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两情长久之朝朝暮暮
正文

国之精粹--明代传世名画之山水篇【一】

(2008-04-28 19:55:21) 下一个





《偃竹图》

明 王绂 纸本水墨 纵93.7厘米 横26.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画构图奇巧,在长条立轴画幅中,一根细劲长长的竹枝从上左部弯曲垂下。竹枝以淡墨细笔钩出,竹叶以浓墨钩出。此画虽以水墨画成,而翠竹生机勃发的优美姿态跃然绢素之上。这在墨竹画中实不多见。





《淇渭图》

明 王绂 纸本墨笔 纵78.2厘米 横34.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绂善画竹,他笔下的竹潇洒简括,意态飞扬,很有文人画的清幽之境。此图状写一下垂竹枝,自画面左上角起笔,如淙淙清流倾泻而下。竹叶用浓墨渲染,竹枝则用淡墨勾勒,颇有几分壮气。画上有画家自识和题款,还钤有清代内府的收藏印迹。





《竹鹤双清图》

明 王绂 边文进 纸本设色 纵109厘米 横46.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王绂与边文进合作的花鸟画精品,很有艺术性和意境。从画上清代乾隆皇帝的御题诗中可以看出此画的主题和意境。乾隆的诗为:“九龙沙县两幽人,一味芝兰气合亲。恰似绿筠将白鹤,无心常自结高邻。”除画家的题款和印迹外,画上还钤有“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等帝王的收藏玉玺。






《竹石图》

明 王绂 纸本水墨 纵68.7厘米 横23.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绂画竹虽承前人文同、吴镇墨竹画遗风,但行笔更劲逸潇洒,状物法度更精严,强调笔墨韵味和文人情怀,有“出姿媚于遒劲之中,见洒落于纵横之外”之评,故当时称他画竹“为国朝第一手”。此图写晴日幽篁,用笔秀发,为元以后的新创风格。





《古木寒鸦图》

明 周文靖 纸本水墨 纵151.1厘米 横71.7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周文靖,莆田人。善画山水,画法师承马远、夏圭,与戴进等同一流派。而此幅是别开生面的作品,用笔遒劲,墨色浑厚,古木参天,寒鸦数点,写出秋林清旷的意境,颇有元人遗韵。





《牛背横笛图》

明 郭诩 纸本水墨 纵208.7厘米 横2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郭诩(1456—1529),字仁宏,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擅长画山水、人物,兼有粗笔和细笔两种面貌,他的水墨写意人物画,风格豪放与吴伟齐名。精于粗笔写意画。此画是他的出色代表作之一。画面一牛一童,用笔极为精练,运墨更见特色,非有高深的艺术修养,实在难以达到这种境界。





《青蛙草蝶图》

明 郭诩 纸本设色 纵28.5厘米 横46.4厘米

这也是郭诩出色的作品之一。描绘的是碧草丛中的青蛙蹲伏欲跃,蛱蝶张翅纷飞,生趣盎然。图册在表现技法上,显示出画家广博的才能。用写意的笔法,画出生动的景象,没骨碧草,苍浑多姿,杂以赭色几点,更显出新秋气氛。





《杂画册》

明 郭诩 纸本设色

《杂画册》是画家的传世作品,可以代表画家的艺术风貌。此图册为山水、花卉、人物集,共绘图八幅,它们分别是《青蛙草蝶图》、《青山花村》、《鸡冠蛱蝶》、《竹石秋菊》、《草亭钓艇》、《芦塘芥菜》、《溪山空亭》。每幅图各题七绝一首,以诗配画,抒发胸中意绪。图册之中的山水画都构造一种清寂的意境,以寄寓画家淡泊的生活情致。此外,几幅草虫、花卉、人物小品,充满着活跃的生气。在花鸟画方面,画家的突出的创造性的成就是采用没骨法来绘写花卉草虫。如画水草时,用笔尖先后蘸上红和绿两种颜色,饱和着水分,下笔勾画时两色自然过渡,秋草泛黄的感觉十分真实。此画为《杂画册》中《芦塘芥菜》。






