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April,我可能还拥有着热闹的大家庭,如果不是因为April,我绝对不会想为他们寻找新家。
为了April 我一定要做出选择,为了April 我一定要牺牲他们之中的某一个,我最终狠下心来同意LG的意见,把Ashley Arnold Anna 一起拿出来供挑选,但前提条件是这家人必须有责任心,要爱他们对他们好。我没想到做出这个决定竟像把自己孩子送出去一样痛苦,更没有想到为他们寻找新家竟是那样艰难。
第一轮我先问身边的朋友,朋友说猫要从小奶猫养起才能有感情,尽管我说得再好,也没有人愿意。
第二轮我找朋友的朋友,朋友的孩子,孩子的同学,我把相片发给朋友,他们再转发给朋友,可等了很久也没有回音。曾经有一次一个朋友告诉我说她的朋友有兴趣,我高高兴兴地带上三个猫,医生证明,连同吃喝拉撒睡的所有家当去了朋友家,当我提出要去她的朋友家看一看时,才知道她是准备放养在后院抓老鼠。一气之下我大骂朋友一顿,带着孩子们回了家。
经过这一次的伤害,我不再相信朋友,开始了第三轮的寻找。我上网查了一些shelter 的地址,然后一家一家地去看。虽然shelter 保证不会kill 动物,但是只限于他们不生病的前提下。多数 shelter 环境简陋,卫生条件不是很好,我想不论把谁送过去都不能保证不生病。我不能让他们刚出苦海又进火坑,更不能让我几个月的辛苦努力付之东流。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就像是祥林嫂,不论去健身房,去修车,去剪头发,去买菜,看见个熟人就掏出相片就问人家要不要养猫。那一段时间我很没有自信,觉得孩子们出身卑微相貌平平不招人喜欢,我替他们自卑,自己也自卑得没了底气。
后来我把目光转向老美,一个以前共事的朋友非常热心地把相片打印出来贴在她的办公室,过了不久我就收到别人转来的邮件,告诉我可以把猫猫送到Petsmart,那里的收养是双向的即可送也可收。听到这个消息我突然有了种找到组织的感觉,马上踏上了第四轮的寻家之路。
当我拿着所有猫猫的certificate 来到Petsmart 时,才知道送来准备收养的猫猫是要论资排辈的。因为店里居住条件有限,平时猫猫都住在Cats in Need,当店里有空位时,住笼子的才有资格升上去,店里的是常驻,笼子里的只有周末才能来。当时住笼子的已经客满,只能把他们放在waiting list 上等待。
一听如此,我知道被送出去的将是Arnold 和Anna。因为 Ashley 是从这领走的,不可能再把她送回去;Arnold 和Anna 是一对拆不散的好兄弟,不论将来在哪里,他们两人都可以朝夕相伴互相照应。
就在我努力了很久马上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又犹豫了。偏心地说他俩是四个孩子里最乖巧最懂事的,他们的健康渗透着我一点一滴的努力,我不忍心更舍不得把他们送走。我回家想了好几天,为了April,最后一咬牙还是把他们的名字留给了Cats in Need。
等了一段时间我接到通知,开始了酷似儿子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接接送送。两人似乎知道我要做什么,Arnold 一路哭声不绝,害得我也陪他走一路哭一路;Anna 虽然不哼不哈,可那怨恨的眼神像一把剑,冷冷地刺过来让我不禁不寒而栗。我心里充满着自责,他们没有犯任何错误,可我却要把他们送走,他们想有一个家,可我却不能把他们留住。
在Petsmart 的笼子里,Anna 两眼一闭谁也不理,Arnold 身体抖个不停,张着大嘴舌头卷曲哈哈地出气。书上说那是猫猫最紧张的表现,我担心他们那种样子没人喜欢,更不用说被带回家去。那个最爱说Trust me 的老美特意告诉我,她知道这类品种的猫会有人喜欢,凭她的经验他们一定能送出去 “Trust me”。
两天下来,我很快就认识了那些来去高兴的家长们,我问过一个老美,她已经接送了三个多月依然劲头不减。在周围气氛的感染下,我也放下沉重的心情,毕竟我们都想给孩子寻找一个最好的归宿。
周复一周月复一月,一个星期六我照例接送孩子。义工告诉我第二天在某个城市有个一年一次的大型收养活动,问我要不要参加,我立即就答应了。当第二天一大早我匆匆忙忙地赶到Petsmart 时,塞满了三十多只猫的两辆车已经在等我了,短暂的时间只够把他俩装上车和说声Be good。
没到中午义工来电话说Arnold 和Anna 找到新家了,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原来一个老美先看上了Arnold,一听义工说Anna 是和Arnold 是一起来的,她一下领走了他们俩。
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电话一头的我泣不成声,没想到早上的分手竟是分别,我后悔没有和他们说声再见。义工只是I know I know 地安慰我,LG和儿子也说,找到个好人家两人又在一起是件该高兴的事。想想半年来的朝夕相处,看看还带着他们气息的所有东西,眼泪不停地在眼睛里打转,脑子不断地闪现着他们的身影,他们带着悲伤怨恨离开了家,我把自己种的苦果伴着泪水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经过这次悲欢离合的打击,我不再做捡猫之事,有一段时间我宁可每天开车去喂流浪猫,也不敢把他们带回家,我怕坚持不了不抛弃不放弃,我怕重演过去的悲剧,我怕他们恨我,更怕我恨我自己。我放大一张全家福相片挂在家里,虽然他们已经有了新家,可我觉得他们仍然是我们的家庭成员,他们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半年后我收到Cat s in Need 的圣诞卡,里面付着两张相片,那是一个胖老美抱着同样胖得不敢认的Arnold 和Andy。(老美领养Anna 后改为男名Andy)
PS:
经过这次痛心疾首的经历,我才知道收养猫猫光凭爱心和责任是不够的,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还有很多想不到的东西,我没有担当起这付沉重的担子,我伤害了无辜的Arnold 和Anna,如果他们听得懂的话,我想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声“对不起!”
上个周末我去Petsmart 买猫粮,碰到Cats in Need 的四个义工,我很钦佩她们,她们记得从这里领养的每一个猫猫,她们记得每一个主人。事隔一年她们居然还能叫出我的名字,居然还记得我给了她们Arnold Anna,甚至两年前我领养的Ashley,她们主动告诉我Arnold Anna 他们现在很好,听到这个好消息,这一次我一直悬着的心才真真落了地。
俺每次回来读到这一篇时,也还是要泪眼婆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