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两情长久之朝朝暮暮
正文

国之精粹--明代传世名画之山水篇【三】

(2008-04-28 19:59:16) 下一个
来源:千秋雪






《冰姿倩影图》



明 文徵明 纸本墨笔 纵76.9厘米 横24.5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文徵明作为“吴门画派”的掌门人之一,其绘画在明代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他不但画山水是一绝,画梅兰竹菊也是别有风味。无论从立意构图还是绘画技艺,都是首屈一指的。此图状写曲梅一丛,梅花不多,梅枝却很遒劲粗率,很有气势。画家用浓墨渲染梅枝,用淡墨勾勒梅花的轮廓,使原本洁白无暇的白梅越发显得冰清玉洁,很是高雅脱俗。











《双柯竹石图》



明 文徵明 纸本墨笔 纵76.9厘米 横30.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兰竹石图》



明 文徵明 纸本墨笔 纵25.7厘米 横35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山石、兰竹多用行书的笔法,勾、擦、破、染大多中锋参以侧锋,工细中见尖峭。刻画精细,但在工细之中寓质朴,于沉着之中见灵动。笔墨则于干枯中见秀润,在熟练中见生涩,有很强的抒情意味。然构图密中有疏,山石勾勒少皴,多干笔而不见渲染,形成规整而略具装饰性,用笔尖细中带工拙,墨色干湿相间而总体清淡。这些画法都体现了文氏的自身特色,呈现出浓郁的文人书卷气,工秀中具清逸苍劲之韵的风格,也反映了他晚年的典型面貌。







《斗鸡图》



明 文徵明 纸本墨笔 纵55.4厘米 横30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文徵明的画,大体可分两种:一为细笔,秀丽柔密,一为粗笔,苍劲朴茂,都为人们所称赏。他的及门弟子很多,画风影响于后代很大。此图描绘笔墨苍润劲健、朴茂多姿,同时又端庄工丽,是文徵明的经意之作。画面精心安排有竹、菊、石和一只生机勃发的斗鸡。画中新篁含风,竹竿行笔遒健劲利,竹节之间,笔意贯穿,墨色停匀。全图物象不加淡墨烘染,更见明快爽朗。特别是吸收书家笔法的节奏,韵律,轻重徐疾,提按顿挫富有











《一梧轩图》



明 卞文瑜 纸本设色 纵100厘米 横4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卞文瑜,生卒不详,明末清初画家。本姓徐,后改卞,字润甫,号浮白。江苏苏州人。此画描绘一屋轩及其周围的景色。画中有一座草堂,前有梧桐一株,高高矗立。梧桐树叶勾染精细,枝叶穿插自然得体。勃勃而有生机。屋外一只仙鹤似乎在闻声起舞。院落之中鲜花盛开;草堂四周,湖石环绕,皴法细密,苍劲润泽;左边小桥流水,水上荷萍点点,散落有致。整幅作品在花木的表现技法上多用双勾法,敷色清淡。







《仿苏轼寿星竹》



明 项元汴 绢本设色 纵56.8厘米 横29.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项元汴(1525—1590),明代收藏家、画家。字子京,号墨林,嘉兴(今属浙江)人。早年为国子生。他家境富裕,广搜法书名画,收藏之丰富,甲于江南;因而熏习既久,书画自通。他善作墨竹梅兰,天真雅淡,富于逸趣。此画虽为临摹之作,却也不乏画家的自我风格。











《墨梅图》



明 唐寅 纸本水墨 纵95.9厘米 横36.1厘米



此画画折枝梅花,其花用浓淡水墨点成,颇有质感。自题:“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枝清影写横斜。公堂看梅和王少傅韵,吴趋唐寅。”唐寅的这幅折枝梅花固然有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的一面,但整个画面清新的意趣,却给人一种秀雅的美感。唐寅的这幅墨梅,主干虬曲劲挺,用笔潇洒劲健;枝干或斜刺而出,或扶摇而上,苍劲挺秀。梅花疏而有致,错落组织自然,用浓淡的水墨点出,质感传神。