《秋花图》

明 孙龙 绢本设色 纵21.8厘米 横22.9厘米

孙龙和林良同时。画翎毛、花卉、草虫,富有生趣,但作品流传极少。此图所写秋花,风格独特,深得物象的神貌。




《戛玉秋声图》

明 夏 纸本墨笔

夏(1388—1470),明代画家,字仲昭,号自在居士,又号玉峰。江苏昆山人。夏幼小家贫,继舅父改姓朱,名,名举进士,后复夏姓。此画描绘一方峻峭的湖石后边数竿风竹迎风招展,枝叶飒爽,风趣巧拔,所画偃仰浓疏,都甚得宜,生动地表现出风竹飘举摇曳的姿态。墨竹用笔,参入书法笔意,竹叶犹如草书,点划纷披,以浓淡虚实相生的墨色,表现出阴阳相背和前后参差的空间感。夏画竹几乎不见复笔,正所谓:“落墨即是。出笔便巧。”此幅作品更是笔法劲利。





《清风高节图》

明 夏 纸本墨笔 纵137.3厘米 横43.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夏的绘画讲究法度,结构严谨,起笔收笔均以楷书入画,笔墨厚重,又具潇洒清润之趣。画竹主张一气画成,画巨幅尤其如此,强调勤学苦练,曾自述画竹三十余年,方知一二。经常杜门放笔专心作画,不待来客。极自珍惜,从不轻易为人落墨。此图绘怪石修竹,意境清雅,画风不俗,很好地体现了清风高节的主题。




《淇澳图》

明 夏 纸本墨笔 纵30厘米 横1126.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淇澳是个地名,位于河南省,以盛产竹子著称于世。《淇澳图》即是一幅表现河水坡石滩渚间的竹林传世名作。因为坡石有高有低,画面上的竹子有的藏根露枝,有的露叶藏枝。此画画竹笔法劲挺,坡石皴纹厚重,稍带刻板,构图疏密有致,实密处枝叶茂盛有序,疏朗处清丽简淡,点缀以缓缓流淌的溪水,使整个画面显得十分清雅高洁。





《湘江风雨图》

明 夏 纸本墨笔 纵35厘米 横120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长卷描绘了在坡石流泉之间竹枝丛生的景色。画家以温雅秀润的笔意,竹子以浓墨重写,坡石流水则淡皴轻染。用笔以写法,合于法度又自由洒爽,其竹枝在泉声微风中摇曳,益显青翠动人。夏画竹多师元人,又直师王绂,但厚重圆润则又过之,曾有人评其“所作竹枝,烟姿雨色,偃直浓疏,切合矩度,盖行家也”。实非虚语。此图中有跋语曰:“仆素好写竹,恨不得其妙,留心三十余年,始知一二,人多索之,反为所累,得趣之日盖鲜矣。”




《奇石修篁图》

明 夏 纸本墨笔 纵275.1厘米 横10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夏的画竹往往能进入一种:风梢舞空烟,露叶滴晴月,风竹潇洒婆娑、楚楚动人的境界。真所谓“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在《奇石修篁图》中画家通过笔墨的锤炼配合了客观的模拟,营造了一种优美逼真的艺术殿堂。




《春禽花木图》

明 边文进 绢本设色 纵141.3厘米 横53.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边文进,名景昭,字文进,沙县(今福建沙县)人。生卒年不详。永乐间(1403—1424)任武英殿待诏,至宣德时仍供奉内廷。为人旷达洒落,且博学能诗。精画禽鸟、花果,他继承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画法工细,赋色浓艳,富丽堂皇,为明代早期花鸟画高手。《春禽花木图》色彩妍丽,春意洋溢,呈现出宜人景色。




《三友白禽图》

明 边文进 绢本设色 纵152.2厘米 横78.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题中的“三友”,指松、竹、梅三种花木,画家常常将花木人格化,借其自然特性比喻或象征人的品德气质。此图画寒冬季节,坡石旁两枝翠竹耸立上伸,梅枝从左上部与竹枝交叉斜插而下,枝头梅花点点竞放,禽鸟多而不乱,在繁复的构图中巧于安排。画家将象征傲霜耐寒高尚人品的“三友”与多姿多彩的“百禽”画在一起,其构思显然富有深意。




