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哈,4啥,俺是看你提起咱那旮瘩啦,俺就和你那sa2见那sa2,“两眼泪汪汪”啦想和你夜呼夜呼、套套近乎呗,咋就不明白俺滴心涅?! 想家啦~~~ 俺也4那旮瘩滴银呀, 生在小河沿 长在南湖畔 喝滴4浑河滴水 咽滴4苏家屯滴米 游乐北陵东陵 悠闲商业城联营 仲春丁香沁透心脾 仲秋南果梨香满口腹 ...... 鬼知道噶哈俺就飘出来啦,这一飘还飘断了线啦,整滴4没家可回啦呀... 哇呜~~~哇呜~~~ 嚎呀~~~~~ 嚎也木用哈,听歌说故事吧: 无论走到哪里,这首《沈阳啊沈阳》歌声一起,我就一定能想起我表姐---姑姑家的独女。 这表姐不仅长相没得挑剔,还属于那种品学兼优型的乖乖,自然深得家人的偏爱。表姐16岁中学毕业那年,正赶上上山下乡风劲,我老爸就和姑姑偷偷策划着给她整个假诊断书以求被“赦免”,可表姐偏偏从里红到表,铁了心非下乡不可,最后还是被敲锣打鼓的送去光荣了。这一走就是8年,期间探家的次数一个巴掌都数不满,她的各色奖状倒是没少回来,姑姑把它们镶在镜框里,挂满了小半个面墙。 记得那是一个北风烟儿雪的日子,老爸把我往单车后货架上一摔就蹬车往姑姑家狂奔,我意识到这是出了大事。到了姑姑家看姑姑瘫在床上不动弹,表姐哭成了金鱼的水泡眼儿。后来我偷听他们开堂议事才知道,原来表姐因为人美心红、聪明勤奋老被评为先进标兵,风头尽出,于是乎被当地有个S了LP的公社副主任相中了,我表姐"见义勇为"要去给那个土伯的娃们当后娘,说是要把根扎得更深些...天,这不是闹革命啥是?!记不得老爸和姑姑具体用的是啥战术了,反正姑姑肯定是住院了,老爸肯定也抽了表姐,表姐在家人的软磨硬泡外加苦肉计的强势围攻下投降了。之后,表姐好久没回乡下,整个寒假都在家陪我了,那以后的事情我就不太详细了。表姐后来被我老爸给逼上了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与同系的一个男生结为百年之好,眼下两人都挂上了专家牌牌,表姐夫还是方圆几百里的名医呢。 也就是在和表姐同处的那段日子里,我听熟了《沈阳啊沈阳》这首歌。那会儿,表姐几乎每天都给我一边弹着六弦琴一边唱着这首歌,弹唱的时候,她脸上的泪涟我至今也忘不了。当时的歌词记不清了,但我能肯定和现在我念叨的这个不同版。 去狗了一下歌曲背景,整理如下: 《沈阳啊沈阳》这首歌真正开始广泛流传,应该是在八十年代。经著名通俗歌手曾静、艾敬、李玲玉、那英等演唱以后,不仅唱红了辽沈大地,而且传遍了大江南北。 然而,不为人所知的是,这首歌原本是一首由知青们填词的歌曲,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那时候,知青们在艰苦的劳动之余,躺在土炕上,都会想家,想起亲人,也就会用歌声来宣泄自己的情感。但是,在那时候,能唱的歌曲不是很多,而且,大都是一些《战地新歌》的“革命歌曲”.那时候人们能看到的电影也很有限,其中,有一部朝鲜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里的主题歌曲调欢快、优美,朗朗上口,知青们都非常喜欢。天长日久,知青们就换了歌词,融入了思念故乡的一片深情,成为知青抒发思乡之情的歌谣。据说,填词者是在盘锦农村插队的沈阳知青(俺表姐正是在盘锦插队的),至于填词者,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但是,无论最初填词的作者是谁,如今已经不再重要。毕竟,这首歌却曾经陪伴着知青们在农村度过了难忘的岁月,成为知青一代难以忘怀的歌。 随着知青的返城,这首歌也被知青带回到沈阳,在沈阳,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哼唱这支欢快的歌,久而久之,竟然成了被沈阳人普遍认可的市歌. 这会儿哼哼这首歌的时候,俺这新一代的"插队者"也是泪眼婆娑的...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