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瑟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吹牛宝典-古典音乐篇(九)

(2008-06-23 15:37:49) 下一个

评论家 (Critics)

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特别是在别的评论家眼中。

他们都是半途而废的作曲家和乐师 ( 译者:评论家就是这样归入到音乐家行列之中地 ) ,比别人更切身地体会到失败的滋味,因而也就更为努力地分享这份感受。音乐界中的其他人,不论是策划人,唱片发行公司,指挥,音乐家,还是作曲家, 大家都假装对评论家的话当耳旁风。不过,要是言词太过尖刻而又正好切中要害, 他们必定会暴跳如雷,掀起轩然大波。每个音乐刊物的主编要花一半以上的工作时 间去安抚那些恼羞成怒的老爷们,千万别在气头上把广告撤了。

评论家的致命弱点 ( 阿基里脚踵 ) 是他们把评论付诸印刷。一时不慎之言说说就算了,将来兴许自己和他人都记不得了。但是印在纸上,就无法赖帐了。有生之年会屡屡被人引用,颜面扫地。一个例子是美国评论家克莱贝尔先生 (Mr. Krehbiel) 。他在 1907 年如此贬低德彪西 (Debusy) 的 << 大海 >>(La Mer) :“昨晚音乐会的开端,如同大堆大堆印象派画家的色彩胡乱搅和在一个调音板上。 … 根本不顾及形式或意念,只为了产生新的噪音组合。毫无疑义地:作曲家的海不过是个蛙池,不少蛤蟆爬进了铜管乐器中。” 您认为克莱贝尔会不会脸红? 当他在 1922 年宣称:“诗一般的作品!德彪西如此非凡地捕捉到了海洋的韵律和色彩。”尽管克莱贝尔一生中写下不少非常好的文章书籍,但能被人们记住的却只有 1907 年那几句不幸印在纸上的话了。

还有一个维尔莫斯先生 (Mr. Vilmos) 亦如此在音乐史上遗臭,因为当他第一次听到 << 风流寡妇 >>(Merry Widow) 时,竟说“这根本不是音乐。”类似的例子还有乔治 - 伯纳德 - 绍 (George Bernard Shaw) 说舒伯特 (Schubert) 的 C 大调交响乐“毫无头脑到了令人绝望的地步”;鄂尼斯特 - 纽曼 (Ernest Newman) 把莫扎特的音乐比喻为“吃奶孩子的呀呀学语”。 ( 译者:看来爱写博客的各位要注意了,为了将来不遗臭万年,给子孙造孽,现在就赶紧收敛起来,少骂人,多赞美,积攒点流芳百世的好文章吧 )

那些评论家都赶上好时候了。因为那年头的音乐家们都是废物,不会奏乐,老是出错跑调。评论家的责任和特权就是把错挑出来。如今的音乐家都不跑调了。 哀哉!

下一篇: 作曲家 (Composers)

作曲家是音乐的灵魂。你同意不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