《枯槎鹧鸪图》



明 唐寅 纸本水墨 纵121厘米 横39.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唐寅的花鸟画传世不多,但水平之高却是格外引人注目。他用笔劲健爽利,与林良相近,但精纯洗练,同林的板刻琐碎大相径庭。他用笔苍润秀雅,对徐渭不无影响,然而唐寅的风格灵动清刚,同徐的恣肆和有失狂躁又意趣迥别。此图描绘出空山雨后,鹧鸪歌唱枝头,富有诗意。画面用笔不多,抑扬顿挫、自由洒落,落墨清润华滋、浓淡得宜,技巧精练,表现了他在花鸟画上的卓越才能。











《立石花卉图》



明 唐寅 纸本水墨 纵52.6厘米 横28.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均为他题画的别号,吴县(今苏州)人。赋性疏朗,任逸不羁。曾经刻其章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此图用笔抑扬顿挫、自由洒落,落墨清润华滋,浓淡得宜,塑造了一突兀奇峭而造型别致的湖石,左边所绘花卉既能点缀巨石,又起到平衡整个画面的作用。整幅作品,秀逸疏简,意趣清丽劲爽。











《风竹图》



明 唐寅 纸本墨笔 纵83.4厘米 横4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是一个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的画家,29岁时因为科场舞弊案被无辜牵连,蒙冤入狱。家里变得“僮仆据案,夫妻反目,归有狞狗,当门而噬”。画家在给文徵明的信中说:“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皆指而唾,辱亦甚矣!”画中迎朔风而傲然挺立的风竹,几乎就是画家所处境况的再现。











《菊花图》



明 唐寅 纸本设色 纵135厘米 横55.5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唐寅是一位放荡不羁的旷代才子,在琴棋书画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山水画方面,他那才子型的才思敏捷与自由飘逸的思维方式,更是造就了他那潇洒的笔法墨法以及独特风格。画中画家自题:“彭泽先生懒折腰,葛巾归去意萧萧,东篱多少南山影,挹取荷花入酒瓢。唐寅。”点出了画意和画家胸臆。











《双钩兰花图》



明 仇英 纸本设色 纵34.7厘米 横3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是明代中期画坛上一位难得的全能画家,人物、山水、花鸟、界画无所不工,青绿、浅绛、水墨、工笔、写意俱极精妙。仇英一生应景之作颇多,而且大多是摹古风很盛。此幅《双勾兰花图》却是出自心枢的清新之作。虽然还是缺乏文人画兰的清幽淡泊,设色却很是清雅,笔锋也妩媚多姿。是难得一见的仇英花鸟画。







《墨兰图》



明 陈古白 绫本墨笔 纵26.3厘米 横294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此图即兼融设色没骨和水墨写意两法,属于水墨浅设色写意花卉画一类。兰花以淡墨写出,与花、叶相穿插,似乱而有序,笔墨更具书法之韵。笔、墨、色、形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俊逸而清丽,风格独具。











《杂画图》



明 张翀 纸本设色 纵29.6厘米 横80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张翀,生卒不详,明代画家。字子羽,号浑然子、图南,江都(今江苏南京)人;一作江宁(今南京)人。他以人物画见长,上追古法,笔墨豪迈。他笔下的仕女,艳丽委婉,但设色古雅,神态超逸。评者以为他得人物画之正传,而又不流于庸俗。他也能画山水,所画山水树石,苍郁深秀。他的写生杂画亦佳。这幅画写春秋四时瓜菜果蔬、河鲜、家兔、鲜花。表现技法多样,用湿笔、干笔、破笔运笔豪放洒脱,似乱而不乱,笔致生辣而不失法度,显示了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夫。







《花鸟扇面》



明 张翀 纸本设色 扇面 纵18.1厘米 54.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翀不仅工山水、鱼虫,花鸟也颇佳。在绘画技法上干、湿并重,甚至以运笔豪放洒脱的破笔,使画面达到一种飘逸清朗的意境。此幅《花鸟扇面》描绘了熟透的石榴和正在啄食的小鸟。画面构图简洁明快、却很有几分意趣。画上钤有清代皇帝嘉庆的收藏玉玺。











