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 女人因性而爱 : 杨林

(2008-03-11 19:29:48) 下一个
“男人因性而爱,女人因爱而性”,说的是“性”发生之前男女表现的不同。男人为了性而对女人百般殷勤,女人则因为对男人的爱慕而以性相许。在没有性关系之前,女人对男人的爱只是一种“爱慕”,只是亲近感(closeness)。如果她从一个男人那里得到了性的满足,爱情就得到了升华,而有了归属感(belongingness)、合一感(oneness)。这就是“女人因性而爱”,用张爱玲的话说,就是“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

“食,色,性也”,食和色在心理学上都属于无条件反射的行为,应该是无师自通的。然而,如何让女人在“性”中得到满足,充分地享受“性”,从而也使自己在其中得到身体和心理的满足,并不是每个男人与生俱来的技能。

性技巧跟其它技能一样,取决于天生的悟性和后天的学习;它跟其它技能一个根本的不同点是:“爱”。“做爱”是一个很好的说法。如果一个男人对他的女人有足够的爱,他就会把她的身体当作杰出的艺术品,每个部位都是那样的美妙,他就不会有任何“肮脏”的念头,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用自己的每个感官去爱抚她、感受她,也让她从中得到享受。

刚刚来美国不久,校园边上有一家旧书店,书店里有新的“Play Boy”等成人杂志,可以随便翻。我们几个同学时不时地去书店里,虽然偶尔也找一下是否有合适的专业书,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去看那些杂志。一次,一位同学看完后说: “亲那个地方怎么不嫌脏?”,我回答说,“我们那里的女的看不上一个男的时,其中会说的一句话是‘舔屄都嫌你舌头粗’”。

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城里人,除了少数人有机会接触几本误导的手抄本,从家里到学校几乎从来没有听过或读过有关性的话题。几年前CND上讨论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时,有人说“‘拜脚狂’是开放后才从西方引进的概念”(意指小说的不真实)。其实,人性的基本东西并不需要从哪里引进,中国古典文学里并不缺乏拜脚方面的描写,裹脚可以说是把“拜脚狂”推到了极端。同样是评论《黄金时代》的线上,有人说,温饱了才思淫欲,那时物质匮乏,哪会有那些事情?这又是对“温饱思淫欲”的一大误解。物质再贫乏,只要勉强能填饱肚子,就会有性的要求。在饥荒的年代,照样有人嫁娶,有男女之事,有婴孩出生。“温饱思淫欲”说的是,人们一旦不愁衣食,就会想三妻四妾、想婚外情、甚至想娈童等。所以,这里的“淫欲”不是简单的性欲,而是传统意义上的淫乱。

许多中国人在这方面的错误观念还有很多,“女人停经后不再有性生活”是其中之一。除非男女双方在女方更年期之前的“性”已经是可有可无,女方在停经后不可能突然失去“性”趣。二十年前,老家附近村子的一个退伍军人,与一个六十来岁的女人打得热火朝天,而冷落结婚不久的妻子。那个“老太婆”一点也不遮掩。几年前在LA Times的“Dear Abby”专栏里,有一个六十几岁的女人说她太年轻而不能没有“性”(too young not to have sex)。

“女人因爱而性”被很多人误解为,女人并不享受“性”,而是把“性”作为对爱的付出。其实,女人在性中得到欢愉并不见得比男人少。按照希腊神话中盲人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曾经有一个阶段被变为女儿身)的说法,“如果把这份快乐算作10分,那么男人只享受到其中的1分,而女人享受到另外的9分”。

张贤亮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女人的一半又何尝不是男人?我不相信有完全性冷淡的女人。即便是一个受过伤害而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女人,在她所爱并且爱她的男人面前,在这样的男人的充分爱抚之下,她也会敞开身心去享受造物主赐给女人的欢愉。

夫妻之间应把性和谐作为头等大事,再大的争执也“不可含怒到日落”。在一场高质量的云雨之后,夫妻之间不会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些夫妻由于生活的压力,加上对性关系的无知,性生活逐渐减少,以致于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还以为那是正常现象。尤其是人到中年,儿女逐渐长大,夫妻之间的性福更为重要。据我的观察和了解,有“中年危机”的家庭,大多数都没有正常的性福生活。至于何为正常,则与时间的安排(如工作的关系)与身体状况有关,但双方在每星期都有满足的体验应该是最低的要求。肾虚之说是无稽之谈。马寅初每日必有性,活到100岁。刘海粟有非常活跃的性生活,活到99岁。

夫妻之间的任何亲昵动作都不会是过分的,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离家度“蜜日”,以激发双方的激情。但不可乱性。乱性就会导致一方或双方只追求感官的刺激,而失去归属感与合一感。乱性的闸门一旦放开,就很难收拾,即使婚姻不破裂,也很难回到夫妻之间的亲密感(intimacy)。

希望你读了此文后,性福生活更上一层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