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年,人在兵谈,和当年 朝鲜之战

(2009-01-24 22:46:20) 下一个
     从两个世界的两件事说起:今天打拜年电话时想起了小时候过年和现在的过年,当年的小学老师们是福建人,老师们是印尼华侨,十分热心新中国的一切事物,五十年代的时候不少人回到了新中国,是不是和当年那场抗美援朝有关呢?
新中国给了海外的华侨的希望是很多人都共有的经历,我当年的老师和他们的父母都是抱着的希望回到祖国的,华侨的曲折史如实反映了祖国的昌盛兴衰,五十年代的华侨学生更是看不惯
殖民者的蛮横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不少人回到了祖国,老师们在八十年代初还是遥想五十年代的信仰,好像是一个梦。
第二件事,九十年代初,一位美国的校园牧师说的一句话:“其实我们国家往外派了数目众多的传教士,这个国家本身才是最需要传教士的!”他的听众包括了从东南亚各地来的留学生,不少是华侨子弟。当时同学里有人提出校园里看到的不正之风,包括无孔不入的色情电视。另外,我又听到历史系的美国同学在讨论国家的未来,也是不大乐观的,奇怪,那是苏联联盟大散伙,柏林墙大声倒地的九十年代初,这么来这个调?倒是从欧洲那边听到了萨拉热窝又起了纷争,事情一直延续到今天。
中国现在是在吃当年的老本,为啥这么说?
我有不少亲友在香港,现在可以回广东过年,周六去周日回来,火车很方便,六十年代初那会儿,英国佬还想狐假虎威的武力攻击中国,美国说停了这个念头罢,
中国不是好惹的,七十年代,尼克松的女儿女婿见过毛泽东,女婿是艾森豪家的小子,提起这事,说到当时心里好像是去见巨人,他父亲当总统那会儿,
号称是天下第一号帝王(艾氏曾说那感觉好象自己是“king oftheuniverse”),他和他儿子那两代人都忘不了新中国的威武,看样子是中国人自己善忘吧,朝鲜之战,
今天依然闪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