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笔记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正文

如何处理宝宝溢奶、吐奶

(2008-06-14 13:52:48) 下一个

来源:enorth.com.cn

才喝完奶宝宝就吐得地上都是;有时还呈喷射状,甚至有一次还从鼻子和嘴巴流出来,着实吓了Mary一大跳!怎么会这样呢?本文从认知篇、观察篇、判别篇、疾病篇和照护篇详细介绍,让宝宝喝奶顺畅不烦恼。

宝宝一吃完奶后,常常会出现嘴角有些许奶水流出,或是呕吐量更多一点的情形,对于很多新手的爸爸妈妈们,一时间会手忙脚乱、不知该如何是好。现在就跟着医师的解说,一起了解溢奶、吐奶的原因与应对之道。

  认知篇

溢奶、吐奶的区分

【溢奶】

定义:通常幼儿喝的奶水从嘴角溢出来,称之为溢奶。

原因:出生不久的正常婴儿都会有这样轻微的现象,会造成这类的情形,是由于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约肌闭锁不全。人类的食道与胃之间有个括约肌,宝宝的括约肌因其力道不够,才会使得食物容易从胃逆流而上。

【吐奶】

定义:如果是从嘴巴以喷射式的动作喷出,就称为吐奶。

两者的差别只是在于方式以及动作上的不同而已,都是一般常见的现象,根据有些医学报告指出虽然有这样的情形,但是由于一些妈妈们不觉得有太大的问题,因此而没有太多的配合数据,所以在吐的奶量上应该是多少的比例,就没有临床上更正确的统计了。

  观察篇

留意吐奶方式而非吐的量

一般来说,对于寻求新生儿门诊,有六到七成以上的宝宝有溢、吐奶的问题,其实差别只是在于轻重不同而已。通常宝宝在出生的第一天,当进食第一餐或第二餐的时候,几乎就有八成的幼儿会有这样现象发生,不过多吃几餐后,症状就会开始趋于和缓。

【医师怎么说~】

“宝宝在每次吃奶后,有时只是嘴角溢出一些奶水,父母勿需太过担心,因此,该症状需注意的重点不是吐的量多寡,而是注意是否每次都是喷射状,或是量大从鼻孔中冒出来的吐奶。”屏东基督教医院新生儿科医师高迪伟如是说。

  判别篇

年纪愈大症状趋缓和消失

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在4~6个月大期间,宝宝溢奶、吐奶现象就会减缓,尤其在6个月大过后,父母会开始添加副食品,例如米糊、其它配方奶等,这些食物能增加奶水浓度,变得粘稠后,溢吐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父母这时可放心~】

溢奶、吐奶单纯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一种症状,身体状况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自然缓解。

*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良好

*没有呛到造成吸入性肺炎

*不会每次喷射状到肺炎的或是愈喷愈厉害的以上情形,大都可以放心。

【宝宝这时要就医~】

反之,如果父母在宝宝4~6个月大的观察期间,发现异状就要急时处理。

*宝宝每餐都会吐

*甚至在初期一个月有时溢有时吐,看似表面正常的现象,却在这期间过后频繁吐出,就要尽速就医了。因为,孩子可能是因为先有了先天性障碍,才会导致有这方面的现象产生,这种要靠超音波去排除,也要同步去做治疗。

  疾病篇

宝宝溢、吐奶严重时,高迪伟医师表示,就要怀疑宝宝是否有以下情形:

【肥厚性幽门狭窄】

新生儿在1个月大时,如果溢、吐奶呈现喷射状且愈来愈严重,医生这时会怀疑是否是因为幽门狭窄,也就是胃部幽门肥厚和收缩异常。

宝宝喝奶状况:喝得慢或是喝不下。

原因:这些宝宝在喝奶时,不但喝得慢或是喝不下,是因为奶水在通过食道时,就卡在胃部幽门下不去,最后奶水竟然连着胃酸全吐了出来,其症状是因胃幽门的环状肌肉变得肥厚(胃接十二指肠的区域)造成胃出口阻塞。

治疗:目前虽然造成此肌肉异常肥大的原因仍然不太了解,但是大部分做手术只要把幽门肥厚肌肉垂直切开,使其变松,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照护:由于是简单的小手术,伤口很小,爸爸妈妈不用太过担心,通常只需做一次手术,很少会再复发,并且也恢复得很快,呕吐现象几乎可以完全治愈,父母如果不放心,可以请医师做个腹部超音波确认诊断。

【胃食道逆流】

宝宝喝奶状况:会有溢、吐奶的现象。

原因:一般是为生理性结构的问题,人类的食道和胃有个地方叫做贲门,通常从食道到胃本就要避免食物回流,但是由于贲门不像幽门有厚的肌肉当关防,其肌肉压力本来就比较低,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还是很容易逆流回去。

判断:

*要确定是否有此症状,可用24小时的酸碱值监视器诊断测试,其方式是将监控器放到食道中,观察其酸碱值。

*基本上食道是碱性的,一当胃食道逆流时,胃酸会使得食道的酸碱值小于4,即认为胃里的东西已经跑到食道中。

*一般说来,会有5%~10%婴儿的营养会回流上去,所以是正常现象,年纪愈大愈会渐趋好转,2岁以后会完全好。

*若监测器一整天测出超过10%以上,就是比较严重的胃食道逆流了。

预防:

*胃食道逆流是生理结构的关系,无法不逆流,所以,没有预防方法。

*不会遗传,它是一种生理现象,非疾病病理性。

*会随着时间成长而渐渐消失。

*若是严重到需要治疗者,大多出现在一些脑性、麻痹肌肉问题、结构问题、神经问题、先天性心脏病、肠道畸形的幼儿。

*特别是发生在脑性麻痹,会比较容易有溢吐,例如:脑伤造成的问题或长期卧床的宝宝,其本身在脑部受伤之后产生麻痹,更容易发生吐奶。

*出生过程受伤、缺氧等问题也会产生。

  照护篇

【喂奶后的处理法】

*高迪伟医师表示,平时只要在喂奶后不要让婴儿太快躺下,先维持直立*或将宝宝呈半直立的姿势,让地心引力将奶水移至胃中。

*可将宝宝头部抬高约30度,就可以改善状况。

*但是不建议趴睡或右侧躺,因为趴睡容易有“婴儿猝死症”的问题,而右侧躺也要当心变成趴睡。

【外出时的处理法】

*平时出门时,要预防宝宝溢奶、吐奶,高迪伟医师表示,父母可以准备简单的围兜、纸巾以备不时之需。

*让孩子平时少量多餐也是可以的。

*不要强迫宝宝喝奶,否则容易造成溢吐。

*在喂食的过程中,婴儿喝到一半发生了吐奶,可先安抚一下,并试探幼儿是否有吸吮动作,若是,就可以让孩子继续喝奶。若没有先安抚,宝宝也可能因为生气、躁动,增加腹压而导致吐的现象。

多方面吸取相关信息更安心

总而言之,溢奶、吐奶不会有太多的问题,除非是先天性疾病的婴儿,才会导致严重性的呕吐奶水,对于此类的观念,高迪伟医师建议父母亲们,除了平时可以多去参加各地的妈妈教室外,多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也是很好的方式,根据美国小儿科医学会在美国当地,也常提供类似的服务,让准爸妈们更加安心。

  打嗝有帮助吗?许多新生儿的父母通常都不清楚溢奶、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自然对于宝宝吃完奶后,是否要继续拍打至打嗝,就容易有误解的观念,高迪伟医师建议爸妈们,打嗝对于溢奶、吐奶是没有太大的帮助的。

这个现象跟成人打嗝的状况其实是一样的,尤其吃母奶的幼儿,因为含的紧密,吸入空气不似吃奶瓶的多,不见得都会有此现象,若拍打超过15分钟,仍旧没有反应,这样的动作是更加无义的。

一般说来打嗝只能让孩子舒服一点,对于溢奶、吐奶没有助益,从前的妈妈们,对于打嗝也不太认同,认为拍打动作也只是想让奶水更快进入肚中而已。

解决宝宝溢奶七大法则

来源:妈妈宝宝网

解决宝宝溢奶七大法则 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由于生理原因才容易导致溢奶,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喝完奶后又吐出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其实溢奶是属正常现象,大多只是喂养不当引起,所以只要改善喂养方式,就可以解决。

 宝宝溢奶的原因

新生儿胃容量小,刚出生后十余天每次只能容纳1—2两奶:食管发育比较松弛,胃又呈水平位,胃和食道联接的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较松弛,所以胃中的奶和水或奶块易反流。

而十二指肠和胃联接的幽门发育却比较好,极易痉挛,所以奶水不易进到十二指肠。由于胃的出口处紧而入口处松,所以,极易造成溢奶。

喂养不当,奶前哭闹,吸空奶瓶或喂奶时奶头内未充满奶汁,都可以造成大量吞气而引起溢奶。

喂奶后让宝宝立刻平卧或抱宝宝来回摇晃,奶后洗澡或换尿布动作强硬,这些体位变动也容易造成溢奶。

解决宝宝溢奶七大法则

虽然宝宝溢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不能忽视,而是应该尽量避免溢奶的发生:

1.注意喂奶的姿势,母乳喂养时应让宝宝的嘴唇完全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不要仅含住乳头,这样宝宝吸吮不易吞进空气:

2.人工喂养使用奶瓶时,奶瓶里的奶水应充满奶嘴,尽可能让宝宝吸吮时少吸进空气:

3.若宝宝吸吮奶水的速度太快,则每吸1 5—20口时将奶嘴移开,轻拍宝宝的背部以排除过多的空气,休息一会后再喝。

4.喂奶后将宝宝缓缓竖起抱住,头靠母亲肩部,轻轻拍宝宝背部,让哺乳时吸入的空气缓缓地排出。

5.喂奶后不要马上让宝宝躺下,而应抱起他走走,不要过多翻动宝宝。

6.按摩、抚触、洗澡、喂药等都应安排在喂奶前,以防喂奶后过多翻动引起宝宝溢奶。

7.易溢奶的宝宝睡姿以右侧卧位为宜,因为右侧卧位时胃的贲门口位置较高,幽门口的位置在下方,乳汁较易通过胃的幽门进入小肠,可防止溢奶。

宝宝溢奶和宝宝吐奶的区别

长期从事营养健康教育的万钫老师提醒各位父母,溢奶也称“漾奶”,新生儿和2—3个月的小婴儿,往往会漾奶。“漾”字很形象,就象煮沸的牛奶从锅中“漾”出,不呈喷射状。

吐奶(呕吐)就不一样了,呕吐是疾病引起的一个症状,同时还会有别的症状,比如发烧、腹泻、血便等等。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立即去医院诊冶:

1.吐奶并伴有发高烧、精神恍惚;

2.吐奶并伴有痉挛:

3.吐奶并伴有大量的血便:

4.每次吃奶后都会喷水似的吐奶:

5.因头部受到撞击而引起的呕吐:

6.吐奶不是由进食引起的:

7.持续呕吐、没有小便。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父母抽时间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1.宝宝发生吐奶是有规律的,比如一天一次或几次:

2.吃下的不多,吐出的很多,且有酸臭味或混有黄色胆汁:

3.吐出时像喷泉一样喷出,且气色不佳,体重不增加,有时伴随有水状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