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45-8.-2:杜鲁门是不是种下了美国\'空中优势的祸根:1945.8.德国波兹坦,

(2009-05-06 22:23:58) 下一个
当杜鲁门神秘的对斯大林说,美国有一样“新武器”时,斯大林觉得大事不妙了,

尽管打听到有关的计划,可知道是事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1945.8.2签订波兹坦协定,

杜鲁门意气风发,在英苏美三国领袖的公开照片上,他是翘着脚的,美国的军队在“太

平洋岛屿战”里打得异常幸苦,后来的军队里参加过太平洋岛屿战和日本陆军交过手

的,都对日军的守备印象十分深刻,塞班岛,冲绳岛,硫磺岛,美国人开始害怕了,

虽说到现在美国的公开说法是为了避免当时美国军队的死伤,

这一点似乎广为人接受,全世界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和广布的航母舰队似乎都表明了自从

原子弹迫使日本人投降了后,坐第一把交椅的非美国莫属,可自从2001年9-11后,这种

凭“空中优势”取胜的军事策略,在二十一世纪这个新时代并不“走俏”,为什么这么

说?

美国自从1803-1848的土地扩张后,在1865以后和现在美国的印第安人较量过,除此之

外几乎在陆地上的对外战争中,以陆军的实力从来没有赢过对手,“空中优势”,借助

于航母基地,是在各处可以见到美军的最大原因,以一个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杜鲁门是

取巧不守信的,为了把美国的利益推到极点,从空中仍一个WMD,再辅以强大的空军力

量,对“空中力量”的推崇,到了不再是“the sky is the limit”而是扩展到外太

空,似乎有点悬,如果空中优势真的是战无不胜的话,

现在用“无人飞机”攻击敌人这个方法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

引发政治上的漩涡呢?

答案是,因为凡是人首先是一个道德的人(a moral man),违反了这一点,就会走向

自我灭亡之路,人的道德发展是不可以和军事技术,战术上的发展分开的,

记得学校里以前有一个科目叫伦理课,Ethics,虽然那时在美国是“经济大跃进”的

九十年代,哲学和伦理还是很多人的选修课,从希腊的到现代的西方文明精华。

现代历史里,有很多政府为了发展军事力量,不顾或者完全把对技术发展的追求,

和集体,个人对道德的追求分开来,凡这么做的,最终失败的例子多的不可胜数。

我听说过在“越战”的时候还有为数不少的哈弗大学学生报名参加这场在“遥远亚洲”

的战争,现在会是个怎样的情况呢?现在的士兵和军官又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士兵军官是素质比以前六七十年代更高了么?

武器可以经研究试验而提高,人的素质是不是在实验室里可以人工培养出来的呢?

在空中占尽优势,是不是迟早会被地上的劣势来下来呢?

哀哉,空中优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