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土冒露怯

老土冒年近八旬,闲来无事,胡扯几句,以博一笑。
正文

胡罗卜

(2008-03-29 19:51:12) 下一个

胡萝卜

   老土冒还得说点旧事。

   知道“三支两军”和去过 “五七干校”的人,现如今都已六十开外了。咱老冒也曾是“支农”的一员,到过某山村;也曾是小山村的主心骨和发号施令的。山村就是山,这村儿从来没有过带轱辘的东西,运输全靠人背、牲口驮。当年单位的车把我们送到能通车的尽头,咱背着行装走15里崎岖的羊肠小道,才到这个叫“龙王”的小村。全村不过22户、92口人,最富裕的户也不过有三间石板平房。各家住房都盖在高低不同的一小块、一小块的梯田上。谁也不和谁挨着,倒也有个好处——互不干扰。到村没多久,就有了认识。这村的最大优势是:在那饥饿的年代可以偷着开片荒种上点玉米杂粮之类,能混个肚儿圆。除了这个优势外,它给我的第一印象——穷。十几年来每个壮劳力每天收入没超过0.30元。最高纪录是每10分工0.28元。七十多岁的人不知道什么叫裤衩,更甭说秋衣秋裤了,冬天御寒也就是光腚穿棉裤、光膀子穿棉袄了。第二印象——光棍儿多。成年男性中有近一半儿是光棍儿,不打光棍儿的多是由更贫困、尤其是吃不饱肚子的地方连哄带骗地弄个媳妇来。第三印象——孩子多。没电。天刚一擦黑儿为了省点煤油老早就上炕了,当地人说:“孩子是多,躺炕上没事,就揍小孩玩儿呗!”第四印象——破鞋多。光棍儿多、媳妇少,免不了不管谁的媳妇也得让光棍儿用用。还真有个媳妇可能是尝过更多滋味,或许得了什么实惠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腰里揣着扁扁货,走遍天下不挨饿。”第五印象——脏。山村缺水,也没有河沟子,多年不洗澡,身上的味儿甭提了,这虱子成灾了。

老光棍儿老根子,住一间草铺,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i。都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那才叫瞎说哪!老根子虱子多,只要往裤裆里一摸,从来没走空过,少则一只多则三四只。老根子痒,又没有根除的办法,买瓶“敌敌畏”就往沔裆的裤子里面洒,不想这药能杀虫也烧皮肤,虱子是 少了点,可是老根子的大腿根也烧秃了皮,连“二哥”都红红肿肿的。是不怎么痒了,可疼的更难受啊。到赤脚医生哪要了点紫药水,先给“二哥”摸上点。虱子多、敌敌畏、紫药水这事不好说,只能自己忍着。

恰巧这天生产队到坡上刨胡萝卜,这是山里的好蔬菜了,生产队长布置完活茬儿就有言在先:不许吃、更不许偷。劳动中老根子尿尿,恰巧被人看见了,这人眼神儿也差点儿,赶紧偷偷地报告队长:老根子偷胡萝卜,装在裤子里了。队长气儿不打一处来,当即停工,质问老根子,让他掏出来。老根子死不认账,越说声越高,越闹越僵,队长上去扒裤子,老根子摁着裤腰。年轻的起哄,几个老娘们儿看热闹——,实在没办法了,老根子一撒手,裤子扯下来了,本已肿大又发红略紫的“二哥”在两腿间锒铛着,老根子气急败坏地说:给你胡萝卜!!几个老娘们儿看见那阿物吓了一大跳!原来还有这么大的东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老毒笔 回复 悄悄话 挺逗的有点意思.哈哈哈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