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现代化包围中的阿米士

(2008-07-19 02:43:36) 下一个
  一直听说美国基督教教派中的阿米士很特别,他们宣称自身生活要完全按照圣经的旨意,现代化的一切都拒绝之,在农村过着男耕女织的简朴日子。由于他们在美国一直过着平静的乡村生活,远离都市,一般的人们对他们了解不多。对我来说,阿米士就颇有些神秘的色彩。美国曾有部电影“证人(WITNESS)”,涉及到阿米士的生活,我了解阿米士仅限于这点感性认识,可那毕竟是电影呀,谁知道是否完全客观?趁着一次节日长周末亲自去了一趟,但也是走马观花,仍没什么深入了解。不过有个印象很深刻,阿米士在现代化的包围之中正逐渐变化着。
 
  阿米士在北美分布于美国的22个州和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宾夕法尼亚州东南,费城附近的LANCASTER县是他们比较集中的地方。据1998年统计资料,这个县大约居住着两万(保守的)阿米士。这并不是说这个县只有阿米士,他们只占这个县人口的很少一部份。人们习惯上称宾州东南阿米士居住的地区为“德国乡村”。实际上“德国乡村(DUTCH COUNTRY)”的范围要比LANCASTER县大得多,而且这一地区内还有其他和阿米士类似的基督教派。最接近阿米士教义的教派是保守的MENNONITES(不用电,赶马车等),LANCASTER县内有九千。另外,此县内还有23000非保守的MENNONITES(生活和美国人没什么差别),6500虽然开车、用电,但在其他方面仍尊从保守、传统教义的MENNONITES。就是阿米士中也有改革教义的,现在LANCASTER县已经有1500开车、用电,但其他方面尊从阿米士教义的“阿米士革新派”。还有更小的一些类似阿米士的教派(如BRETHREN)也在这一地区,被称为“过简朴生活的人们(PLAIN PEOPLE)”。所有这些尊从保守教义的基督徒,并居住在“德国乡村”的人们被称为“宾州德国人”。这些人最大的特点是讲究谦卑,注重家庭和自己的社区生活,与周围的现代化世界不来往(他们声称“与现代化世界隔绝”,但我认为不可能,看看,已经有1500“阿米士革新派”开车、用电了)。

  “宾州德国人”并不一定都来自德国或者德语区,他们也有来自英伦三岛、瑞士和法国的。
 
  到了LANCASTER县城附近,阿米士的踪影就渐渐多起来。相对窄的公路上来来往往跑着他们的马车(那些马真漂亮,让我这个老“知青”羡慕不已),车上的男子都戴着黑礼帽,有些还留着连髦胡子(结了婚的阿米士男人可以留胡子),女人都穿着简朴、单色的衣服,头发都挽在脑后,像传统中国结婚妇女的“纂儿”,并戴女式帽子,穿过膝盖的长裙,衣服也都是长袖的。田野里也散见阿米士在干农活。他们使用的牲口真多呀!如果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耙地最多也就使两头牲畜,可在阿米士用四匹大马。他们的马之高大,肚子里可以装下中国的小毛驴。大量使用畜力代替人力,传统中国农村绝对没有这个条件。实际上,他们“简朴的乡村生活”要比传统中国的农民不知道要好多少!   这里地势平坦,公路两旁不断地飘来马粪和牛粪的气味,初秋的地里长着玉米、土豆和其他作物。有大片翻过的地,大概是种过冬小麦,养牛场散落在原野上,圈栏里有一群群奶牛或者肉牛。养牛场最显眼的标志是储粮仓(牛的精饲料),都是两个,类似小灯塔似的涂着白色。我估计这里的农场主,甭管是不是阿米士,都以养牛(奶牛和肉牛)为主。农场的主人住得很分散,独门独院的很多;不像中国一个个村落,几十、上百户人聚集在一起。中国是讲究精耕细作的,过去也没那么多牲口。这里的阿米士不使用机械力,但他们拥有大量的畜力,也可以耕种大量的土地。美国就是地多。美国的农场主们为什么不聚集在一起居住?我能肯定的理由就是:地方大,想住哪儿都可以。
 
  阿米士是什么时候到北美的?大约三百年前吧。阿米士开始一批批来到LANCASTER县的时间是1720年至1730年。其实阿米士是从MENNONITE教派中分出来的,不过两者的教义差别不大,都属于宗教改革时期的浸礼派教徒(我在LANCASTER县看见两个教派合用一个教堂)。他们认为人只有到了成年,通过忏悔认定自己对基督的信仰后才能受洗成为基督徒。不抵抗精神也是他们的基本教义。阿米士还在家里做礼拜。由于天主教和新教认定他们对圣经的解释是异端邪说,其教派是邪教,阿米士和MENNONITE等被迫害致死了很多。他们当时不得不逃到瑞典的山林中和德国南部队山区。阿米士是因为受到宗教迫害才从欧洲移民北美的。
 
