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17-02-12 04:09:47) 下一个

与李锦记百年相杀,三代苦守只为一碗最完美的蚝油,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 

2017-02-10 是郡主也是匠匠匠心之城

 

江湖之中,

没有输赢,

只有生死。

 

荣甡 VS 李锦记

 

来澳门之前,

我以为这里只有“澳门风云”。

来了之后才知道,

繁华旧梦,几多悲欢。

 

 

1902年,一个平常的清晨,

忙碌的十六浦码头。

渔船满载归航,

岸上人声吵嚷。

 

 

一筐筐一网网的鱼虾蟹贝,

瀑布般倾泻而下,

在甲板上热闹翻腾。

 

 

众人都瞪大了眼睛,

扒拉最新鲜的货色。

一个粗粝晦暗的贝壳滚出,

让取货的伙计不禁叫出声:

“呀,蚝!”

 

 

澳门盛产肥美硕大的生蚝,它旧称濠镜澳、濠江,“濠”便是“蚝”演化而来。

 

而码头外不远处的大街上,新兴的蚝油产业顺势而起,形成四大家族鼎立的局面:荣甡、李锦记、福泰兴、合胜隆。

 

 

1888年,

珠海水乡来的李锦裳,

请人在店铺上写下“李锦记”招牌,

还号称蚝油的发明者本尊。

 

 

而仅一街角之隔的旁边,

澳门本地人开的“荣甡“蚝油庄,

却因占尽天时地利,

后来居上,门庭若市,

成了行业里的“龙头”老大。

 

 

既生瑜,何生亮。

两强相遇,

一场世纪厮杀,

便在所难逃。

 

 

财大气粗的“荣甡”在浅滩上

开设自己的生蚝养殖场,

对蚝的质量严格把关,

只有肉质厚实、甜美鲜嫩的蚝,

才有资格做成“荣甡”蚝油。

 

 

在制作工艺上,

“荣甡”更是不惜下血本。

每每到了熬油的时候,

店子里的强壮伙计们便一齐上阵,

烧起柴火,架起大锅,

用猛火将生蚝煮出蚝水。

 

 

鲜美的蚝水慢慢熬煮,

随着木柴的燃尽添入厚柴,

以保证火候恰到好处。

整个过程需要伙计们轮流看守,

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搅拌、加火,

容不得半点差池,

如此,才能熬成一锅粘稠的蚝油。

 

 

 

上好的蚝油,

色泽鲜亮,滋味醇厚。

100多斤的生蚝,

每次只产2斤蚝油,

因而被尊为“海底牛奶”。

 

 

据传当年客居澳门的孙中山,

对“荣甡”也赞不绝口,

回到南京后仍对它念念不忘,

还专门千里迢迢地派人,

到“荣甡”购买蚝油再给他寄回去。

 

 

1934年,

进入第二代的“荣甡”蚝油,

被澳门政府派送到葡萄牙,

参加世博会展览,

迎来荣耀巅峰,一时风光无限。

 

 

谁成想,百年后的今天,竟没几人识得当年名噪一时的“荣甡”了。有华人的地方,就只剩下“李锦记”。

 

风靡一时的“李锦记”广告

 

1946年,

“李锦记”的总部迁至香港。

借由贸易自由港,

将蚝油出口海外,

大跨步走出国门。

 

“李锦记”传人

 

上世纪80年代,

更是甩掉“偶像包袱”,

摒弃费工费料的传统制法,

开设十一条自动化流水线,

实现蚝油大批量、多品种生产。

 

 

调查显示,“李锦记”在美国酱油调料市场份额中能占到88%,在日本酱油调料市场也排到第二

 

澳门李锦记总店老店员威叔

 

而这边厢,

传到第三代的“荣甡”,

依旧不紧不慢,不慌不忙,

坚持用最古老——炭火煮蚝油

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

都与之无关。
 

 

掌店的是第三代传人曾溥洲

大家都管他叫“曾伯”。

看他气定神闲煮蚝油的样子,

颇有几分叶问的味道。

 

 

海水污染,蚝业式微,

“荣甡”的养蚝场早就没了,

曾伯只能到市场上买最好的蚝,

回来再亲手熬成蚝油。

 

