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闲聊龙应台的《大江大海 1949》

(2010-08-24 11:15:48) 下一个



闲聊龙应台的《大江大海  1949》



By happyreader


龙应台的名字,我几年前就已经听说过了,因为大陆经常有些人写文章会引用或提及她所说的一些话,但是,认真坐下来阅读她所写的文字,尤其是阅读她在台湾出版的文字,这几天还算是第一次。

我在网上下载的龙应台作品,就是今年很多人热议的《大江大海 1949》,台湾版,繁体竖排。为了阅读方便,我还特意花了几个小时,把原来模糊的双页扫描图片,转换成单页的清晰pdf格式。然后,静下心来,开始拜读让不少人痴迷的或热捧的龙应台。

应该承认,龙应台的文字功夫,还算不坏,至少比大陆那个痞子作家王朔好很多,也比抄袭大王郭敬明简洁不少,更比赛车作家韩寒婉约细腻。之所以提及这三个大陆作者,主要是因为这三个人的作品刚好是我读过的,而且也都只读了一本。另外,这三个大陆作家,与龙应台一样,最近几年也是网络上热议的对象,可谓网络红人、明星作家,把这四个人放在一起瞧一瞧,也许是合适的。

龙应台的《大江大海 1949》,并非一部完整的小说,而是多篇有关国共内战的散文集,内容涉及对参加过国共内战的老兵所采访的记录和作家自己对战争的观感。因此,称这本书是反思战争的历史散文集,基本上是可以的。既然是回顾60多年前的内战,龙应台自己没有亲身经历,只能大量引用史料或转述老兵的话语了。不过,如果仅仅是引用了史料,不管这些史料的可信度如何,而没有添加一些作家自己的感悟和想像,那幺,这样的历史散文作品将是非常枯燥无味的,与学术文章没有什幺差别。可是,正因为龙应台添加了不少自己的东西,塞进很多自己的解读和想像,因此,这部历史散文集,根本就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作品了。既然不是历史著作,也不是历史研究文集,而是文学作品,那幺《大江大海》书中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其可信度自然是不高的。

然而,社会上多数人是不会这样来看待与历史有关或使用了史料的文学作品的。清末民初时期,社会上流行清宫野史,尤其是慈禧情史更是让不少痴迷不已,全然当成真实的事件来看待。有人说,梁启超为了泄愤,就拼命向社会上抛售自己想象中的慈禧丑态,甚至连慈禧和谁睡觉时所说的梦话,野史作家也能大书特书,似乎当年这些没落而无品的文人,早就在慈禧的卧室安装了窃听器似的。

龙应台呢,虽说比民初的野史作家好一些,但也只是一百步与五步之间的差别而已。为什幺这样说呢?既然她“以失败者的下一代而自豪”,那就应该说一说自豪的根据在哪里吧,难道是因为里面那个当宪兵的“父亲”当年在南京沦陷前临阵逃跑、免于成为南京30万受难者之一,因而龙应台就觉得很自豪?应该是这样的,因为龙应台在书中不止一次强烈质疑坚持抗战的必要性、质疑士兵坚守阵地、英勇牺牲的军人气节。为了支持自己生命第一的主张,龙应台接连引用了美国内战、法国向德军投降等外国例证,来说明军人要是觉得打不赢,就不应该硬撑下去,不应该做无谓的牺牲,该及时缴枪就应该缴枪,该逃跑就赶快逃跑,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而战争是接连不断的,云云。可是,两军交战,胜败瞬息万变,以弱胜强的例子太多了,如果刚开始就被对方的气势吓坏,进而缴枪投降或者拔腿就逃,那幺,军人的天职是什幺呢?军人的天职难道就是稍微打不过就缴枪投降或临阵逃跑?

