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tillH2ORunDee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清初名画家王翚作品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 (图)

(2008-09-14 11:34:45) 下一个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上周见到纽约时报报导,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举办王翚的山水画展览。以往虽听说过王翚的作品,但难得一见。大部分的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1,Detail of “Autumn Forests at Yushan” (1668) Photo: Palace Museum, Beijing

2, “Snow Clearing, after Li Cheng” (1669) Photo: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3, “Reading Next to the Window in the Mountains” (1666) Photo: Palace Museum, Beijing

4, “Clearing after Snow at Shanyin, after Wang Wei” (1671) Photo: National Palace Museum, Taipei

5, A detail of “The Kangxi Emperor's Southern Inspection Tour, Scroll Three: Jinan to Mount Tai” by Wang Hui and assistants. (1698) Photo: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6, “The Kangxi Emperor's Southern Inspection Tour” Scroll Seven, “Wuxi to Suzhou” (1698)

7, Another detail of “The Kangxi Emperor's Southern Inspection Tour” Scroll Seven, “Wuxi to Suzhou” (1698) Photo: Mactaggart Art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Museums, Edmonton

8, “Landscapes after Ancient Masters, Leaf F: Wang Hui, Cloudy Mountains, After Gao Kegong” (1674) Photo: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9, Another detail of “The Kangxi Emperor's Southern Inspection Tour” Scroll Seven, “Wuxi to Suzhou” (1698) Photo: Mactaggart Art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Alberta Museums, Edmonton

September 12, 2008, ART REVIEW, Master of Many Styles, and Many MentorsBy ROBERTA SMITH
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08/09/12/arts/0912-WANG_index.html


清初名画家王翚作品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 2008年09月09日,来源:


国际在线名为《山水清辉:王翚(1632~1717)艺术展》的展览由四部分共27件作品组成,按时间顺序讲述了王翚的艺术发展历程,从早年对传统山水画风的精湛诠释,到1689年获选为康熙皇帝南巡作画而达到事业高峰为止。


此次展览展出的27副画作分别来自北京、上海、台北和北美地区的收藏,其中的11件作品从未在欧美国家展出,包括两件山水长卷巨幅绘画。为了配合此次王翚作品的展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还精选众多馆藏的中国早期山水画作,以彰显王翚艺术的渊源。 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何慕文(Maxwell K. Hearn)说:“王翚在清初名重一时,在重振山水画的古老传统和奠定满清宫廷院画的风格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兼容并蓄,集历代山水画风之大成。王翚 的绘画主要藏于三处北京、上海和台北.这三地的博物馆都与我们有着良好的关系,再加上大都会博物馆也有极好的相关收藏,因此才能使这一重要的展览得 以举办。”


本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明年1月4日。展览期间大都会博物馆还将举办一系列活动作为配合,帮助人们加深对王翚及其作品的了解。


王翬(1632年-1717年),字石谷,清初畫家。號耕煙散人,又號烏目山人、清暉老人,江蘇常熟人。出身於繪畫世家。祖上五代擅畫,曾祖王伯臣善畫花鳥,祖父王載仕擅長山水、人物、花卉;生父王雲客善畫山水。少時先拜同里張珂為師,專摹元代黃公望的山水畫,後見賞於王鑑和王時敏,收為弟子,對傳統古畫的鑑賞、臨摹,功力極深,宋以來許多失傳的古畫,借王翬的臨摹得以傳世。筆參古今,貌含南北,畫技之精熟為清代第一。


清代张庚的《国朝画征录》 评其为“画有南北宗,至石谷而合焉”。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康熙之命,上京監繪《康熙南巡圖》的一系列製作,繪畢御賜「山水清暉」匾額,歸里致仕,求畫者甚眾。王翬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合稱「四王」,又与吴历,恽寿平合称“四王吴恽”或“清六家”。王翬從學弟子甚多,是“虞山派”的創始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7%BF%AC
  
王翚(1632~1717),字石谷,清初画家。号耕烟散人,又号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江苏常熟人。他是清初杰出的山水画家,少时见赏于王鉴,被收为弟子;后转师王时敏,临摹不少宋、元名迹,并与恽寿平切磋画艺。整理总结宋、元山水画技法,梢研各家,冶为一炉。作品虽多仿古,却具清丽深秀风致,功力深厚,但有时过于圆熟或刻露。晚年脱落,转有苍茫之致。从学弟子甚众,称"虞山派"。和当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恽格、吴历齐名,世称“四王吴恽”又称"清六家"。