 

头发花白的曾伯,

在炉灶旁一边搅拌,一边控制火候,

常常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火太大,蚝油会被煮烂;

火太小,蚝的鲜味便带不出了。”

 

 

灰黄的墙面,

烫金的招牌,

掉漆的桌椅和封瓶机,

始终坚守的匠心手艺···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

“荣甡”的一切好像都变了,

又好像一切都没有变。

 

 

吃过“荣甡”蚝油的人总说,

相比市面上的蚝油,

“荣甡”蚝油愈发的鲜美醇香。

淋一点在白灼菜上,

简单的一道菜就被瞬间激活。

 

 

问曾伯有啥秘方。

“好味没秘方,

真材实料,

自然好味。”

 

 

伴随澳门生蚝业的绝迹,

寻得好生蚝越发不易。

不愿将就的曾伯从不降低标准,

他的“荣甡”蚝油,

真成了“卖一瓶,少一瓶”

 

 

煮蚝油、装瓶、贴标签···

没有子嗣的曾伯一个人苦守小店,

仔细完成所有工序。

大侄子偶尔会来看看曾伯,

可他并不愿意接手

这收入微薄的蚝油生意。

 

 

每每被问及接班人的问题,

曾伯总免不了无奈地叹气:

“做得几耐得几耐! ”

(我能做多久就做多久!)

 

 

2015年,

八十多岁的曾伯溘然长逝。

“荣甡”蚝油庄的铁门紧闭,

再也没有打开过。

 

 

曲终人散。

一个时代的记忆,

也终将在时代里消逝。

来不及唏嘘感叹,

更来不及好好珍惜。

 

 

一个向现代化妥协,

一个三代苦苦坚守;

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一个惨淡收场,黯然落幕。

对与错,成与败,

又有谁能论断?

 

 

江湖之中,

没有输赢,

只有生死。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段对话:

“宫家六十四手是一座高山,

没理由就这样烟消云散。”

 

“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

我们见得还少吗?

凭什么宫家的东西就不能绝。”

 

 

多少坚守古法的老字号,

就这样在时代巨轮的碾压下,

轰然倒下,灰飞烟灭。

 

 

我们叫嚣着“工匠精神”,

却不能给工匠喘息之地。

心里想着美妙的月亮,

手中却紧紧握住了六个便士。

 

 

隔着街角的另一侧,

三层的弧形骑楼上,

“李锦记”的红字招牌依然光鲜。

 

 

我何尝不知道,

适者生存,

胜者为王。

 

 

但我更知道:

不论手艺还是味道,

我们丢掉的,

总要找回来。

 

- END -

(图片源自网络公开资料

转载须知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总有一个人在坚守,

总有一件事要完成。

茫茫人海,

匠心之城。

不喧哗,自有声。

Views 100000+
998Report
 
Top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

  •   452 
    触及心底的感动,现在社会人心浮躁,坚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会质疑自己的坚持!! 我是做手工古法酸梅汤的,10味料,煮一碗汤,称料,泡料,煮沸,煮好,入冰糖,桂花,凉好,罐装,我需要一天时间。5元,500ml,微利销售,煮汤辛苦不怕,销售中,各种质疑价格的,真的伤人心,很多时候,我真的想说,你们现在不珍惜我,就去喝勾兑的去吧,那个桂花味道浓,比桂花还香!! 先生有的时候说,你有必须这样辛苦吗?别人看不到!可是我自己能看到!我自己知道我的就是原汁原味的古法酸梅汤!让我去勾兑,我情愿不做! 辞职之后,路很难,但是我愿意坚持!!只为一碗汤,来自小时候的味道,而不是化学的味道! 为我自己加油!!匠心不是说说而已,我努力去做! 

    2 day(s) ago 

      167 
    Reply by author
    匠匠给你点个赞,谢谢有你们不愿放弃的不怕质疑用心做事的匠人们,坚持下去,匠匠会陪着你,加油 

    2 day(s) ago

  •   354 
    我更渴望吃一口“荣甡"! 

