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拾零

时光飞逝,往事只堪回首...
正文

建筑史上的伉俪夫妇

(2010-11-01 19:27:00) 下一个

 
谈谈和建筑有关的林徽因 (一) 和她的漂亮无关


和很多网友一样,喜欢林徽因有十多年了,也爱读关于她的文章。在不成熟的日子
里,喜欢读她和身边三个各有特色的中国男人的感情故事:徐志摩,梁思成和金岳
霖;而后是她的诗,比如《忆》,《笑》,《八月》和《激昂》;再大一些后发现
了她的小说,初读时有爱不释手的感觉,比如带点童稚的,笔法十分自然的《窘》,
让关爱的情感从她纤纤手指流出来的《绣绣》,性情洒脱而无可奈何归俗的《吉公》,
还有充满美感,性格饱满的《钟绿》。这两年,随着对建筑物观察的机会增多和对
人文历史理解力的加深,渐渐地喜欢起她描述建筑和景物的风格。于是,好奇地想
去浅探那林徽因的从事建筑之路。

很多人都曾揣摸:林徽因是因为和粱思成在一起才迷上了建筑。而事实上,林徽因
16岁便随着赴欧考察的父亲林长觉畅游欧洲。在和父亲居住伦敦一年,并考入St.
Mary's College(圣玛莉学院)学习。她受一位邻居女建筑师的影响,立下志愿将
来一定要当一名建筑师。那时她已经悟出:建筑不只是盖房子,而是一门综合的学
科和艺术。
根据《林徽因传》的作者张清平的说法,当年梁思成是因为林徽因喜欢建筑学才学
建筑的。结为伉俪之后,建筑学成为他们二人共同的事业和维系情感的纽带。

据林徽因的女儿粱再冰回忆:林徽因虽然在1926年和梁思成同往美国留学,她没有
在建筑学上拿过学历。他们先到的是康奈尔大学。那里,林徽因只选修了户外写生
和高等代数。三个月后,两人结束了康校暑期课程,同往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就读。
 但因为当时的宾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只得改入美术学院,但主修的课程都是
建筑学。 

1927年9月,林徽因在宾州大学得学士学位,又转读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贝克教
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半年。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姐姐家完
婚。之后,在梁启超的安排下,赴欧洲参观古建筑。之后梁思成、林徽因受聘于东
北大学建筑系。思成是主任,徽因当了教授。那也就是说,林徽因尽管没有在建筑
学上正式拿个学历,还是一回国就当了建筑系的教授。

林徽音的之子粱从诫也在一篇纪念母亲的小文中提到:“本来,祖父也为父亲联系
了在清华大学的工作,但后来却力主父亲去沈阳,他在信上说:「(东北)那边建
筑事业将来有大发展的机会,比温柔乡的清华园强多了。但现在总比不上在北京舒
服,我想有志气的孩子,总应该往吃苦路上走。」”

对一个有天赋的人来说,缺一张学历可能算不了什么。事实上,她在文学和美术方
面的背景使得她在建筑方面显出独特的创意。这种创意也常常会流露在她记载的有
关建筑物的字里行间。

在一次考察北平的报告《平郊建筑杂录》中,林徽因分享了她对建筑美的理解。她
写到:
*****************************************************************************

北平四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遗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其中
辽金元古物虽然也有,但是大部分还是明清的遗构;有的是显赫的"名胜",有的是
消沉的"痕";有的按期受成群的世界游历团的赞扬,有的只偶尔受诗人们的凭吊,
或画家的欣赏。

这些美的所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 之
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这也许是个狂妄的说法──但是,什么叫做
"建筑意"?我们很可以找出一个比较近理的定义或解释来。

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家,但经过大匠之
手泽,年代之磋磨,有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
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赏鉴者一种特殊的性灵
的融会,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
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
郑重郑重的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存在。眼睛在接触人的智
力和生活所产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露所赐与的
层层生动的色彩;潜意识里更有"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凭吊兴衰的感慨;
偶然更发现一片,只要一片,极精致的雕纹,一位不知名匠师的手笔,请问那时锐
感,即不叫他做"建筑意",我们也得要临时给他制造个同样狂妄的名词,是不?
*************************************************************************
不懂建筑的我,却似乎能理解她说的那个“意”。她使用的文字与传统的建筑历史
论文是迥然不同的,即优雅,又带有浓烈的热情和想象,有时还有一丁点孩子般的
顽皮。她对建筑物的描写,不只依赖于词汇和定义,而是用着离你的心很近文字,
其中充满了敏感的灵气。在她的笔下,石头可以充满灵性;在一个建筑物的后面,
似乎藏着鲜活的生命。