王翚出身于绘画世家。曾祖王伯臣,善画花鸟,祖父王载仕,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父亲王云客也善画山水。他们三人的画名,在《海虞画苑略》中均有记载。 顺治七年(1650)王翚十九岁,王鉴见石谷画已甚有根底,收为弟子,带回太仓。先命他学书法数月,临古人名迹稿本,学艺大进。尔后,王鉴将赴远任,为了培养王翠的画业,便介绍给王时敏,王时敏是当时山水画的领袖。王时敏每观其作画,即惊叹道:“你是来做烟客(王时敏的号)的老师,还是来做烟客的学 生?”.
http://www.cnart.biz/cnart/gu_dai/wanghui/china-art.htm

康熙南巡圖


《康熙南巡图》绢本,重设色,共12卷,每卷纵67.8厘米、横1555~2612.5厘米不等。1691年绘,历时3年。绘康熙帝第二次南巡(1689)从离开京师到沿途所经过的山川城池,名胜古迹等,每卷均有康熙出现。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和工整的手法,真实、细致地表现了所经之处的风土人情及农业、商业的繁荣景象,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该画原藏清宫,后散佚,今第1、9、10、11、12卷藏故宫博物院,余者藏于美国、法国及加拿大等国的博物馆或私人手中。


清代画廊的巨作《康熙南巡图》,它的主要作者是清初六大画家之一王翚。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称乌自由人、剑门樵客;因画《南巡图》称旨,康熙帝玄烨赐书“山水清晖”四字,所以又称“清晖老人。”王出身于风景清幽秀丽的江南常熟一户绘画世家,从小喜欢绘画。他早先亲得太仓“二王”(王时敏、王鉴)的指授与《康熙南巡图》局部。


王翚经常博览大江南北的秘本精藏,对于古人作品,下苦功临摹,力追董源、巨然,醉心范宽,对王蒙、黄公望的山水取法尤多,对沈周、文征明、董其昌的山水也多有会意。他的传世作品很多,如《千岩万壑图》、《溪山:红树图》、《断崖云气图》、《石泉试茗图》、《夏木垂荫图》以及《唐人诗意图》等,深得各家的奥秘,具有古朴清丽的特色。因此,王时敏在《西庐画跋》中称赞他:“石谷于画道研深入微,凡唐宋元名迹,已悉其精蕴,集以大成,声名惊爆海内。”周亮工在《读画录》里说他:“仿临宋元无微不肖,吴下人多倩其作,装潢为陌,以愚好古者。虽老于鉴别,亦不知为近人笔,余所见摹古者赵雪江与石谷两人耳,雪江太拘绳墨,无自得之趣,石谷天资高,年力富,下笔可与古 人齐驱,百年以来第一人也。”这些都说明王学习古人的专心与临摹古人的特长,当时的清初六大画家之一恽恽寿平对王,也表示了极度的尊崇和赞美,写下了“高云都入王郎卷,乱覆清溪八九峰”,“看君画石如云手,落纸精华已百年”。   


王生活在康熙年间,由于当时清朝政府调整了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因而使遭受前些时期战争破坏的农商工各业,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进入相对安定的局面。  


康熙皇帝玄烨为了进一步缓和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和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笼络江南的士大夫阶级,于康熙二十三年至四十六年(1664一1707)的二十四年之间,先后到东南一带作了六次南巡,他从北京出发,由山东入江苏,泼江而南到苏州、南京、杭州,最远是渡过钱塘江,到了绍兴。


康熙为了要把这个“南巡盛典”记录下来,就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的平民百姓中间,征求并选拔绘画能手来绘制《南巡图》,在首次南巡的第三年,王得到御史宋骏 业、老师王时敏第八个儿子宰相王和孙子户部左侍郎王原祁以及词人纳兰性德、刑部侍郎徐乾学等人的推荐,于60岁花甲之年带了学生杨晋,到北京担任侍诏,主 持《南巡图》的集体绘制工作。 《南巡图》在绘制前,先由王执笔画了草图12卷,呈玄烨过目。草因为纸本淡设色,内容与正本大致相仿,小有差异,尺寸比正本略小些。陈祖范《王耕烟先生 墓表》记述王在绘画过程中的动作:“当绘《南巡图》也,天下高才妙手,成集都中,和墨濡毫,铺绢素,相顾缩,莫敢笔。惟觇侯王先生发口。先生曳草衣,占上 座,瞪目凝神,良久,乃授以意匠”。全图构思设计和树石的绘制当出自主之手,人物、动物、屋宇等则由杨晋和其他画家合绘。12卷巨制的《康熙南巡图》,经过王、杨晋等众多画家的努力,历时三年才告完成。图成之后,玄烨看了非常满意,给予王很多的赏赐,还要给他做宫,王婉言辞去,便和杨晋一起回到常熟。当他离京的时候,宫廷画家 杨州禹之鼎作《石谷先生还山图》赠别,诗人王士祺等以诗题之。


