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bin

作者的话 受近代乡人马益著先生的《庄农杂字》的启发,我写了这篇《 受近代乡人马益著先生的《庄农杂字》的启发,我写了这篇《保健杂韵》。希望感兴趣的乡亲读了之后,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多一些了解。 受近代乡人马益著先生的《庄农杂字》的启发,
正文

蜂鸟,地球上最小的鸟

(2024-06-08 04:06:06) 下一个

地球上最小的鸟,蜂鸟

 

’一石激起千层浪‘,因着朋友与大家分享了她拍摄的安娜蜂鸟照片,引起同学们对于蜂鸟的好奇心。蜂鸟的确是很奇特的鸟类群体!我将蜂鸟的奇特之处编、译、整理如下:

 

因翅膀拍打产生的嗡嗡声而得名的蜂鸟,是在大约4200万年前从它们的姐妹群体——雨燕和树燕——中分化出来的特殊鸟类。

 

它们究竟奇特在哪里呢?

 

1,产地分布奇特:蜂鸟是美洲特有的鸟类,属于蜂鸟科(Trochilidae)。它们大约有366个物种和113个属,分布范围从阿拉斯加到火地岛,但大多数物种集中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截至2024年,21种蜂鸟被列为濒危或极危物种,并且许多物种的数量正在下降。

 

黄勇拍摄的安娜蜂鳥又称為朱红蜂鳥是美洲及西太平洋沿岸最常見的蜂鸟,体型中等,十公分左右,重约五克。

 

2,体态奇特:

蜂鸟是体型最小的成鸟,体长7.5-13厘米(3-5英寸)。最小的是5厘米(2.0英寸)的蜂鸟,体重不到2.0克(0.07盎司),最大的是23厘米(9英寸)的巨蜂鸟,体重18-24克(0.63-0.85盎司)。蜂鸟以其长喙著称,专门用于吸食花蜜,但所有物种也食用小昆虫。

 

3,飞行模式奇特:

各种蜂鸟都能快速拍动翅膀,每秒十五到八十次不等,快到几乎乎看不到翅膀。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它们不但可快速前进飞行,还能垂直上下飞行,,”又可悬停在空中,也能也是世界上唯一 可以向“后倒飞行的鸟。

 

4,代谢功能奇特:

蜂鸟具有所有脊椎动物中最高的代谢率,这是支持其在悬停和快速向前飞行时翅膀快速拍动的必要条件。为了在食物稀缺和夜间不觅食时节省能量,它们可以进入类似于冬眠的状态,称为休眠状态,将代谢率降至正常水平的1/15。在飞行和悬停期间,蜂鸟每克肌肉组织的耗氧量约是精英人类运动员的10倍。蜂鸟通过其飞行肌肉中极高密度和接近的毛细血管和线粒体实现了这种非凡的耗氧能力。

 

5,肾脏功能奇特:

蜂鸟的奇特动态代谢率需要奇特肾功能。蜂鸟在一天中摄入的花蜜和相应的大量水分可能总量达到体重的五倍,还有蜂鸟的美食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因此蜂鸟的肾脏具有特殊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以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状态。

 

6,心肺功能奇特:

蜂鸟的心率从每分钟5001,263次(bpm)不等,这取决于其运动状态。例如,一只蜂鸟在活动时心率可以达到1200 bpm,这比人类运动员在锻炼时的心率快10倍。 相比之下,当蜂鸟进入一种叫做静息的状态来保存能量时,蜂鸟的心率可以在夜间下降到50-80 bpm 在静息期间,蜂鸟的体温也会下降近50°F,其呼吸可能会短暂停止。

 

6,羽毛结构奇特:人们说蜂鸟具有川剧演员的瞬间“变脸“本领,低头转颈之间,脸色骤变。蜂鸟看起来会变色是由于其羽毛的结构能够反射和折射光线。这种现象被称为虹彩效应,使它们的羽毛在不同的光线角度和观察者的位置下闪烁和变化颜色。羽毛的微观结构包含层状结构,会干涉光波,增强一些颜色而减弱其他颜色,早成变脸效果。

 

有人说只有雄性蜂鸟有“变脸功能“,这不完全正确。虽然雄性蜂鸟通常比雌性更具有色彩变化和多样性,但并非所有蜂鸟种类都符合这一规律。一些蜂鸟种类中,雌性也具有引人注目的羽毛色彩,尽管它们可能不如雄性那么鲜艳或变化多端。因此,色彩变化在蜂鸟中并不完全是雄性的专利。

 

7,血红蛋白奇特:数十种蜂鸟物种在高海拔的热带山地栖息。在这里空气中的氧分压降低,对蜂鸟高代谢需求构成了低氧挑战的条件。为了适应生活在高海拔低氧环境,这里的蜂鸟的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发生突变后血液中携氧蛋白——血红蛋白——具有特别的血氧亲和力。

 

8,发音功能奇特:蜂鸟因其在飞行和悬停时产生的明显嗡嗡声而得名,这种声音在它们觅食或与其他蜂鸟互动时尤为突出。嗡嗡声具有沟通功能,可以提醒其他鸟类有同伴或潜在配偶的到来。这种嗡嗡声源于快速拍打翅膀时产生的气动力,通过上下拍动产生振荡和谐波,类似于一种乐器的音质。与蚊子的嗡嗡声、蜜蜂的嗡嗡声和较大鸟类的呼呼声相比,蜂鸟的嗡嗡声在飞行动物中是独一无二的。

除此之外,蜂鸟还有鸟类的发声器官,许多蜂鸟种类表现出多样的声音,包括啁啾声、吱吱声、口哨声和嗡嗡声。在社交互动、觅食、领土防御、求偶和母鸟与雏鸟的交流中,它们发出复杂性和频谱内容各不相同的“方言“。

 

9,视觉功能奇特:在进化过程中,蜂鸟为了适应快速飞行或悬停时的视觉处理需求,发展出密集的视网膜神经元阵列,从而在侧面和前面的视野中提高空间分辨率。蜂鸟拥有第四种色觉视锥(人类有三种),可以探测紫外线光并区分非光谱颜色,可能在识别花朵、求偶展示、领土防御和躲避捕食者方面发挥作用。

 

10,散热性能奇特:蜂鸟的高代谢率,尤其是在快速向前飞行和悬停时,会产生大量体热,需要通过特殊的热调节机制来散热,这在炎热潮湿的气候中更具挑战性。蜂鸟通过呼出空气的蒸发以及从眼睛周围、肩部、翅膀下方(翅膜)和脚等无羽毛或薄羽毛覆盖的身体结构部分散热。

 

11, 休眠(torpor)状态奇特:

蜂鸟的新陈代谢可以在夜间或任何食物不容易获得的时候放缓;鸟类进入一种深度睡眠状态(torpor休眠),以防止能量储备下降到危险水平。

 

在夜间休眠期间,一种加勒比蜂鸟的体温从摄氏40度降至18度,心率和呼吸率急剧减慢(心率从每分钟高于1000次降至约50180次)。在安第斯山脉海拔约3800米处,一只铜绿蜂鸟在夜间冬眠时的记录显示,体温降至3.3摄氏度,这是已知的鸟类或非冬眠哺乳动物的最低水平。在海拔较高的安第斯蜂鸟中,根据物种的不同,冬眠时间为213小时不等,降温速度为每分钟0.6摄氏度,回温速度为每分钟11.5摄氏度。

 

由于篇幅限制,关于蜂鸟只能写这么些。

 

俗话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鸟类何尝不是如此。愿世界百鸟争鸣,百花盛开;给人类创造美好的家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