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只凭幻觉,只求率性--奥巴马现象,旁证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虚无感,

(2008-09-30 18:21:22) 下一个
奥巴马只是情事,麦凯恩才是婚姻


苹果日报/

今年美国大选,格外受人瞩目:黑人,总统夫人,还有「九一一」的前英雄、越战的退伍老兵、亿万富豪、摩门徒,如此五色缤纷的人物戏码,比历届都引人入胜。

其中以奥巴马最年轻而富有活力,虽然一无政绩、二无政纲,但口才倾倒众生。面对盛气凌人的克林顿夫妇,奥巴马一句「我不知道谁才是竞选对手」,令美国选民对这位「弱势族群」代表大为同情。克林顿当选总统时说过,他希望能成为一道「通往二十世纪的桥梁」,但现在一位前第一夫人出选,奥巴马把克林顿的名言逆向使用,嘲讽这两夫妇「只想倒拨时钟,建造一道回通到二十世纪的桥梁」(Simply turn back the clock and to build a bridge to the 20th century)。英美大选,历年佳句甚多,是学习英文的大好时机,到目前为止,奥巴马这一句,可以列为本届的首选。



「奥巴马现象」是美国政治生态转变的一种「温室效应」。布殊八年,伊拉克之战,令美国年轻一代前途迷惘。奥巴马在二十五岁以下的选民之间是明日之星,因为这一代是电脑网络的虚拟一代,他们缺乏历史记忆,也没有行政管理的质感,奥巴马没有经验,政纲模糊,正迎合了这代人一个「虚」字的特徵。布殊的形象和政绩又把「美国总统」的威权掏空,选奥巴马,带有戏谑的反叛,如同香港在董建华先生管治的末年,如果男明星陈冠希出来参加直选,也会高票得胜.

奥巴马现象,旁证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虚无感,他们玩YouTube、看《变形金刚》,在流行音乐走向没落的当代,奥巴马把政治Hip hop化,谈论奥巴马,成为年轻人的话题;选奥巴马,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不问情由,只凭幻觉;不讲理性,只求率性,希拉莉以为可以开创第一位女性总统的历史,那知道奥巴马却以开创第一位黑人总统的历史,比希拉莉更加「前衞」。年轻一代的选民,喜欢看到奥巴马这个「衰仔」,尖酸刻薄,把希拉莉这个「野蛮奶奶」驳斥得无地自容。今年总统大选,显示美国进入二十一世纪、顺应新世代的政治变身,美国的民主政治充满活力的动感。



民主党这台戏很激进,共和党那一摊却以稳健取胜。在整体上,美国人拥奥巴马,捧希拉莉,像一场浪漫的恋爱,可以找一个野性的女郎寻找激情,但如果要确定婚姻,必须求贤妻淑妇,玩得累了,浪子回头,欢呼奥巴马是过程,把票投给麦凯恩才应该是结果;与希拉莉调情,但最后却该回到麦凯恩的厨房喝汤。麦凯恩在共和党内,取态温和,比布殊更富有爱国的凝聚力。麦凯恩受过越共暴政的折磨,反恐当前,没有人会怀疑一个老兵的意志,也有慈父一样的道德感召力。麦凯恩民意一领先,纽约前市长朱利亚尼马上宣布弃选而支持,共和党犯下布殊的错误,利用麦凯恩的温和改善形象,佐以保守的赫卡比为副总统的搭档,稳住右翼选民,也是形象的整容术,此一配搭,如无意外,当会胜出.


但美国是一个开创奇的国家。奥巴马做总统,对於八年来情绪低落的选民,永远是难以抗拒的诱惑。选黑人做总统,让他以非洲和伊斯兰的血缘,重建美国与世界的关系,虽然一厢情愿,但奥巴马这个名字,像一段婚外情,在七年之 itch 的时候,一声「求变」,确实无比动人。可惜的是奥巴马与希拉莉已经势成水火,难以合作,不然两人搭档,才令人心猿意马。美国总统万一真的成为奥巴马,美国的巨变,这个国家,太令人认不出来了.

这正是本届总统大选新鲜刺激之处,也是议会民主的魅力所在。不错,上一次投票,可能选错了人,但时限一到,选民有更正的机会。投麦凯恩或赫卡比,就是一种更正;投奥巴马或希拉莉,却是一种赎罪。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