  在美国阿米士当然得讲英语,必须和外界的人交流时就要说。英语是在他们自己的学校里学的;但在家中说他们自己的方言--“宾州德语”。在进行礼拜的时候他们用“HIGH GERMAN”,我想大概是“德国官话”吧。这样看来他们讲三种语言。
 
  他们的孩子在自己的学校里上学,只上到八年级。老师常由阿米士中的未婚女青年担任。阿米士认为上帝只让人们过简朴的生活,不需要那么聪明,所以上到八年级足够了。
 
  在LANCASTER县的路边看了一所阿米士原来的学校。这所学校现在已经是参观的地方了,1872年兴建、开学,1969放弃(大概是搬到阿米什相对集中,又不受外界干扰的地方去了吧)。
 
  阿米士的学校都是一间教室的,一至八年级都在一个教室里。授课的内容包括英文阅读、拼写,基本的算术。到了高年级还教授“德国官话”(礼拜时要用)。我数了一下,最多可以有四十多个男女学生同时上课,都有自己的课桌,前排是低年级,后排高年级。一般有两、三个老师同时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我猜测老师们分别上讲台利用黑板上课,不在讲课的老师就在课堂上分别辅导自己的学生。一般地讲,阿米士学校是在农闲的时候上课,农忙时孩子们就得下地帮助家人干活。
 
  美国是义务高中教育的,阿米士学校这样做等于孩子们少上四年学。这违背美国宪法。但阿米士们为他们的八年教育一直进行不懈的解释(他们认为这符合他们的信仰)。终于,在1972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免除阿米士教派的孩子八年级以上的教育。至此,在美国的阿米士学校八年教育属于合法了。不过非保守的MENNONITES和“阿米士革新派”的孩子不是这种情况,他们的孩子都到公立学校上完高中,有些去大学深造。
 
  一个教室的学校是没有照明设备的,所以阿米士学校的窗户都很大。冬天是阿米士孩子们上学的主要时间,所以教室里有取暖用的大铁炉子。孩子们上学来的时候就每人带一个大土豆当午饭。早上来就放在炉台上烤,中午也就熟了可以吃。那个炉子是很大的。我看了,确实如此。阿米士学校的校规严格,有体罚。如果孩子在上课时打瞌睡或不守纪律,教师会用教鞭打他的头。

  现在要提个问题。看起来阿米士和保守的MENNONITES依据自己的信仰拒绝现代化,过封闭式自给自足的简朴田园生活,但他们是否真能做到这一点?事实上他们做不到。阿米士的教士们对此也是清楚的,所以他们生活方式的改革正潜移默化地一直进行着。表面上他们还按19世纪欧洲农村的生活方式生存着,其实变化已经很大了。有些客观事实他们也不能不接受。比如燃料问题,他们总不能烧木头吧,美国可不允许阿米士砍大量的树做燃料,烧庄稼杆稞非常费事,取暖效率也太低。我反正是没见到阿米士家庭门前屋后有大柴火垛。估计他们是买煤做燃料。这煤不是通过现代化声称方式挖出来的吗?再有修建房屋、牛舍等的木材、建材。这不得到外边去买?木材、建材加工是现代化生产方式。他们穿的衣服可以自己做,但布料得去买。布料的生产又是现代化方式。另外,各种手工具很农具未必是阿米士自己生产的。很多阿米士在农贸市场是卖自产的奶制品、肉制品、各种面食、鲜花和手工艺品的,这就不能说是完全意义自给自足了。
 
  怎样面对之?阿米士的教士们把握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是没有影响到他们简朴的生活方式,只要他们紧密的家庭结构不受影响,有些事物是可以接受的。反之就拒绝。
 
  话是这么说,做起来恐怕不容易。在LANCASTER县的农贸市场里,我看见一些卖东西阿米士妇女的服装已经不那么传统了。实际上这是非同小可的,因为阿米士穿传统服装并不是习惯,而是尊从信仰。现在她们的服装上有了扣子,传统的服装上应该用别针和按扣。而且我发现,她们的衣服色彩多起来,而且并不是纯棉的。女人都是爱美的,但这是否违背了她们的信仰?我看阿米士的教士们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我很想去阿米士的家庭中看看,试着找了一家,但门前玩耍的一群阿米士小姑娘用非常戒备眼神看着我们,并拒绝照像。算了,别影响人家的生活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youli 回复 悄悄话 第一次看到有中国人对北美的 Amish 有兴趣, 去了解他们。
赞一个 !
EL 回复 悄悄话 "德国乡村(DUTCH COUNTRY)”?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