么呀。

  “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得太简单。品格:品性;品行。品性的解释是:品质性格。品行的解释是:有关道德的行为。那品质呢?解释是: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注意到了没有,品性应该定义在性格上--品质性格,而品质是某种本质的东西。这种“本质”的东西往往(我的“含糊”就在这里,因为自己也是个科盲)遗传。

  慢着,品格中还有品行--有关道德的行为。道德的行为能遗传吗?是否能举些例子表述,什么是“道德上的行为”?其实可以这么讲,无论什么样的“道德上的行为”,最终都可以归纳为某种性格。

  以上是我对品格的理解。当然,有网友不这么认为,我尊重您的看法。那咱们就别争了。

  在“品格往往是遗传的”的调侃中,我说过“后天获得的往往是社会道德规范”。就是说,为了维持一个社会的稳定性和发展,特定的社会道德规范需要人们来遵守、维护。根据社会的需要弘扬人类品格中某些品质,比如忠诚、宽容、坚毅、谦让等;抑制某些品质,比如狡诈、狭隘、懦弱、自私等;这就需要用后天的教育了。这种对品格的褒贬形成道德规范组成部份。

  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品格,但由于受着后天获得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在他的社会行为中不可能毫无顾忌,不然我们会说“没教养”。但你发现了没有。人老了的时候会变成“老小孩儿”,也就是说,跟小孩子一样的“不懂规矩”了,“没大人样儿”了。我想,这大概是脑袋瓜儿里的道德规范的约束渐渐没了。得,本性--原本的个人遗传而来品格暴露了。

  还有一点我观察后觉得有意思。按理,城里人要比乡下人受教育多,可不见得城里人就比乡下人普遍地有教养。我的很多朋友都是来自农村,但他们都挺有气质的,在他们思想上体现着很多现行社会肯定的品质;但一些所谓城里人却显得猥锁,行为举止按社会道德规范来衡量只能用下流来形容。这让我又不由自主地想到遗传的因素。嘿嘿,“朽木不可雕也”。

  我的“血统论”不谈人的“高低贵贱”,只讲品格的遗传性。话是这么说,但每个人的品格也并非那么典型、绝对。大家都是普通人,从人性的角度讲,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好的和不好的(相对而言)品格都具备,只是不尽相同而已。当然,有的人可能某种品格表现得比较突出,那我们就会说这个人很“特别”。如果您在网上,见到有人一贯地好斗,总是骂骂唧唧,如“水浒”中的无赖牛二,说这是典型的非洲鬣狗品格或许有侮辱人之嫌。您可以猜测,这主儿没准有精神障碍,属于“秽语综合症”。要是什么毛病也查不出来,祖上也查不出哪个人有这根筋,这可能是“基因突变”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