《雪梅双鹤图》

明 边文进 绢本设色 纵156厘米 横91厘米

广东省博物馆

边文进画的花鸟,注重对象的形神特征,对于花之娇艳,鸟之飞鸣,叶之反正,色之蕴藉,无不刻画精妙。永乐时,他画的翎毛与蒋子成的人物、赵廉的虎,曾被称为“禁中三绝”,是明代画院中影响较大的工笔花鸟画家。此图画两只丹顶鹤,其神态舒展自如,栩栩如生。背景为双勾绿竹,雪白芙蓉和傲雪白梅,交相辉映。笔墨工致,设色明丽,是较为典型的明代院体派风格。




《竹鹤图》

明 边文进 绢本设色 纵180厘米 横11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家以细劲的线条勾画轮廓,再赋以厚重的色泽,整个画面富有装饰趣味。两只高傲的仙鹤,漫步在稀疏的竹林里。仙鹤的白色羽毛画得十分细腻,极富质感;竹子的枝竿和竹叶,采用双钩法,线条挺拔流畅。画上作者自署“清华阁画史边景昭制”款。




《芙蓉游鹅图》

明 孙隆 绢本设色 纵159.3厘米 横84.1厘米

孙隆,一作孙龙,字廷振,号都痴,毗陵人(今江苏武进)人。开国忠敏侯之孙。宣德年间入直内廷,曾为“金门侍御”。作为明代的杰出花鸟画家,他的“点染之工,运腕之妙”独树一枝。明末清初的董振秀评其花鸟画“形神兼备”、“得心应手”。《芙蓉游鹅图》描绘的是江南春月的江岸小景。在表现手法上,画家将写意与写形,传神与达情,没骨与勾勒,工谨与遒媚,圆满和谐地统一在画面之中。




《葵石蛱蝶图》

明 戴进 纸本设色 纵115厘米 横39.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静庵为奎斋写”,钤印“钱唐戴氏文进”,无年款。上首有逸庵、弘衮、桔隐、刘泰四家诗题。此图为戴进极少见的工笔设色花鸟画。朱白色相间的蜀葵和兰紫两色蝴蝶,均用精细圆润的线条勾勒出轮廓,再罩上一层明净的色彩。湖石用顿笔、短笔勾出形状结构后,再以细密的皴点和浓淡渲染画出凹凸致理。状物准确,造型质朴,笔致细柔,敷色清丽,既继承了宋代“院体”花鸟的工笔法,又融入了元代钱选的设色法。









《墨松图》

明 戴进 纸本水墨 纵29厘米 横294.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戴进(1388—1462),钱塘人,浙派的开创者。字文进,又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宣德年间他被征召入京,成为宫廷画家。墨松是文人画家喜绘的题材,作为职业画家的戴进,很少创作这类画。此作品基本继承了宋元文人水墨画的传统,运用比较放逸的水墨写意法,又不失物象之真。鳞纹斑剥的松干、俯仰交叉的松枝、锋芒四射的松针,用粗细、刚柔、浓淡不同的笔墨,既真实刻画出松树的形态和质感,又充满劲健飞动的力感。





《万年松图》

明 朱瞻基 纸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朱瞻基(1399—1435),即明宣宗,朱元璋之曾孙,在位十年。自号长春真人。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此图为横卷形式构图,粗细不同的松干松枝伸缩、曲直如苍龙盘旋,枝头一丛丛松针劲健有力,而缠绕在松干松枝上野藤又使得松树刚中见柔,以水墨圈点而成的松树皮则使松树更显圆润充满生机。松树枝干以水墨渲染,丛丛松针染以淡淡花青。