    2 day(s) ago 

      163 
    Reply by author
    这样的记忆就这么消失了 

    2 day(s) ago

  •   235 
    好可惜,好遗憾,好想尝一尝荣甡的蚝油啊。每每看到这种失传的老手艺心里就久久不能平静

    2 day(s) ago 

      124 
    Reply by author
    可惜时代没有给与“荣甡”更多的机会,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2 day(s) ago

  •   206 
    我要把妈妈纯手工制作的甜酒、辣子鸡、豆豉、霉豆腐等等手艺专心学习并传承,永远留住妈妈的味道! 

    2 day(s) ago 

      92 
    Reply by author
    留住妈妈的味道 

    2 day(s) ago

  •   129 
    满满的感动,给小编赞一个,我们急需找回那丢失已久的工匠精神。 

    2 day(s) ago 

      86 
    Reply by author
    丢掉的,总有一天我们要找回来 

    2 day(s) ago

  •   103 
    好可惜~~没有机会品尝了  蓝瘦  香菇 

    2 day(s) ago 

      82 
    Reply by author
    好想吃一口用荣甡做的蚝油生菜 

    2 day(s) ago

  •   76 
    其实如果能一手紧抓传统制作,另一手放给工业化,或者后期放得下这百年的面子,让李锦记接手,走高端路线,未尝不是一条出路。但是,没有如果。 

    2 day(s) ago 

      45 
    Reply by author
    生活没有如果 

    2 day(s) ago

  •   74 
    很多好东西都不曾留下,很多好手艺不得继续流传,可惜啊!我们需要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来支撑工匠手艺。扩大影响,以商养匠。 

    2 day(s) ago 

      52 
    Reply by author
    时代变了,很多东西都变了 

    2 day(s) ago

  •   69 
    也许这正说明我们还是在生存,并没有学会真正的生活 

    2 day(s) ago 

      42 
    Reply by author
    喜欢你说的,生存下来后,我们一起想想该如何生活 

    2 day(s) ago

  •   66 
    现在有很多类似的老店,良心店,一家接一家的走不下去,不得不让人反思,究竟是企业本身的问题,还是社会体系的“排挤” 

    2 day(s) ago 

      29 
    Reply by author
    时代的变迁没有给它们留下容身一地 

    2 day(s) ago

  •   55 
    个人认为,味道决定价值,明明特别好味道那就价值大,有价值就有好市场,为什么会消失?因为不会营销,没有实现应有价值,因此没有找到适合的匠人接手,没有传承。 

    2 day(s) ago 

      28 
    Reply by author
    在这个嘈杂的世界,可以看到这么执着的曾伯,真是欣慰,又因为没有后人可以传承,而感到惋惜不已 

    2 day(s) ago

  •   50 
    我们叫嚣着“工匠精神”, 却不能给工匠喘息之地。 心里想着美妙的月亮, 手中却紧紧握住了六个便士。 ——这段话简直让人流泪!太棒了!

    2 day(s) ago 

      34 
    Reply by author
    对于兢兢业业坚持传统的人,应该有更多的掌声,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老字号的发展和传承,给匠人可以喘息的地方 

    2 day(s) ago

  •   37 
    我还真的没尝过你介绍的这款,一直都在用李锦记可惜啊,没机会了 

    2 day(s) ago 

      34 
    Reply by author
    可惜了,没机会了 

    2 day(s) ago

  •   36 
    最近想去澳门,还想着刚好可以去买,看到后面原来曾伯已经不在人世没有机会品尝了 

    2 day(s) ago 

      25 
    Reply by author
    可以去那里看看曾伯一直坚守的地方也是很暖的 

    2 day(s) ago

  •   33 
    可惜是可惜,可是面对如今世界的飞速发展,这样的生产方式注定难以长久存活下去。有几个人会想放弃高收入而继承衣钵,有几个人愿意依旧傍着大锅一熬十几个小时,付出的心血却难以得到相应的认可。也许我们能在这里惋惜,却也仅此而已,真的要谁做些什么的时候,也少有人真的会做。 

    2 day(s) ago 

      24 
    Reply by author
    历史从来不会等一个人 

    2 day(s) ago

  •   31 
    坚持久了,也许偶尔就不知道自己坚持的是什么…也许是习惯了,也许是一份执念… 

    2 day(s) ago 

      23 
    Reply by author
    一种执念,一种情怀 

    2 day(s) ago

  •   31 
    慢工出细活的时代让人怀念。现在各行各业都追求快,追求高效。而恰恰有些东西是要有时间的参与才能散发光彩,释放精华的! 