《幽兰图》



明 杜大绶 纸本设色 纵110.3厘米 横30.8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杜大绶擅长水墨写意,不落蹊径,尤妙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而疏斜离乱,咄咄逼真,对后世影响很大。此图画一斜坡上两块湖石,姿态奇峭,周围饰以俏丽多姿的兰花,悠然而细丽。画面设色清雅,笔法清韵生动。







《兰花图》



明 白丁 纸本墨笔 纵28厘米 横210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白丁专精水墨花卉,其题材大多是庭院中常见的花木,在画法上则是双勾与点染相结合。笔墨简淡率意、清峻疏爽。他的水墨写意花卉,抒发了艺术家的个性和胸怀,倍受后世画家的青睐。此画具有典型的文人画风格。笔锋洗练。











《红梨诗画图》



明 陈淳 纸本墨笔 纵34.2厘米 横106.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淳以水墨写意花卉著称,也擅长设色没骨法和勾花点叶法,然亦工写结合,更多简逸的写意成分。图绘折枝梨花,自上而下斜出。红色的梨花和墨青的叶子均不加轮廓勾勒,直接用色画出,色即形,形即色,简练而不失其真。徐沁《明画录》曾如是评析其水墨浅设色花卉画:“其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毫,疏斜历乱之致,咄咄逼真,久之并浅色、淡墨之痕俱化矣。”











《墨花钓艇图》



明 陈淳 纸本墨笔 纵26.2厘米 横 56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淳(1438—1544),字道复,以字行,别号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天才俊发,凡经学、古学、词章、书法、诗、画无不精妙。少年作画,初学元人精工,中年斟酌米、高之间。图绘一枝墨花,用笔潇洒利落;衬以湖石,用飞白笔法,略施淡墨渲染。用浓墨双勾写出,笔力劲爽,是陈淳中年的杰作。在画史上,陈淳与徐渭是并提的,他们的水墨写意花卉对以后的花鸟画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因而,今天对陈淳的绘画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葵石图》



明 陈淳 纸本墨笔 纵68.6厘米 横3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碧叶垂清露,金英侧晓风。道复。”无年款。此幅即为其中年水墨写意花卉画精作。图绘秋葵一枝,衬以飞白湖石和双勾嫩竹。侧锋勾勒的花瓣简率迅疾,瓣尖的翻转状态以阔笔勾出,尤见生动。几丛葵叶用淋漓的水墨挥洒,通过墨色的自然渗透,展现出叶色的深浅变化和叶形的锯齿状态,犹如天成。竹枝则用简劲的线条双勾,也见率意。这种画法也生动传达出了葵石内涵的质朴自然、清新雅逸的情致。











《花卉册》



明 陈淳 纸本墨笔 纵28厘米 横37.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册共二十幅,册首有文彭隶书“写意”二字,绘花卉蔬果,水墨淋漓,颇得氤氲之气,是能代表画家艺术风格的花鸟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画家用发挥了水墨晕染的功能,造型洗练,布局疏爽,笔墨放纵率意。有时甚至勾染结合、色墨相融,以追求“逸笔草草”的效果,这无疑是发展了宋元以来文人写意画的传统。在运用写意技法同时,画家还注意到了物象的外形和质感,洒脱中不失准确,放逸中讲求法度,主观感受与物象的天然神韵还是协调的。这与稍后的徐渭有所不同,徐渭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则更加追求“不求形似求生韵”的意趣,突出抒发了个人意兴,完全是泼墨大写意的画法。







《松石萱花图》



明 陈淳 纸本设色 纵153.2厘米 横67.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的是松树、湖石和萱花。构图饱满,松树用笔苍劲,湖石皴染结合,萱花勾写兼用,画法丰富多变,显示出画家精湛的笔墨功夫。整个画面意韵自足,松树富有气势,萱花形态娟秀飘逸,花朵的圈勾用笔简略洒脱,湖石放笔皴染,浓淡相宜;全图传达出一种清新高洁秀逸的情调。陈淳的花鸟重写意韵,意足不求形似的作风,很自然的得到文人的推重,徐渭赞美他“花卉豪一世”,诚为知音之言。











