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334)
2010 (120)
2011 (125)
2013 (73)
2014 (58)
2015 (6)
2016 (110)
2017 (55)
2020 (174)
2021 (176)
2022 (136)
2023 (103)
2024 (97)
在华北农村的很多地方,每逢春节黍面粘糕始终是象征吉祥的食品,过年必蒸粘糕以此祝福年年高升。这种习俗源远流长,黍子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奴隶制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农业进一步发展,“五谷”的概念也逐步形成。所谓五谷,历史上 有三种解释,一说是黍、稷、麻、麦、豆;一说是黍、稷、豆、麦、稻;还有说是稻、稷、麦、豆、麻(指大麻,麻籽 古代也做粮食) 。其实这只是反映了不同地区粮食构成上的差异。其中的“稷”有人认为实指粟(谷子),至今尚无定论。 但无论如何,黍子在古代作物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黍子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呢?
首先看一下黍子的起源。关于黍子最早驯化的地点和传播问题曾有不同的观点,以前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栽培黍起源于中国,而后传往欧、美各地。我国学者的研究也充实了这一论点:我国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中曾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黍种,该省东乡马家 窑旧址中还发现了黍的植株、花序和种子,距今约五千年。 我国北方不仅关于黍子的遗址多、时代久远,而且还发现了黍子的大量野生种和品种类型,这些都是我国作为黍子起源地的佐证。如果黍子果真起源于我国,那它最早在我国大量 种植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看一下黍子的生理特点。黍子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它是禾谷类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黍的种子萌发出苗需水量很小,能适应旱地播种,其叶片上气孔少而小,生产单位重量的干物质的需水量在禾谷类作物中是最低的,既能忍受土壤干旱又抗干热风;黍还具有很强的耐瘠性,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能获得其它作物所达不到的产量,所以常用做开荒,改造盐碱地和治理沙漠的作物。同时,它对肥料也敏感,少量施肥则增产显著。另外,黍子的生育期短、不仅是广适的秋作物,灾年还可做补救作物。
最后,黍子浑身都是宝,其籽粒营养丰富,不仅可做多种食品,还可用于制糖、酿酒;黍粒还有一硬而光滑的壳,适于贮藏,灾年可将其籽粒连同粒壳一起磨成粗粉,混合野 菜度荒;黍穗脱粒后可做条帚,黍的秸秆、米糠可以用做畜禽饲料。
黍的这些特性和用途自然适应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因而使之在新石器时代的初期就成为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作物。不过,盛唐之后黍的种植面积开始减少并逐步被 稻、麦所取代,如今黍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及内蒙等地。随着人民生活水乎的提高,要求饮食的多样化,黍子的播种面积又开始回升。黍制品又将成为人们日常食谱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