    2 day(s) ago 

      13 
    Reply by author
    用心去做的越来越少了,来不及好好珍惜 

    2 day(s) ago

  •   26 
    有的商品,卖的是实用价值。有的商品卖的是情怀。而情怀注定只能被少数人接受。 

    2 day(s) ago 

      17 
    Reply by author
    去发现,去感受 

    2 day(s) ago

  •   24 
    读完,很是唏嘘。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提倡工匠精神,却没有人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我想起了欧洲…… 

    2 day(s) ago 

      15 
    Reply by author
    留住那些有味道的老店 

    2 day(s) ago

  •   21 
    很难评论孰是孰非,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 day(s) ago 

      17 
    Reply by author
    在这个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这种一心只想留下老味道的店,被狠狠的丢掉 

    2 day(s) ago

  •   20 
    香港和澳门,别看是两片小小的地方,但这种匠心背后的仓皇悲怆却被体现地淋漓尽致。心痛! 

    2 day(s) ago 

      14 
    Reply by author
    心痛不已啊 

    2 day(s) ago

  •   20 
    不应该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2 day(s) ago 

      13 
    Reply by author
    这种味道留在了记忆里 

    2 day(s) ago

  •   18 
    社会进步,生产力提高,让全世界都能品味到美味,难道不是匠心?我能继承传统的同时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与时俱进,与当下结合,不能停留在一时一代的手艺而应该是世世代代的匠心传承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有道理 成败自有定论 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就是匠心 

    2 day(s) ago

  •   16 
    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痕迹越来越少了。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真希望可以被传承下去 

    2 day(s) ago

  •   15 
    中国几千年来流失的宝贵东西太多了,何况一碗耗油。只是这失去的东西不仅仅是失去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份对品质的执着没有了,反而被别人学去了。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好好反思,对品质的追求不要丢掉 

    2 day(s) ago

  •   14 
    很小的时候,就吃过耗油了,感觉很甜,做青菜,尤其是菠菜时配着很好吃。我的家乡在湖南省南部的一个小镇,并没有吃耗油的传统,那个时候很多邻居都还不知道耗油是什么东西。记忆中,与父亲交集和交流最多的,就只有关于李锦记的故事了。很清楚的记得,我和妹妹坐在父亲自行车的后座,带着我们去上班,这是兄妹俩儿时最快乐的时光,当时的李锦记对于我而言就只是堆满整个仓库的一件件货物而已,并没有多少其他的认识,但是父亲却总是喜欢和我们讲李锦记和他家族的故事,每每讲到动情之处,父亲总是用深切的眼神看着我们,当时,也自然不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就如一种传承的味道随着时间的变迁,你总能体会出里面些许或多或少随着时间变迁而变出的新鲜味道,但更能尝出里面的一味传承之道,不管是对于父亲的眼神,亦或是母亲的一句嘱托,我们能体会的远远都比看到听到的更多。 

    2 day(s) ago 

      13 
    Reply by author
    每个品牌都有故事在,用心做的才是真的

    2 day(s) ago

  •   14 
    匠人酿造于市场价值的博弈,似乎匠心更适合一种生活方式…不适合穷人… 或者说怎么把匠人酿造和利润好好平衡成正比,这个真的是待遇突破的瓶颈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突破瓶颈,去好好权衡 

    2 day(s) ago

  •   13 
    记得有人说过,人类文明目前进化的方向是不断发展新的科技,当发展到极致,再度进化便是返璞归真,提倡自然的生活方式,手工艺必然有重新捡起的一天 

    2 day(s) ago 

      11 
    Reply by author
    回头看看,吸引我们的还是那些匠人们用心的样子,是那么朴实与真诚 

    2 day(s) ago

  •   13 
    说得好,多少传统都被金钱击败了。剩下的真的就是精华吗?也许是熬出来的渣渣吧! 