《万玉争辉图》



明 陈淳 绢本墨笔 纵116.5厘米 横61.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淳早期的花鸟画受到老师文徵明的影响,笔墨较为工致秀润,气格含蓄安详。后来他得到沈周浅色淡墨写意花鸟画法的启发,凭着他英发的才气,朝着放逸纵肆的方向发展。并结合他草书的飞扬笔法,充分发挥水墨浓淡晕化的性能,最终形成他笔致潇洒、墨色酣畅、意足气振的独特风格。在此图中,画家不厌其烦地尽情状写梅花,显得梅花繁茂而多,很有气势。真正是画家自己所题:“万玉争辉”。







《万玉图》



明 陈淳 绢本墨笔 纵111.9厘米 横57.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淳是吴门著名的花鸟画家,师事文徵明,他的写意花鸟,从元人画法中发展而来,直接受沈周、文徵明、唐寅的影响。陈淳的花卉,较之后来的徐渭写实, 徐沁《明画录》云:“其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毫,疏斜历乱之致,咄咄逼真。”诗书画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文人写意花鸟画的思想意境,开创了清新隽雅的一派风格。和后来的徐渭合称“白阳青藤”。他们的绘画,对后代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图写曲梅一枝,枝上开满白梅,似白玉万颗,非常耀眼夺目。











《紫薇扇面》



明 陈淳 纸本泥金 纵17.7厘米 横47.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淳早年师事文徵明,所作花卉亦偏于工整细秀,中年丧父以后,个性发生很大变化,生活放纵,向往隐逸,画风也转为简逸的水墨写意法。自题《花卉册》曰:“古人写生自马远、徐熙而下,皆用精致设色,红白青绿,必求肖似物物之形,无纤毫遗者,盖真得其法矣。余少年欲有心于此,既而想造化生物万有不同,而同类者又秉赋不齐,而形体亦异。若徒以老嫩精力从古人之意,以貌似之,鲜不自遗类狗之诮矣。故数年来所作,皆游戏水墨,不复以设色为事。间有作者,从人强,非余意也。”







《花卉扇面》



明 陈淳 纸本泥金 纵18.6厘米 横54.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明代花鸟画史上,陈淳是一位做出创造性贡献的杰出画家,后人常把他和稍晚的徐渭并提,称为“青藤、白阳”。此画中,画家在笔势的徐疾、线条的粗细、墨色的浓淡等方面,都能随物象而运用、变化,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同时又具有潇洒随意、简率纵放的笔墨韵味。











《花卉扇面》



明 沈仕 纸本泥金 纵17.3厘米 横49.6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仕所绘《花卉扇面》以细笔微染出桃红色花朵,用淡墨勾出的花叶,浓墨绘出虬曲的枝干。突出了花的阴阳向背,兼有元人的简逸之韵和宋人精工之致。







《花卉扇面》



明 陆治 泥金纸本 纵18.3厘米 横52.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1496—1577),字叔平,吴(今江苏苏州)人,居太湖包山,因号包山子。擅花鸟,工笔、写意均能,人谓得徐、黄遗意。陆治花鸟画的风格,王世贞曾将他与陈道复、周之冕做过一个比较: “胜国以来,写花草者,无如吾吴郡,而吴郡自沈启南之后,无如陈道复,陆叔平;然道复妙而不真,叔平真而不妙,周之冕似能兼撮二子之长。”可说是道出了陈重写意,陆重写实,而周是“勾花点叶”的兼工带写的不同风格。此画是陆治的花卉扇面画,除了扇面画所特有的构图严谨之外,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非凡魅力。











《梅花》



明 陆复 绢本墨笔 纵205.3厘米 横108.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老梅一枝,笔势遒劲而老辣,古拙而生动。从画中画家自题“大雪围林僵叶木,老梅潇洒正开华”中可以看出,此画是表现雪中傲梅不畏霜雪、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画上有“宣统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







《雪竹图》



明 陈栝 纸本墨笔 纵59.5厘米 横30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一雪中之竹及坡地杂草。画面上一竹直起,枝叶离披,竹下杂生野卉,与竹纠结一起,其下一起伏的缓坡上,亦是细草葺生。竹的枝叶、野卉、杂草及坡地上遍落细碎的雪花。此图笔迹放浪,行笔急爽,而于造物不拘形似,其势亦多不以物相合。如图中之竹,初看不似竹,细看亦不似竹,杂草生长亦多无章,不辨其名。一般画雪,多突出色白,而此图中之雪却独以干笔碎点画出,为黑色,别具一格。











