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是“九斤老太”

(2008-11-12 01:22:38) 下一个

        (随笔)

  镇子靠着一条交通要道的商业街上有个热闹的商场,里面有两个大服装店和许许多多小门帘儿,还有家电影院。妻子和女儿有时去逛,我很少光顾,因为印象不佳。可这天晚上我却在里面无所事事地瞎逛。女儿和女伴儿说在考试之后放松一下,前来看场电影,讲好晚上九点来接她们,我按时到了,却不见她们的踪影。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好几次她们都不守时,让我等了又等。

  我之所以不愿意去那儿,并不仅仅“无所事事”,还在於气氛令人不快,说确切些是看不惯那里怪模怪样的青少年的举态。电影院边上是一片游戏机,一群群的男孩子没完没了地在上面疯狂,乱哄哄,用玩具枪“扫射”,开“赛车”等,还有种两个人一起蹦的游戏,咋一看好像是两个舞步很一致的人在“跳舞”。真可以用“群魔乱舞”来形容。

  电影院前边的大厅里放着许多桌椅,那是为吃快餐的人们准备的。男女青少年们往往挤坐在一起。男孩子常装出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头发染成淡黄色或天蓝色,并用发胶黏成个鸡冠状,肥大的牛仔裤脱在地上,裤裆尽量接近地面,使他们走路都困难。女孩子们是弹力的黑色紧身衣,肚皮露出来,肚脐上有环才时髦,头发也是染得五颜六色,嘴唇涂成蓝色,耳朵上并挂着大大的耳环。女孩儿不断发出的尖叫能让你的无名火当时就冒出来。可我必须在此等人。咱在他们中间显得那么不伦不类,浑身的不自在。

  在我不得不度过的极其无聊的一个半钟头里,我还发现另外几个像我一样做父母的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在吵吵嚷嚷的青少年中尴尬。大概都和我一样的“任务”吧。

  我基本上是在电影院门口张望一会儿,然后在各个小门帘儿之间闲逛,心里全是抱怨和忍耐。在我不知道是第几次在商场里的小门帘儿一个个乱逛一圈之后,我看到了女儿和她的女伴儿。她俩正想找些零钱打电话。象这二位没有手机的女高中生也真是凤毛麟角。

  “都几点了?说好九点,现在都快十点半啦!”我真是有些恼怒。

  “谁说九点了?”女儿瞪圆眼睛。“我说到时候给你打电话。”

  “你说了吗?”

  “千真万确。”

  天哪,我已经老到耳背的程度?算我倒酶。“那就赶紧走吧。”

  先把女儿的同伴儿送回家。回来的路上谁也不讲话,我们之间有着隐隐的敌意。我终於忍不住问道:“什么电影?”

  “‘魔戒’。”

  “不是看过了吗?”

  “这是新出的一集。”

  “如果出到一百集,你也要看下去?”

  “我不就是和同班同学看场电影嘛。我一年才来几次?”

  “到这里来的青少年都很糟糕!一大群一大群的,看看他们恶心的样子。我看你们高中那些坏孩子总跑到商场里来胡闹吧?他们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我是不是也很糟糕?”女儿很不满。这显然是冲着我说“到这里来的青少年都很糟糕”来的。

  “我是说‘你们高中那些坏孩子总跑到商场里来胡闹’。”我在强调一个“总”字,而且也不想和女儿吵架斗嘴。可她却咄咄逼人。

  “什么‘坏孩子’!怎么是‘坏孩子’?学校里这样的同学多了,都是‘坏孩子’?”

  “我看他们是极少数。”

  “你怎么知道的?刚才还说‘一大群一大群的’。这是极少数吗?”

  “那最多占10%。”

  “真是搞统计的。但你的根据是什么?你调查了吗?”

  你看看这小丫头,还振振有词起来,尽钻我的空子。我必须得和女儿多说几句。“反正他们跟你们这些学生不一样。他们根本就不好好学习吧?将来能干什么?大学都上不了。高中毕业随便找个蓝领的活干,一辈子也就那样了。这叫什么生活?也就是凑合活着。永远……”

  “行了,行了。讲了多少遍了。”女儿不耐烦地说。“既然我们和他们不一样,你还发愁什么呢?”

  “常给你提点儿醒,怕你学坏。那些怪模怪样的家伙不学好。到时候就会吸毒,光想着性,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可我并没有认为他们‘不学好’。他们从来没犯法,只不过想快活、快活。怎么,照你的说法,只有他们才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你不是经常在家里说‘美国政客的很多行为就是犯罪’吗?”

  “你为什么总和我抬扛?”我的声音提高了。“‘美国政客的很多行为就是犯罪’和我现在说的‘不学好’是两回事。这些怪模怪样的家伙总不会是功课很好的人吧?”

  “我喜欢学习,我功课好。这是因为我有兴趣。那些同学不爱学习,他们爱干他们的事情,你怎么能说他们‘不学好’呢?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他们到底有没有犯罪?”

  我这女儿是‘学校政治辩论队’的,我趁早别和她辩论这些扯不清的问题。“那如果你也喜欢他们那样,你也去?”我这可以将她一军了吧?

  “当然了。但我不喜欢那样做,因为还有更有兴趣的事情要干。”

  谢天谢地,女儿“不喜欢那样做”。“那不得了,他们就是没出息呗。”

  “爸爸,我求你别这么说好吗?懂得尊重别人好不好?”

  我们又沉默了。唉,让我再苦口婆心一下吧。“我们上学那时候就是一门心思把功课学好,决不让大人为我们操心……”

  “让我把你这说了不知多数遍的话接下去。”女儿打断我。“从来不和品行不好的同学来往,懂得如何克制自己。我们那会儿学习条件多差呀,没有自己的房间,要干很多家务,根本也没什么好吃的东西……后来又赶上‘文革’,想学习也没办法。时间就这么耽误过去了。后来我们再上大学读书多苦呀。现在你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学习,一定不要辜负我们对你的期望。怎么样?爸爸,你再补充几句?”女儿笑眯眯。

  我哑口无言。得,咱是“九斤老太”。

  10、200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