    2 day(s) ago 

  •   11 
    可是有的东西,丢掉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而现代都市的我们永远后知后觉

    2 day(s) ago 

      11 
    Reply by author
    还在的不要丢掉 

    2 day(s) ago

  •   11 
    送你李白诗一句吧:弃我去者,咋日之日不可留。 单纯回复,不用入选。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这句厉害了 

    2 day(s) ago

  •  
    好文!发人深省!匠心等于良心,希望这个社会多些包容,让好匠人的手艺得以传承! 

    2 day(s) ago 

      11 
    Reply by author
    手艺得以传承 

    2 day(s) ago

  •   11 
    我们是一家原创珠宝手作工作室,运营了一年多,遇到过种种困难,有时候也会彷徨,自己的坚持到底是对是错,可是每次彷徨过后,仍是咬紧牙关继续前行,很庆幸遇到现在身边的这群小伙伴,梦想的路上有你们真好。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只要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坚持下来就是对的,在你咬牙继续前行的路上有匠心之城陪着你,有匠人们陪着你,加油

    2 day(s) ago

  •   10 
    有情怀的好文!太多的“老字号”在传统与现代的厮杀中渐渐消失,好可惜!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最终落幕,更多的是唏嘘和无奈 

    2 day(s) ago

  •   10 
    但我更知道: 不论手艺还是味道, 我们丢掉的, 总要找回来。 请问作者,您这话是为以后做荣生号的打伏笔吗?。您说总要找回来令人期待和遐想哦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匠匠想所有有情怀的匠人都可以被留下。 

    2 day(s) ago

  •   10 
    这可真的是: 曲终人散尘落定,落叶婆娑泪成行。 三代坚守的匠心,没了传人,不禁让人唏嘘[流泪]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三代人的坚守,在这个时代里消逝了 

    2 day(s) ago

  •  
    看得莫名的感动,荣升的工匠精神!李锦记原来这么有历史????小编,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蚝油怎么用?末尾加个科普是不是就不属于这个公众号范畴了?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匠匠来教你做菜吗 

    2 day(s) ago

  •  
    敬佩坚守的匠心,适者生存是最残忍的摧毁,看到因老人离世而绝世的手艺,想到那些因发展而消失的手艺。真的心疼。最残忍的事莫过于将美好摧毁于世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只可惜时代的变迁,机会的流逝就这么让一位手艺人的手艺消失在这个世界里。 

    2 day(s) ago

  •  
    这个字还不知道怎么念   特意查了一下  甡  念shen   第一声    现在大家都只知道李锦记  

    2 day(s) ago 

  •  
    是个匠人,却不是商人!经商还是不能忘本,只有更多的钱才能维持经营啊!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做了匠人就做不了商人了。 

    2 day(s) ago

  •  
    最后一句,应该是我们丢掉的 总想找回来。 时代的变迁、人性的思迁 都未有我陪你看这故事的结局来的精彩。无关乎落寞,只是没有掌声 有些稍显寂静的谢幕而已。如果别人想看我的结局 那我就演给你们看咯。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太想在那个时代找回来那个味道,太想留住那执着的手艺人 

    2 day(s) ago

  •  
    功利主义的时代,难容匠人的坚守…惋惜之极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惋惜不已啊 

    2 day(s) ago

  •  
    总要与时俱进,原来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现在百年更久的王麻子也早没有踪影了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唏嘘不已 

    2 day(s) ago

  •  
    没有赚不到的钱,只有不会赚的钱,靠谱的古法蚝油也有生存空间,只是东家只注意让酒香,忽略了巷子深的问题 

    2 day(s) ago 

  •  
    时代的变迁及喧扰,促成了适时的产物,好的东西应该得到更好的传承。不知是人的向往决定了它的去向,还是它的去向决定了人的向往。时事如何论别?以前没钱吃不了好的,很在有钱也吃不了好的。叹哉。。。。。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因为他们是那么真诚,那么传统,好的东西就该被传承。 

    2 day(s) ago

  •  
    他们家要是一边坚持传统手作,一边做电商,结局绝对不是这个样子。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好点子噢 

    2 day(s) ago

  •  
    人们已经早就变得浮躁,连等红灯,排队都失去了耐心。别说这苦苦熬出来的耗油。一切的消失是必然的。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固有的执着甚是重要啊 

