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忧郁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正文

民以何食为天

(2008-09-25 15:07:32) 下一个

刚开始了解三鹿毒奶粉事件是看文学城上报道的。在法国生活了时间很长,已经跟国内的情况有些脱节了。我震惊地和另一在法国的朋友谈起这一事件, 并说已有婴儿因此死亡, 实在是令人心痛,觉的中国人的命太不值钱了。朋友笑话我义愤填膺的幼稚。她说其实国内各种中毒案几年来层出不穷,像毒饺子,毒月饼等。只是这一次被迫的吧,不得不更公开化地谈而已。

我没亲身经历什么毒品事件,但对食品安全问题印象最深的是冬天回国看老爸买颗白菜要放水里泡一下午,为了把农药泡去。而洗的时候每一层叶子都要细细洗来,据说每一层都打了药。当时想在国内为了保证吃的健康,这种生活真累啊。而这种累是充斥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在法国虽然有时也会暴有食品卫生的丑闻。但总体来说大家还是比较放心的。毕竟这是一个有基本法治和媒体监督的社会。自己在法国有时在超市买了苹果都不洗就吃,在国内那苹果非得剥了八层皮吃才安全吧。在国内看堂妹吃葡萄要先把皮剥去,再送到嘴里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防毒。

我热烈建议政府给每家每户配备一台用起来方便顺手的测毒仪器,不能太贵。这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商机。既给国家创造了财富,又比地方官劳资伤财,大兴土木的那些所谓的文化工程更得老百姓的心。 而且实施起来一定要全民动员,测毒器的普及度应该像当年毛主席手册要人手一册一样。这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事情。祸从口入啊。

这两天在网上凑巧下载了一本周勃写的《 民以何食为天: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越看越震惊,越感恐怖,越感悲凉。震惊于食品安全的一塌糊涂,恐怖于中国全社会范围的道德沦落,悲凉于民众在现今的体制下作为受害者投诉无门,而地方政府官官相护,官商勾结,瞒天过海。事件只有被舆论界捅出来的时候,政府抓几个底层的替罪羊来堵民众的嘴。而真正的决策和参与人最多被撤职,就算了事。这些撤职的人经常是几年后又会变相出现,成为这个集团那个集团的领导。撤职往往只为了掩人耳目而已。

如何改变这个局面啊?改革这十年来社会的道德沦落是一天两天可以挽回的吗?国内现在大兴”国学风“。民众和知识分子是否希望如此,唤醒国人的道德意识呢?中国现在已经到达了物欲横流的最高境界,如果不从体制上改革,要从文化和道德上挽救中国人的诚信只靠这点努力是否够,是否已嫌太晚?

周勃在书里写到,专家称如果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长次以往,50年后很多人会丧失生育能力。听起来是很恐怖,但中国人是如此的麻木,如此的顾着眼前的短期效益。今朝有钱今朝醉,那管民族生存事。

中国人的记忆很短。今天毒月饼毒倒人,大家吼两嗓子,之后照样载歌载舞,天下太平。死几个人算什么,中国人有的是。许多草菅人命的直接和间接参与者,-社会的新权贵阶层-,在台后无动于衷的看着,没一丝忏悔的心。站在前沿最受苦的是无权无势又没钱的老百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