林徽因发表有关建筑的论文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
(与梁思成合著)、《清式营造则例》第一章绪论、《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署
名林徽因、梁思成)、《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署名林徽因、梁思
成)、《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与梁思成、
莫宗江合著)。我计划着把她们一一读下来。 作为一个门外女,我没有资格说她是
个优秀的建筑师,但敢言:林徽因使用的这种文字在多数建筑学家的文章中大概是
见不到的。可以说,是因为她的文字,才让我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兴趣。

作为一位建筑工作者,林徽因和粱思成似乎有点生不逢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
的创作意念不太符合新社会的精神风貌。比如他们的新北京城的一些建设构想均未
得到实现。从一位朋友那里,我听过一个林徽音参加国徽设计的故事,虽然这个故
事有很多版本,我还是比较相信我正要和你分享的这个小插曲。

1949年7月,《人民日报》刊登启示,向海内外公开应征集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
谱。清华营建系师生积极参与了国旗国徽的设计工作。梁思成与徐悲鸿、艾青同被
邀请为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顾问。

在国徽设计前期甄选后,大多参选者都淘汰了。周恩来总理只认了两个方案,一个
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小组的,成员包括张仃、张光宇等。 另一组的成员是清华大学营
建系主任梁思成、林徽因、漠宗江等人(其中的主要设计师是林徽因和漠宗江)。中
央美术学院组里成员多来自于延安。张光宇可说是个德高望重的艺术家,他的背景
是以画舞台布景和广告为主的的。但中央美院组里的几个成员其实都各有绝活。

清华大学组的成员虽然都有留洋的文凭和过硬的基本工,但对领袖们的意图理解上
就缓慢一点。其实,总理大臣周恩来还是比较倚重清华组的,他觉得治国,在一定
程度上还是要还是要依赖知识分子的。

后来,两个组的方案亮相了。中央美术学院组设计出来的国徽是以天安门为中心,
有五星、齿轮、麦穗和绶带等;而清华大学设计组设计的则以中华民族建国为主题,
是以一个大孔玉璧为主体,中央有一颗大五角星,图案中包括国名、五星、齿轮。

传说中,毛泽东主席认为,现在解放了,天安门不再是封建的象征,应该视为民主
的象征,放进国徽去是理所当然的。

林徽因对把天安门放进国徽里还略有不服;她举例说,欧洲国家的国徽一般是不把
建筑物放进国徽里的。但她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所有苏联集团的国家的国徽几乎都
有建筑物,且带有麦穗和绶带。这些革命的艺术设计对受西欧文化熏陶较深的林徽
音来说,毕竟是比较陌生的。周恩来最后宣布:新的国徽要有天安门,要有五星,
要有齿轮,要有麦穗,还要加上稻穗。

周恩来总理对林徽因的冰雪聪明是有所耳闻的,也很欣赏梁思成的家学和身世背景。
他还是给了清华组一个机会。在创念决定之后, 清华组的成员都是建筑绘图高手,
所以最后他们的定型图被选中了。

1950年9月20日,毛泽东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
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说到林徽因和粱思成在建筑上的才华比较,林徽因的另一位异性知己金岳霖曾对一
位采访者这样评价:"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
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
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虽然笔者力图避谈林徽因先生的情事,但未能免俗。最后补充一下:金岳霖是梁林
家的老朋友,清华毕业,留学美国,先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商科,后入哥伦比亚大
学学政治。回国后执教清华北大,教授哲学、逻辑学和心理学。他做派极为绅士化,
曾近是“太太的客厅”的担纲人物,据说他对林徽因,有点是超离了欲念的爱。


参考文献:

1)  林徽因年谱,(来源:国学讲坛http://www.guoxue.com/minrennianpu/linhuiyin.htm)

2)《林徽因传》,作者:张清平 

3) 《我的林徽因林徽因》,作者:粱再冰
照片1:少女林徽因
照片2:和父亲在伦敦
照片3:工作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