    2 day(s) ago

  •  
    当匠人逐渐消失,无后人继承,那精美的东西也难以再现人间…无法想象,到不久的未来,人们只能看图片文字视频来了解,再无亲身体会,而到那时,还会有美味存在么?????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还有继续坚持在这条路上的匠人们 

    2 day(s) ago

  •  
    如果有好的营销策略,我觉得可以传承下来的,现在只能惋惜了,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可惜了曾伯没有后代。 

    2 day(s) ago

  •  
    几千年的历史中被时间磨灭消失的技艺很多很多且行且珍惜早安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回复到这里的时候,得回复一句上午安了

    2 day(s) ago

  •  
    匠匠,五味杂尘,不知说什么好,跃飞猛进的时代,大家都热衷与时俱进,许多传统的传承,没有强大的资金链的支撑,无奈的消失了,真的好是可惜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美好的回忆,他的终结并非都是遗憾,毕竟他存在过 

    2 day(s) ago

  •  
    第三代早应大开山门,广收弟子,总会有人愿意发扬光大传统。这样消失太可惜了。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只可惜晚了一步 

    2 day(s) ago

  •  
    这周正好在香港,重温一下旧日的味道,白灼菜心淋上蚝油,配上鲜虾云吞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口水流了一地 

    2 day(s) ago

  •  
    每每过年的时候家里摆分岁酒很多菜都会用上蚝油,回头说商场就是适者生存呀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这个适者生存,胜者为王的时代 

    2 day(s) ago

  •  
    我觉得工匠精神不应该仅仅被归纳为只用传统工艺和手工!传统工艺靠的是古法传承和经验,经验这总东西参杂了大量的个人色彩,再次传承时已经经过改良的新方法了。谁输谁赢很难说,只有谁活了下去!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希望更多的老字号可以活下去 

    2 day(s) ago

  •  
    匠与商不可兼得。容甡若是想赚钱,估计也不能成为匠人之作了。如果能把一个品牌做大的同时,开辟个作为样板展示源头匠铺,不作盈利,只做展览品牌的核心技术和价值多好啊!既能满足传承需要、心理需要,也能满足企业需要。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怎么保留住匠心和古老的手法,还是需要我们好好深思的 

    2 day(s) ago

  •  
    其实每一种独具匠心的手艺都是时代的一个印记,也许我们已经遗忘得一清二楚了,但是这种手艺经已深深印记在时代的岁月里,或多或少,或喜或悲,无外乎我们对待他们的一种关注与否的态度!但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也许坚持未必胜利,但是至少他们,愿意坚持的工匠们没有输!!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手艺人需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诱惑,克服困难,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做一件事情,不放弃,未必会成功,但对得起自己那颗执着的心。 

    2 day(s) ago

  •  
    心裏想著美妙的月亮,手中卻緊緊握住了六個便士。冰冷的機器提供了生存,手作的溫暖與用心卻無法存活!一如現實~~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现实总是那么的残酷。 

    2 day(s) ago

  •  
    老物件如何传承才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值得匠人本身和社会思考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取其精华,得以传承才对 

    2 day(s) ago

  •  
    月亮与六便士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2 day(s) ago

  •  
    这就是传承精神的没落,看过《寿司之神》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中规中矩终归有个好的结果。世界太繁华,让我们忘记了自身的美好。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传承工匠精神,不要忘了工匠精神,也不要忘了时代的发展 

    2 day(s) ago

  •  
    过分执着未必就是好的,唐诗宋词元曲,好东西太多了,它们服务于一个时代,寿命到了便寿终正寝,生与死自有安排,何必执念于此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历史从来不会等一个人 

    2 day(s) ago

  •  
    荣记的故事早一点得到传播,也许还有机会得到延续。可惜我们再也吃不到真正的蚝油了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传承下去,让后代也能吃上就好了,

    2 day(s) ago

  •  
    其实作者独具匠心,并用心良苦,通过荣蚝传统的衰落,李锦记的兴旺!沉浮百年巨变,更看到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你说的特别好。 

    2 day(s) ago

  •  
    荣甡比李锦记多花了几倍心血在产品上,但是没有把产品价值相应地对等体现在价格上,自然竞争不过李锦记,没有资本企业就运作不起来,所以败就败在他只是个匠人,并不善于经营,老干妈这一点就强过他,料依然是好料,品牌价值出现了,就不会没落了 

    Yesterday 

     
    Reply by author
    厉害了我的老干妈。好的东西还是需要经营的。 

    Yesterday

  •  
    为了手艺传承,可造两种濠油,以一养一,但他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存,难道真的世间万物,都是性格决定命运? 

