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夜雨

我想知道,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眼中,实现美好的思念是怎样一个梦.....
个人资料
正文

反腐败的确太难太难,出路在哪里?

(2009-12-10 05:45:55) 下一个
    多家网站刊载同一条消息:湖北省武穴市委副书记冯汉武被黄冈市纪委“双规”后,坦白交待了几年前在湖北省蕲春县任组织部长时卖官的黑幕,并向纪委交出了账目和名单。蕲春县卫生局长胡XX因行贿,在9月底被黄冈市纪委“双规”。 奇怪的是:卫生局长胡XX行贿并不多,只有几万块钱,排第三名。排在首位、名列第一的,是蕲春县教育局长刘建文,行贿十几万(黄冈市纪委有案卷、凭据),而他到现在却无人理、无人问,安然无恙,照样做官。网民们说,这是一个奇迹。

    第三“双规”,第一做官,这的确是一个大奇迹。那么,这奇迹的背后呢?

    党和国家与腐败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最大矛盾;反腐败是今天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党中央反腐态度十分坚决,亿万人民群众反腐斗争如火如涂。尽管如此,反腐败却十分艰难,腐败分子仍十分猖獗(特别是县级),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保腐体系

    反腐败力度如何,完全靠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但这里却暗藏着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保腐体系。

    纪检办案,是一级管一级,绝不越级处理。比如举报某县科局干部,哪怕举报信成万上亿飞遍全国各级各地,但最后只有该县纪委才能处理。如果举报的是副科级以下干部(副职),查与不查,由县纪委书记一人说了算;如果是副科级及以上一把手,查与不查,则由县委书记一人说了算。也就是说,只要把县委书记(或纪委书记)一人搞定,哪怕贪得比和绅还多,也无人敢查,仍然是清官。

    因此,如果县委书记(或纪委书记)有意包庇某人所共知的巨贪,则必须等该县委书记(或纪委书记)先被“双规”才能查。而这位县委书记(或纪委书记)是否被查,则由市委书记(或纪委书记)一人说了算……

    这个体系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啊!

    例如迄今为止全国最著名、影响最大、最有典型意义的湖北蕲春县网络“诽谤”案,该县人民群众十年如一日向各级纪委、检察院举报该县教育局长刘建文腐败问题,写举报信达数千封,均石沉海底。于是,爆发了数百群众,上网发贴数千份、举报蕲春县教育局长刘建文腐败问题千余个、全国绝无仅有的大规模群众自发举报腐败的重大政治事件,可到现在仍没有任何单位、任何部门对群众举报的千余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

    二、错综复杂的保腐网络

    有人说,“地方是反腐惩贪还是纵容包庇,取决于某个领导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良心”,这句话是有深度的。这里面潜伏着一个错综复杂的保腐网络。

    一是保腐领导和腐败分子同在一条船上,保护对方是为了保护自己。否则的话,何必要顶着保护腐败的恶名,被广大人民群众和全国舆论指责呢?当然,领导虽和腐败分子同坐一条船,并不是领导政治觉悟低,而是领导在无意识中被腐败分子有意识地拉进了这条船,等到发觉上当,已是身不由已了。

    二是领导虽然保腐,但对这个腐败分子却从心底里瞧不起,甚至十分厌恶。他也深深知道这个腐败分子迟早会身败名裂,甚至会把自己拖得身败名裂,但在该腐败分子的威胁之下,也存一丝平安的幻想,只好全力保护对方,挨一日,算一日吧。

    三是贪官 “唯钱是用”,相互勾结。贪官掌权提拔干部绝对的是论“钱”不论“才”,在他眼中,“才”狗屁都不值,只有“钱”才是最实在的东西。这实际上是培养贪官最直接的接班人。花钱买了官,自然不仅仅是为了捞个“本”。于是一上任便自然而然地不择手段拼命敛财,当然他还会用所捞的钱投上司所好,巩固地位再图升迁。在敛财时他既心安理得,也无忧无虑,因为一旦出事上司绝对会舍命相保,因为他们已经在同一条船上了。上司接到群众举报知道下属已经犯罪却又无可奈何了,既不能制止其行为又无法抵御其源源不断送来的金钱,唯一的办法就是抓住自己的上司,让他也坐到自己同一条船上……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网络十分严密,上下勾连,精诚团结,坚如磐石,势力强大,牢不可破!

    三、舆论反腐的有“气”无“力”

    在反腐败斗争陷于困境时,网络应运而生。如今,网络已经起到较大反腐作用,比如陕西周老虎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南京周久耕事件、温州“购房门”事件等等,皆是匿名网民暴料,引起社会关注,最终才得以还原真相、惩恶扬善的。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舆论只有“气势”而没有“力量”,舆论的力量全靠地方纪检、监察部门的支持,如果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在某贪官的控制下,对媒体舆论置之不理,舆论是毫无作用的。

    再以湖北蕲春县网络“诽谤”案为例。自2008年4月8日始,全国媒体聚焦蕲春网络案,《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CCTV网》《搜狐网》《凤凰网》等大型网站均在首版"今日要闻"数次作重点报道;全国千余家网站、论坛积极关注案情进展,并展开热烈讨论;《荆楚网》等省级网站还开设了《蕲春网络案专题》,全国亿万网民表示了道义的支持发出了正义的呐喊。在《法制日报》《中国农民报》《北京晚报》《上海晨报》《长江商报》等大报的引领下,除此案所在的黄冈市报纸保持沉默外,全国地市级以上的报纸全部参与了重点报道和讨论,无一遗漏。湖北电视台、湖北广播电台均在黄金时间作了重点报道和评说。北京法律界专家学者对此案进行了法律探讨,《北京青年报》作了专题报道。

    媒体对此案所投入的力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但结果怎么样呢?哪怕舆论、媒体、网民闹得天翻地覆、惊天动地,蕲春县表现出“集体失聪”,采取“鸵鸟政策”,不看、不听、不理、不问。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纪检部门对群众举报的千余个腐败问题过问,那刘建文仍然安然无恙继续当教育局长。

    四、人民群众太弱太弱

    在反腐败斗争中,人民群众是最坚强的,最勇敢的,但也是最弱小的。说他们最坚强、最勇敢,是因为他们最爱党,最爱国,受害最深,最痛恨腐败;说他们最弱,是因为他们无权无势无力量,明明知道谁是最大的贪官却毫无办法。一万个百姓反腐,不抵一个当权者保腐力量的万分之一。

    有人会说:只要人民群众勇敢地站出来,与腐败势力作殊死的斗争,那一定会取得胜利。这话说得好听点是“站着说话腰不疼”,说得不好听是把老百姓往死里坑。

    试问:是老百姓反贪官容易还是贪官整死老百姓容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妻儿老小的生命重要还是反腐败重要?反腐败的成本的确太大太大,不是一般人敢于尝试的。

    所以,我们不能责备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不够坚强。人民群众是最有正义感的,只不过迫于权势不敢、也不能站出来。当人们面对正义和利益的选择时,往往选择的是利益;面对权势和道义的选择时,往往选择的是权势。

    于是,我们看到一系列奇迹:人民群众十数年如一日举报教育局长,石沉大海;千余网民发贴数千份举报教育局长数年无人理无人问;全国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一齐出动,重炮猛轰,仍然风平浪静;行贿第三的被“双规”,名列第一、行贿十几万的照样当官……

    反腐败的确太难太难,出路在哪里?

    让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共同努力吧!希望,也许就在明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