《瓜鼠图》


明 朱瞻基 纸本淡设色 纵28.2厘米 横38.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列朝诗集》中说朱瞻基“点染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赵佶)争胜”。他临政时明画院比较兴盛。《瓜鼠图》是一幅写意小品画,画面右下角的大石之上,一小鼠踞石蹲伏,苦瓜藤条沿大石旁的竹枝攀绕而上,枝叶丰茂,苦瓜成熟肥厚,小鼠的目光正注视着苦瓜,急待攫食。整幅作品布局紧凑,虚实结合。用水墨粗笔点染瓜叶,淡墨虚笔写出藤条,其根梢一直曲折地向外伸展开来,填补了半幅的空间。其画法兼用没骨和勾描,别开生面。





《玉兔争清图》

明 陈宪章 绢本设色 纵156.2厘米 横73厘米

陈宪章,名录,字宪章,以字行,号如隐居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善画墨梅、松竹、兰蕙。笔意儒雅,与明朝画梅名家王谦齐名。评者以为宪章笔力,实过王谦。《玉兔争清图》墨画月下老梅一枝,枝干笔法老劲,花头圈点,全学王冕。自题款为:“会稽如隐居士陈宪章写玉兔争清”。陈宪章虽然画梅学王冕,但其梅花不但清新,而且更富典雅之质。





《烟笼玉树图》

明 陈宪章 绢本墨笔 纵137.5厘米 横65.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陈宪章是画梅名家,此幅作品为一轮圆月下,老梅数枝,枝干虬曲绵长,树干用墨稍重,舒展自然且极为挺秀。花朵颇为清新,以淡墨圈点轻染,繁密似锦,枝干与花朵浓淡对比较强,显现出梅花丽质,又与挺秀的枝干一道创造了一种峭拔的视觉风格。 陈宪章画梅花全学元朝画家王冕,王冕画梅,用笔简练,墨色清淡,风格清绝。此图水墨写梅花,老干新枝,风格劲秀。





《双钩竹图》


明 金湜 绢本设色 纵151.3厘米 横83.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金湜,字本清,号太瘦生,又号朽木居士。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生有异质,能诗歌,善写竹石,尤工勾勒法。此图画双勾风竹数枝,笔法劲挺凝厚。自题“万木萧然见此君,春风吹动碧氤氲,分明一段青鸾尾,留向山中扫白云。朽木居士老笔”。刻画的风竹,随风劲摆,虽寥寥数株,却也情态各具,雄奇中见华贵之感,使人感受到风竹的高风亮节之气度。整幅作品法度谨严,意态潇洒,勾勒劲健,气势不凡。





《卧游图》

明 沈周 纸本水墨、淡设色 每开纵27.8厘米 横37.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册开首作者自书“卧游”两字,图17幅,依次为:仿云林山水、杏花、蜀葵、秋柳鸣蝉、平坡散牧、栀子花、秋景山水、芙蓉、枇杷、秋山读书、石榴、雏鸡、秋江钓艇、菜花、江山坐话、仿米山水、雪江渔父。每幅均有自题诗词。册中所绘山水、花鸟,运用多种画法,抒写各自意趣,也集中反映了沈周多样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册中有山水7页,其余10页均写日常生活中习见的花卉、 禽畜等,清新、质朴,洋溢着自然天趣。画法也随意灵活,设色或水墨,或没骨,或勾勒渲染,形简神完。此选《秋柳鸣蝉》及《雏鸡》两帧。






《辛夷墨菜图》

明 沈周 纸本设色和墨笔 纵35.3厘米 横59.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分两段,后段绘折枝辛夷两干,运没骨法,淡墨与色彩相兼,状物精微逼真。枝干挺劲,树叶鲜润,花色紫绿黄相间,淡雅明丽,生动表现了迎春花的盎然生意。前段白菜,用水墨法,粗劲的墨线勾出菜茎,酣畅的浓墨渲染菜叶,真实而又洗练。作品的笔墨饶有特色。








来源: 千秋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辛西娅娅 回复 悄悄话 欢迎无言兄:))
Wuyiwuyian 回复 悄悄话 音美画美,慢慢欣赏,静静体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