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顾历史:华裔社区也须自我省思

(2008-10-11 21:14:36) 下一个
文章背景:至1998年,加州佛利蒙市发生了一系列对华裔社会怀有敌意的事件,其中包括有敌意的电子邮件、爆炸事件、因为种族原因来意不善的传真等。“华人权益服务社”代表华裔社会,提出谴责,同时提醒华裔社区分担对社会的责任,以改善自我的社会形象。

连串事件提供社区省思机会

王彦邦 (华人权益服务社社区参与主席)

April 4, 1998 《世界日报》(记者 杨宁茵)

世界日报收到的这封以中文写的传真信,虽然发信的人坚称他没有恶意,但是传真的内容充满威胁的口气,这在美国是相当严重的罪行,是犯罪的行为,他是否知道?
但是,在这封信的背后,他也说出了一些和我们深思的重点。很多时候,当我们觉得外界似乎对华裔社区怀有敌意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该反躬自省一下,我们是否曾努力地和主流社会融合?

谈融合,其实都是很简单的事,例如买东西时给售货员一个简单的微笑;过街时礼貌地和邻居说声早安;多参与学校家长会的活动,为孩子尽点心力;发挥爱心,捐钱给无家可归的人。这些虽然都只是小事,却可以赢得那些对我们文化不了解的人的尊敬。我们应该从旧金山华埠的龟蛙案中得到的教训 – 对不公平的指控,我们要有所反击,但也应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了解融入美国的文化与生活方式。

传真中提到"华人都想把小孩送到最好的学区,可是你们可知真正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好好反省。我认为我们真的花了太多心力要求小孩拿高分、考第一名、进好的学校,而忘了受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公民,表达对弱势者的同情,以及对滋养我们的社区有所回馈。我有时候会怀疑,那些拼了命希望把孩子送进哈佛、史丹福等名校的家长,是不是真的在乎怎样做对孩子最好,还是只是希望在其他亲友的面前觉得有面子?事实上,美国社会评断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于上过什么学校,而在于你日后在工作上的表现。

对于这一连串发生在佛利蒙的不幸事件,(有敌意的电子邮件、爆炸事件、因为种族而起、来意不善的传真等),如果真能产生一些好的效应,就是提供了我们社区一个觉醒的机会,让我们好好反思我们的缺点,和充斥在我们与主流社会间的不信任与敌意。在互相增进彼此的了解之后,我们更可以生活在和谐之中,采取彼此的文化中的长处截长补短,而真正实现美国立国的伟大精神 – 文化的大熔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