这种观点鼓吹丛林法则,鼓吹投降主义,鼓吹个人利益第一,对任何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无论台湾的或大陆的,无论美洲的还是非洲的,都是极其有害的。按照龙应台的军事理论,如果我们把她的缴枪逃跑理论当成一种军事理论的话,那幺,世界上那些受压迫的人群将永远看不到自己解放的一天,帝国主义在第三世界为非作歹的习惯将永远无法被禁止和铲除,强者对弱者为所欲为的侵略和霸占将永远持续下去。根据龙应台的价值观,弱者面对强者,任何反抗和牺牲都是没有价值的,都是可笑的,甚至都是野蛮的和愚蠢的。请问,面对身材魁梧的饿汉和恶狼,小女子不能反抗,只能乖乖脱下裤子啦?这是最近跑到北京大学大讲特讲“文明崛起”的龙应台吗?不错,这就是龙应台,一个既虚伪又冷血的龙应台!

在《大江大海 1949》里面,龙应台引用了不少史料,用来证明她的某些观感,可是,她对史料的偏好取舍和逻辑衔接,却是大有问题的。在书中,龙应台引用了老毛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然而她却只引用了老毛所举的特殊又极端的例证,用于说明当年参加农民运动的人都凶神恶煞,而老毛在文中解释说那些地主和乡绅之所以会受到农民的极端对待,根本就在那些人平时作恶多端,农民才会为了泄愤而采取极端手段,如跑到他们的家里,用很脏的泥腿子踩那些高贵的牙床和被褥,甚至给他们戴上高帽子游乡示众,但也有不少地主和乡绅,平时很不错的,他们并没有受到农民的极端对待。但是,老毛的这些话,龙应台就是不引用。因而,没有读过老毛全文的人,自然会得出结论,农民运动太可怕、太过分了,应该予以取缔。在书中,像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龙应台干得很不少。龙应台时常开口曰西方好,闭口说洋人高,她应该多少接受过西洋严格的学术训练的,多少也应该知道,断章取义是文人的耻辱,可是,她就是喜欢这样断章取义,就是喜欢这样误导那些比她更没有文化的无知小读者的。

与不少网络写手一样,龙应台也喜欢谈论战争的残酷,用于支持自己的反战价值观。说到战争的残酷性,人类几千年来早就认识不少了,又不是龙应台第一个突然发现的,至少孙子在其兵书中早就再三告诫世人不可轻起战端。然而,世界上的战争,还是世世代代不停地打下去。至于人类为什幺会有战争,龙应台在书中并没有提及,也没有探讨。不过,在本书里面,龙应台倒是录记了几个老兵的战争回忆。有的老兵说,看到共军有那幺多的民工帮忙搬运粮草弹药,包扎伤口,而自己打仗却没有人理睬,更没有民工前来帮忙,至今想来,还是觉得很凄凉。有的老兵说,自己在受伤逃跑的路上,看到共军与农民在村里面亲如一家人,农民和共军可以坐下来闲聊,完全没有军人与民众的隔阂,自己觉得太不可思议了。龙应台对此的间接解释非常有意思。她首先拿出两个例证,一个是共军向农民征用了多少粮食,一个是日军在华北某个村镇向中国人征用了多少粮食,两个例子并列出现,用来说明共军之所以能够轻易征用那幺多的粮食,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那些农民完全被共党洗脑了。读了龙应台这样的解释,我不禁哑然失笑,蒋军怎幺不也把农民的脑袋洗一洗呢?会不会老蒋当年太疼爱农民兄弟了,舍不得让他们出一点点小力帮忙搬运粮草?哦,对了,老蒋根本就不需要农民帮忙,因为他有飞机空投物资呢,比农民搬运更加省力快捷啊。可是,既然那幺疼爱农民兄弟,干幺又把人家的男人抓去当壮丁呢?龙应台好奇怪耶,你以为大家都是傻子呀?

一般说来,下一代人本来应该比上一代人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宽大的心胸、更理性的思维,人类社会才会不断进步,世人才会更加和谐幸福。上一代人失败了,下一代人通常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也不需要背负上一代人的恩怨包袱。当然,下一代人也没有必要觉得自卑,当一个光明正大的人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下一代人至今无法明了上一代人失败的原因,甚至以虚伪、冷血、偏见和无知来充当认真反思的挡箭牌,那幺,这样的下一代人,实在没有什幺好自豪的;这样的下一代人,枉费上一代人的苦心孤诣,比上一代人更为自私和虚伪,无法让上一代人安心九泉,实在是上一代人的耻辱。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