《康熙南巡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这里将一、三、九、十、十一,十二六卷的内容概述如下,可见一斑,第一卷,绢本设色,纵67.8厘米,横1555厘米,描绘康熙二十八年正月初八,从京师出发的情景。车驾从北京外城的永定门到京郊的南苑,画面开始即为永定门,康熙一行已经出城,送行的文武官员,站在护城河岸边。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大路上行进,玄烨坐在一匹白马上,由武装侍卫前后呼拥,沿途路旁有舆车及大象。前哨越过一座石桥,抵近南苑。路边仪仗鲜明整 齐,一直排列到南苑行宫门口,面幅到此为止。   


第三卷,绢本设色,描绘康熙南巡至山东境内的情景。画面开始为丘陵地带,一座城池出现在众山环抱之中,此即济南府,康熙在城墙上视阅,随从若干,城门大开,南巡的先行骑兵正从城里出发,行进于绵延的山丘之间,山势雄伟,草木葱茏。队伍翻山过、河,穿过村落,群山逐渐高耸、险峻,画面出现了泰安州和泰山,康熙率扈从诸臣到泰山致礼。过泰山后,山势略趋平缓,画面至蒙阴县止。


第九卷,绢本设色,纵67.8厘米,横2227.5厘米。图中玄烨一行已经从浙江杭州出发,渡钱江塘,经萧山县,抵达绍兴府大禹陵。画面一开始即为钱塘江,江面风平浪静,玄烨乘座的龙舟在许多小船的簇拥下,驶抵对岸,因为般大吃水深,船中装载的物品由民夫肩扛人搬或用车运到岸上,随行并有大量马匹。再往前行,有一城门,门洞结彩,此为西关,关里是一小镇,为西兴驿,沿途村民行旅不断,一条河直过萧山县,城有瓮城,门为两层,河流通过水门穿城而过,城内街市整齐,热闹异常,城外河中舟船,岸上农商。过柯桥镇,渐达绍兴府,城市更显繁华,街市、古塔、校场、府山、望越亭、镇东阁等一一细加描绘。出绍兴府,过田垅阡陌无数,即到大禹庙和大禹陵,康熙站立于华盖下,周围侍卫戒备森严,百官民众跪迎。此卷最后以起伏的山峦结尾。


第十卷,绢本设色,纵67.8厘米,横2559.5厘米。描写玄烨一行从浙江北返过江苏句容至江宁府(今南京)的情景。画面开始为句容县,过大平庄秣陵关至江宁通济门,沿途一派江南农村的湖光山色。一进通济门,皇帝经过的主要街道上搭有长达数十里的彩棚。江宁为江南繁华之地,商业发达,街道纵横,房屋鳞次栉比,秦淮河穿过画面,之后出现了校场。康熙端坐在校场看台上阅兵。过鸡鸣山、钟山、观屋台,以后湖结束。湖上渔舟若干,湖水苍茫,开阔无比。


第十一卷,绢本设色,纵67.8f豆米,横2313.5厘米,此卷始于江宁府的报恩寺,经水西门及旱西门,画面出现有名的秦淮河,河中舟船往来,跟随康熙的官员正在登船。再往前出现了山峦,尽头是一突入江心的巨大山石,这里是天险燕子矶,下临雄伟壮阔的万里长江,江水奔腾翻滚,康熙乘坐的龙舟顺江而下。画面上时而出现江南景色,时而出现江北风光,江面越来越开阔,以迷蒙的远山结束画面。  
第十二卷,绢本设色。这一卷描绘康熙一行结束南巡,回到京师的情景。从紫禁城太和殿、太和门开始,向南过金水桥,出午门。午门外两边各列大象五头,仪仗卤薄严整,一直排列到端门。端门五个洞城门大开,门外即是康熙出巡归来的先行侍卫。他们跨马排成两行,拉开距离,穿越正阳门、大清门缓缓而来,天安门外有车轿和象,分列左右。在正阳门外大街牌楼南,康熙皇帝乘坐在八个人拾的肩舆上以华盖为前导,武装骑士护卫,缓步返回皇宫。康熙后面,是大群的人马和货物,大街上闲杂人等一起回避,店铺、住家门窗紧闭,街口的栅栏门也都关闭,并有禁军把守,哄赶人群。队伍的末尾,有士、农、工、商各界人士组成的“天子万 年”四个大字。


《康熙南巡图》是以康熙南巡为题材的大型国卷。每卷画中均有康熙的形象,画面都是以皇帝为中心逐步展开的。作者在描绘时,将皇帝南巡所经过的地方和事情如实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又大量地反映了当时的一些风土人情,地方风貌及经济文化景象,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生产劳动。此画继承了我国长卷风俗画历史的传统,吸取了“清明上河图”等优秀作品的精华,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方面都有所突破。它的出现又开《乾隆南巡图》、《姑苏繁华图》等作品的先 河。 http://baike.baidu.com/view/466774.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