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改革开放30年:问候语的变化zt

(2008-12-11 10:02:52) 下一个

我是五十年代末出生的。印象最深的是吃的非常糟糕。萝卜、地瓜、野菜几乎是家家的"保留节目",吃得人一脸菜色。

"吃饭了吗?"小伙伴们每天见面,第一件事是相互交流都吃了什么。如果谁的家里来了亲戚,改善生活,吃了肉饼或油饼什么的,大家都会羡慕得什么似的。

那时,我们这些孩子最盼的是过年,因为过年了才可以吃上一两顿大米饭、猪肉炖粉条和水饺。邻居有一位比自己小几岁的男孩,给人的印象是从没吃过饱饭似的,一天到晚充满向往地说:"要是每天都能吃上白馒头该有多好啊。"

"吃饭了吗?"那个年代乡亲们见面,相互打招呼,也几乎都是这句话。

那年头人们早起晚睡,没白天没黑夜地拼命干活,收成却年年不理想。很多家庭分的粮食吃不到头,靠借粮生活。挣工分的年代,乡亲们手里几乎没有一点"活"钱。一年辛辛苦苦下来,多的一家一二百元,少的不但分不到一分甚至还要欠帐。父亲去逝早,我们兄妹六人,就母亲一个人每天劳动挣工分。可想而知,我家的生活状况该是如何的艰难。那些年,分的粮食,如玉米,水份很大,晒干后,远远达不到实际份量。本来就不够吃的粮食就更不够吃了,年年都得从生产队或亲戚家借。

中国人的饮食正在改变

上中学后,同学见面问候的第一句话通常还是"吃饭了吗"?

上中学时,同学们的中午饭是从家里带的干粮,不是地瓜、玉米饼就是小米饭。有的干脆就是萝卜干,一个比一个差。我的家境不好,没什么好的干粮。

不怕笑话,初中和高中5年,我吃了班上一位女生5年"好吃的"。她的父亲在城里工作,每次回家都带些当时只有城里才能买到的面包、饼干、香蕉等"好吃的"。自从我们到了一个班后,我就成了她的资助对象:只要家里改善伙食,她总悄悄背着母亲给我"捎带"一些出来。她父亲回来,分给她的那份"好吃的",也几乎都便宜了我。

高中毕业后,我入伍来到渤海湾某部。入伍了,不管是天南还是地北的战友,见面的开场白也是这句话,"吃饭了吗"?

那里盛产高粱米,我们的主食20%是高粱米。我老家也产这玩意儿,自幼吃得惯。高粱米饭如果做好了,白花花的像大米,喷喷香。如果做不好,一个个硬得就跟"石头蛋"似的难以下咽。新兵营里一多半是来自浙江等南方省份的新战士,从没吃过。加上当时炊事员都是临时抽调来帮忙的战士,做得不好,高梁米饭在他们的嘴里叽哩咕噜,就是咽不下。

我所在连队的指导员,叫我给连队的黑板报写首诗,鼓动鼓动大家。一晚上的绞劲脑汁,我想到了长征中的野菜、草根,想到了"林海雪原"中的高粱米饭团子等。

第二天中午,我就把以《高粱米》为题目写的诗抄在了黑板报上。没想到,晚上吃饭时,趁我不备,几个南方兵一齐给我盛高粱米饭,实实在在的一大碗。然后,他们围着我,一边用筷子敲碗一边"唱"起来:"高粱米,高粱米,革命战士最爱你……"我异常难堪。从此以后,"高粱米"变成了我的绰号,一直伴了我3个月的新兵生活。

再后来,我提了干、入了党,1990年调到北京部队报社任编辑记者。

我是一个农民的孩子,自已评价:没有不喜欢吃的饭和没有吃不下去的饭。用爱人的话说:"你真是好养活,吃啥都行,没见你挑过什么或不喜欢什么"。实际上,后来再苦,也比儿时强多少倍。由于工作太忙,结婚后自己很少去商场。一次周末,妻子让我一道去超市买东西。超市商品琳琅满目。面对那么多吃的喝的,自己竟没有一点感觉。妻子笑着说:"忘本了"。

晚上,不知怎么挑起的话头,一家人又说到了过去,又说到了家乡,又说到了小时候。我一下子感慨特别多:那样的日子,真的不知是怎么过来的!我为自己能有今天感动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