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2)
2021 (1)
2024 (1)
今年九月二十九日,星期天下午一点半,在旧金山湾区 Santa Clara 市的一个剧场,由王丽芳京剧工作室,飞扬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京剧大汇演,在众多票友和湾区各界华人社团的支持下,拉开了帷幕,此次演出的节目有:贵妃醉酒,春闺梦,别窑,武家坡,大登殿。贵妃醉酒被排在第一个,主演者: 本人。
一年前俺的京剧老师,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的京剧艺术表演家王丽芳老师,给俺订了今年的演出计划-贵妃醉酒,这是一出集唱腔,身段,表演,对白,音乐等于一体的一场戏,故事梗概是说,杨贵妃在一个风和日丽,景色迷人的下午,在众多侍从簇拥下来到御花园的百花亭,等待皇上驾临,与其一道饮酒摆宴,共赏美景良辰。不料太监突然来报,皇上驾转西宫去了。杨贵妃惊讶失望生气无奈之后,决定一人独饮,最后酒醉被侍女搀扶回宫的故事。
说真的,当我答应王老师准备学这场戏的时候,我对这场戏的难度绝对的估计不足,以为只要会唱,再学点身段,表演表演即可,就像前年俺演凤还巢那样容易。没想到,跟王老师学唱第一句“海岛冰轮初转腾” 时,一张嘴就出错,发音发的怎么听都像是唱民歌,不像是唱京剧。
王老师说,奇怪呀,去年你演凤还巢不是唱的挺好吗?现在怎么唱的一点京剧味都没有了?我的妈妈咪呀!漏馅了!原来,俺趁王老师回国休长假时,师从旧金山湾区著名男高音党伟光老师学习发声和唱民歌,才不到半年,口型和发音完全变了,变成彭丽媛了, 只可惜咱和彭丽媛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
整整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我才渐渐找回以前的发声方法,用喉咙的前半部分和鼻腔共鸣发音,口型保持扁圆型,声音从鼻腔额头部发出,京剧味道才会出来。接下来是舞蹈和身段,贵妃美丽华贵,仪态万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王老师说,你要一招一式都觉得自己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所以每个动作,每个微笑都要美,在对白时,眼睛要稍稍往下看,才显高高在上。最重要的是出场,有六个宫女两个太监护驾,贵妃当然要步履从容,高傲大气,心情极佳,唯我独尊,这样才能一出场就震得住台下观众。
对我最具挑战力的是,如何将贵妃在心情极佳的状态下,突然听说皇上爽约,不能前来和她一起饮酒,而是去了另一个嫔妃的住处时,那种惊,怒,气,无奈和决定自饮几杯的烦闷心情表达出来,如何又能表现出酒醉之后的贵妃那种失落,伤感,孤独无奈等的内心感受。说到这里,就不能不说说走醉步,刚开始跟王老师学走醉步时,我摇摇晃晃,王老师忍不住笑了,说我走的像个瘸子。
后来王老师的女儿关一,著名的青年京剧艺术表演家,教我身段。关一的身段太漂亮,太完美了,我想我这两辈子都学不来她身上的京韵味。关一的全身都是戏,只要你看她演戏,保证你是如痴如醉。 关一在教我醉步时,说我的醉步虽然不再像瘸子了,但却像个中风病人,因为她说,我的步子虽然走的有醉态,但我的眼神贼清醒,不像是喝醉酒的,倒像是中风病人,脑子清楚,腿不听使唤。
我的妈呀,人家杨贵妃虽然喝醉了,她也是个美人,我怎么能忍心将美丽的贵妃演成一个中风病人呢?恰巧我们教会小组的Joshua 在家里自酿红葡萄酒,那天我去他家查经,一口气喝了两大杯红葡萄酒,想真实的体会一下喝多了的感觉,可惜啥感觉也没有。我查经小组的另一位朋友Mary, 也很支持我,不但为我饰演剧中六名丫环中的一位丫环,还为我带来一瓶上好的红葡萄酒,让我一醉方休。很可惜,我这人平时眼神不但贼清醒,大脑也贼清醒,(不清醒怎么给病人看病呀?),所以那瓶上好的红葡萄酒至今还在我的诊所睡大觉呢 !
其实上台有点紧张,艺术上有点降低也正常。不过有时因为有观众的Interaction,表演者往往更有激情,倒也是平时训练不太得的到的。整体效果大概更好些。期望下次西口mm更精彩的表演。。。
谢谢茅斌兄鼓励。
西门兄,你这篇文章可以独立了。没有读到就浪费。
表演上,《贵妃醉酒》是一台唱做并重、载歌载舞的戏。主角杨玉环一个人从头唱到尾,保留了元代杂剧的特点。出场后先唱后念,又具有南戏的形式。对演员的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有很高的要求。就拿戏中用的很多的水袖功来说,袖的基本动作有:甩、掸、拨、勾、挑、抖、打、扬、撑、冲10种。唱功上说,开场的《四平调》,极具昆曲特点。昆曲经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太仓魏良辅发明,文人气息浓厚。唱词文字工整,演唱时字头,字腹,字尾,要交代清楚,最是讲究字正腔圆。
要演好《贵妃醉酒》,身段的表演极其重要。持扇,转身,鱼卧,跌倒,要做得丝丝入扣;醉眼朦胧,步伐踉跄,要做得恰到好处。要求演员通过优美的歌舞动作,细致入微地将杨贵妃期盼、失望、孤独、怨恨的复杂心情一层层揭示出来。
西口(和西门同姓西,西门凑上去了)mm虽说是医生,但当起京剧票友来,有声有色。扮相端庄,有贵妃气慨,表演灵动,和妖姬身份相符。水袖甩得不错,后面的大段表演,也是中规中矩。尤其是唱功,声音有穿透力。一开始有些紧张,音准略有不足,到后来渐入佳境,不知是否有秦腔的功底?唱腔自是高昂。
京剧是中国的大戏,自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和早先入京的秦腔,昆曲融合,道光年间,汉调(又称楚调)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徽班又兼习楚调之长,为汇合二簧、西皮、昆、秦诸腔向京剧衍变奠定了基础。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京戏”(也叫“京剧”),形成,荟萃的全国名剧种的精华。
后来经慈禧太后的鼓励,清代和民国官方和民间的追捧,京剧艺术大放异彩。建国后受极左思潮影响,传统剧目打成毒草,但江青在京剧改革上也做过努力,几台京剧样板戏也不失为优秀作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进步,新一代青年不少离开传统剧种远了。对西口mm的Group中各位朋友为保存和发扬中国文化传统和遗产的努力表示十二份的敬意。并代问各位艺术家好。
谢谢!
那瓶朋友送的葡萄酒好好保存哪,别哪天把自己整晕乎真的醉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7V3smnFafo&feature=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