    2 day(s) ago 

  •  
    心里想着美妙的月亮, 手中却紧紧握住了六个便士。

    2 day(s) ago 

  •  
    可惜了,要是后继有人,再这么宣传一下,就凭我们大陆每年去澳门旅游的人数,就能把他救火。现在的人不差这点小钱,但的确需要这种原汁原味的手工产品。 

    2 day(s) ago 

  •  
    看着心里发酸,好惆怅啊! 若在日本,如此匠心必然备受保护和推崇吧。 真是值得深忖。 

    2 day(s) ago 

  •  
    想起以前外公说起的他的父母辈创办的一个名叫“新生活”的糕点店,却因历史问题,被以小资为名除掉,那一辈人也受了不少苦。时代与手艺,似乎总在搏击,如何生存,值得深思啊。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老一辈的手艺人都是吃过苦的,能够坚持下来的又有多少,不被时代所遗弃的又有多少 

    2 day(s) ago

  •  
    我们丢掉的传承记忆,找回来也许要几代人,也许回不来了。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匠人的手艺需要有人去继承 

    2 day(s) ago

  •  
    匠匠给差不多每个留言者都回复了,匠匠的敬业,负责,也同样令人敬佩!!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匠匠心里暖暖的 

    2 day(s) ago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惘然!一声叹息,再是哀伤,无可奈何花落去,没有岁月可回头。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2 day(s) ago

  •  
    岁月中的味道,记忆中的技艺,往事如烟海蜃楼,纯真的绝美。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坚守的那份真诚太美了 

    2 day(s) ago

  •  
    我想:其实两者可以并存,现在有许多知名时装品牌都有流水线式生产与高级定制同时经营

    Yesterday 

     
    Reply by author
    是啊,在保持手法的同时,也要去经营创新,才可以走的远 

    Yesterday

  •  
    曲终人散。 一个时代的记忆, 也终将在时代里消逝。 来不及唏嘘感叹, 更来不及好好珍惜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2 day(s) ago

  •  
    看完后,我可以这样理解,纵然有再好的传承,不去创新,等于自行消失。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在传承古老手法的时候,也要吸收新的理念。 

    2 day(s) ago

  •  
    这些传承败在了懒字上!人懒了,人不愿多花时间在这慢工上,但往往慢工才能出细活。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细细的做一件事情,才最真 

    2 day(s) ago

  •  
    “匠心”也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融入营销方能更大更强!酒香也怕巷子深,茅台酒也是在博览会上摔破瓶子酒香四溢才获得金奖。 

    Yesterday 

     
    Reply by author
    营销也是很重要的 

    Yesterday

  •  
    买卖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是最好的传承。传统手艺消失的原因太多了…政府没有去保护没有相关法律?产品没有时代性,不够现代生活?匠人没有直接的经济来源打工去了等等…我们在与过去告别时,都忘记从哪里而来。 

    Yesterday 

     
    Reply by author
    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很多很多。。 

    Yesterday

  •  
    可惜了… 这,也是遗产,无形的文化遗产… 

    Yesterday 

     
    Reply by author
    可惜 

    Yesterday

  •  
    有道理,一边叫嚣保护非遗,一边又打压,多少古老手艺面临后继无人,传承不是嘴上来得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没有留一条路给他们 

    2 day(s) ago

  •  
    很多传统工艺,消失殆尽!时代进步,有些纯手工的制作不是失传就是失去生存空间!如果东阿阿胶不实行现代化工艺,或许也只有落幕,还有泸州老窖  五粮液   茅台等等这些传承几百年的工艺,不引进现代设备,可以想象!据说腾冲还有一家也是全球唯一一家还在沿用宋朝流传下来的宣纸制作工艺,纯手工,如今有800年历史!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时代变迁,还是需要创新,在传承的时候加上创新。 