《芭蕉紫薇扇面》



明 陈栝 纸本泥金 纵17.4厘米 横50.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陈栝,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16世纪,字子正,号沱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陈道复之子,嗜酒放浪。画擅花鸟,继其家法,而又出己意,笔致放浪而有生趣,亦能诗。先其父而亡。自元代文人画创立以写法入画以来,明代徐渭、陈道复更在花鸟画中将笔迹放纵的写意画法又向前推进一步,而道复之子陈栝则更在其父基础上,将这种不拘于象的写法又发挥至极致,其勾点皴擦,随心所欲,绝出尘象之外。 此图绘芭蕉紫薇,构图饱满充实,设色浓丽而不流俗。







《山水花卉图》



明 文嘉 纸本设色



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吴门派代表画家文徵明的次子。此图册共八开,山水四开,花卉四开,这里选其二开。此图为写雨中丛菊修竹,凝聚相依,生机勃勃,菊花用笔稳健,菊叶水墨苍润;竹竿挺拔,竹叶潇洒。构图呈宝塔形,因得浓淡之宜,密而不闷,稳而不滞,颇具匠心。其中的花卉,格调清雅,文人墨气溢满其中。











《兰花图》



明 周天球 纸本墨笔 纵50.3厘米 横24.2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此图仅绘一束兰花。其姿态婀娜,充满生意。兰叶潇洒舒展,穿插有致,花瓣随意点簇,俏丽秀美。叶用重墨为之,花之墨色稍淡,均融入了书法的笔意。其笔势一波三折,有粗有细,有挺有转,有断有续,有收有纵。苍辣老健,变化多端。再加上墨气湿润淋漓,生动地表现了兰草的质感和风韵。







《百花图》



明 周之冕 纸本墨笔



此图所采用的是勾花点叶画法。周之冕善用勾花点叶法,其法简率,富有神韵。此卷墨笔写鸡冠花、芙蓉花、桂花、菊花、水仙花、灵芝、梅花、秋葵等,清雅纯朴,充分显示了画家在绘画上的功力、风趣和特色。周之冕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花鸟画家,其笔下花鸟生动传神,融合了陆治的设色工致和陈道复水墨写意画法于一体,创立了“勾花点叶派”,促进了水墨花鸟画的发展。《百花图》画风老辣、简括。







《杏花锦鸡图》



明 周之冕 绢本设色 纵157.8厘米 横83.4厘米 苏州市博物馆藏



周之冕,生卒年代不详。字服卿,号少谷,长洲(今苏州)人。写意花鸟,最有神韵,设色鲜雅,自成一家。家蓄各种禽鸟,观察其饮啄飞止,故动笔具有生意。此图画奇石兀立,一杏树干老枝遒劲花荣,旁有辛夷伴立;坡有二枝蝴蝶花,迎风招展。有两只锦鸡,一只伫立石端,一立坪地。锦鸡朱腹白羽,尾端上翘,姿态威武,羽毛点染细腻妍媚,生动活泼。《杏花锦鸡图》体现了画家描绘飞禽和花卉的本领。







《梅花野雉图》



明 周之冕 纸本设色 纵134.5厘米 横33.6厘米



彩绘老干红梅,野雉栖于其上,竹石映带左右。作者周之冕江苏苏州人,善画花鸟,能的其神态;设色清雅,在陈淳、陆治之间,钩花点叶,间出新意。惟酒成癖,诚是一病。此图写生意味颇浓,构图匀称;工笔精细逼真,而无板滞痕迹,正是难能可贵之处。上有作者“丙申夏日汝南周之冕写”名款,下钤“周之冕印”、“服卿”印章二方。







《荷花鸳鸯图》



明 陈粲 绢本设色 纵173.4厘米 横82.7厘米



重彩画桃花、月季、鸳鸯、燕子。作者陈粲长洲(今苏州)人,以善画花鸟有名于万历年间。此图重彩工笔写生花鸟,精工而不凝滞,颇具风神,犹存宣德院画余韵,有别于周之冕、孙克弘画风,中堂大幅,气势夺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