    2 day(s) ago

  •  
    不能怪社会,只能怪自己不会创新。如果一定要坚持手工制作、坚持真材实料,可以把产品包装成澳门特色手信,你有你卖60元一瓶耗油,李锦记卖10元一瓶又关你什么事呢?没必要和李锦记斗价钱。正如阿玛尼会和G2000争吗?既然起点一样,还落得如此下场,只能怪自己不懂变通。社会没错,错的只是你自己而已…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在古老的手法上也得与时俱进噢 

    2 day(s) ago

  •  
    现在人为了挣钱,海水污染,曾伯不将就,不是好蚝不用,值得佩服,老一辈人就有这种~ 只可惜没能留下这种美味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不将就,不妥协,只为做得更好。 

    2 day(s) ago

  •  
    总有一个人在坚守 总有一件事要完成 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完成!守护心中的那一方净土!不喧哗,自有声!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坚守一件事情,此生不悔 

    2 day(s) ago

  •  
    正所谓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这代是工业化的奴隶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时代的变化,让我们跟着科技往前跑的时候,忘记回头看一看 

    2 day(s) ago

  •  
    传统手艺的留失那是毁灭性的,我们在全力以赴保护和传承客家手工姜糖,希望更多民间的宝藏得以沿续 

    Yesterday 

  •  
    时代的工业化替代了传统手工艺,还有多少行业还在“不思进取”的守着这些传统? 

    2 day(s) ago 

  •  
    随着现代化发展,中国现在丢弃太多宝贵的传统工艺,社会在进步发展的同时,更要应该让宝贵的传统文化用现代科学技术保存下去发扬光大! 

    Yesterday 

     
    Reply by author
    匠人拥有这匠心和那份执着,也不应拒绝与时俱进,这样才会更加久远 

    Yesterday

  •  
    人这一辈子就是在不断的得到、失去、再得到之间循环往复,仅此而已,人生啊

    Yesterday 

     
    Reply by author
    人生怎么选择,就怎么生活 

    Yesterday

  •  
    好文章!!!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谢谢

    2 day(s) ago

  •  
    不走出去,不寻找更好的产业链,坐守一地也就自断生路了不是吗? 信用,品质,制作方法都好,可是人脑不活,如何好经营呢?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经营是个大学问噢。 

    2 day(s) ago

  •  
    我们叫嚣着“工匠精神”,却又急功近利 安于享受便利快捷机械化的一切....!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这个时代步伐走的太快应该慢下来,看一看老一辈人留下的经典 

    2 day(s) ago

  •  
    为什么要等到没有了,才懂得珍惜啊!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对哦 要要好好珍惜现在身边有的匠人 

    2 day(s) ago

  •  
    现在的耗油,还和过去一样吗?不一样了,色素加香精,吃多了吊头发。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怪不得匠匠头发掉的多了 

    2 day(s) ago

  •  
    这就叫无奈啊!生存还是理想,很多时候不能并存 

    2 day(s) ago 

     
    Reply by author
    是啊,看是选择了什么 

    2 day(s) ago

  •  
    荣甡,用时下流行的用语,就是一个足以抗衡李锦记的IP,一家三代人以匠心坚守的老字号。看似因为子嗣的凋零而没落,其实是因为整个家族缺失了一个共同认可的价值观,缺失了家族对家族事业的使命感。 时至今日,在历史的巨轮碾压下,荣甡传仅仅成为李锦记前传。 

    Yesterday 

     
    Reply by author
    只要存在过就够了。 

    Yesterday

  •  
    中华几千年传承下来太多太多的好,已暗然逝去……!当我们想去挽留时“它”已成你我记忆。 

    2 day(s) ago 

  •  
    觉得有些可惜。时代在变化,继承人的格局如果再大些,家族无人继承,他可以投奔李锦记,何必只局限在自己的招牌。。。。可惜了,无法传承。。。 

    Yesterday 

     
    Reply by author
    执着的坚持自己所坚持的 

    Yesterday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